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植物人

植物人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营养是怎么提供的呢

植物人必须有营养支持系统,肠内营养,多是胃管,直接把粉碎后的饭菜用注射器注射到胃里,以及肠道外营养,包括静脉输注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等。实际上植物人只是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和认知能力,但还有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可以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
吃對「快樂食物」抗憂鬱!精神科醫師:這樣吃,天然補充3種神經傳導物質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index/16997
吃對「快樂食物」抗憂鬱!精神科醫師:這樣吃,天然補充3種神經傳導物質分享 分享 複製連結

文/蔡怡琳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情好或不好,和飲食有關?執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析,隨著年紀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會比較弱,易有愈老愈憂鬱的情形出現。但營養學、神經學的科學研究證實,情緒失調與飲食失調之間有其關聯性,飲食可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吃對食物,就能改善情緒。
楊聰財提醒,中年階段要注意情緒問題:「人就像一部機器,荷爾蒙有一定的分泌量,當荷爾蒙分泌減少,不只情緒,與睡眠時間縮短、活動力下降都有關。」

3種神經傳導物質  吃對了舒緩情緒
他說明,可先了解以下3種和情緒最有關的荷爾蒙,進一步從日常飲食中,正確補充營養素。

1. 血清素
血清素前軀體為「色胺酸」,可以透過鮮奶、香蕉、全穀類、含有Omega-3的魚類、堅果,高纖維的深綠色蔬菜來取得。

楊聰財說明,此種飲食型態如同美國提出的「麥得飲食」(Mind Diet),有益腦力發展。

在另一項研究中,讓定期接受抗憂鬱症治療的患者,每日攝取Omega-3脂肪酸,結果顯示包括焦慮、睡眠問題、沮喪以及自殺傾向等憂鬱症狀,全都明顯減輕,代表這種脂肪酸對於維持腦部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2. 多巴胺
多巴胺是相當重要的神經傳遞物質,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可從低脂奶製品、芝麻、南瓜子、豆類等食物裡面,攝取含有多巴胺的原料——酪胺酸。

多巴胺是一種胺基酸,而蛋白質及胺基酸是製造「情緒荷爾蒙」的原料,和安定情緒有關,可多吃香蕉、瘦肉及牛奶等富含胺基酸的食物。

由於多巴胺容易氧化,因此攝取抗氧化食物也有幫助,像含有胡蘿蔔素或類胡蘿蔔素,包括綠花椰菜和甜菜等。

3. 新腎上腺素
要促進新腎上腺素分泌,楊聰財推薦的「情緒保養品」為深海魚油,可以改善憂鬱及焦慮情緒。

另外,巧克力的成分可可中含有苯乙胺,可增加新腎上腺素,他表示,純度愈高的可可愈好,並且不要添加多餘的糖分,同時可促進腦內啡合成,會讓人比較淡定愉悅。

若從飲食調理,一般約需3到6個月可逐步改善,若有嚴重的憂鬱症狀,則需搭配服藥治療,有助於穩定身心。

造成三高飲食  也會讓情緒好憂鬱
楊聰財曾收治過的一名中年女性個案,只要遇到壓力,就會買一堆零食或冰淇淋,覺得很「紓壓」,但通常只有很短暫的愉悅效果,長期吃下來熱量會堆積,又造成血糖波動劇烈,因此不建議依賴這些食物。

有哪些食物容易讓情緒更憂鬱?他解釋:「會造成三高的飲食,如高脂、高糖、高鹽或油炸食物,包括過度的碳水化合物,短期會有愉悅感,也會成癮,但沒辦法像抗氧化或低GI食物,可持續穩定分泌傳導物質。」

他建議,容易焦慮或情緒不穩的人,最好盡量少吃精製澱粉製成的麵包、蛋糕,珍珠奶茶等含糖飲食。

而高鹽類的食物攝取過多,會讓血壓上升,更容易緊張;高脂的食物容易阻塞血管,使血液混濁、換氧能力惡化。當膽固醇指數上升,增加血管的氧化壓力,連帶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酒精成分的飲料會讓人一時感覺情緒高昂,但是長期下來,卻會使情緒低落,如果長時間依賴酒精帶來的短暫效果,就很有可能變成「酒精依賴症」,當酒精效果退去時,反而加深失落感,成為憂鬱症狀出現的契機。

精神科醫師情緒保養良方,還有睡眠及運動
楊聰財說明,自己每天必定攝取鮮奶和香蕉,多吃鯖魚等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蔬果和青菜是必備款,增加吸收膳食纖維,同時掌握黃金睡眠時間,和運動333原則,這也是他常建議患者確實執行的「非藥物處方」。

他說,情緒與生理、心理、環境3項因素都有關,飲食調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點還是要有適應環境的努力,以及改變負面思考的決心,如此一來,再藉由改變飲食來改善情緒,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血清素(英語:Serotonin,全稱血清張力素,又稱5-羥色胺和血清胺,簡稱為5-HT)為單胺型神經遞質,由色氨酸經色氨酸羥化酶轉化為5-羥色氨酸,再經5-羥色氨酸脫羧酶在中樞神經元及動物(包含人類)消化道之腸嗜鉻細胞中合成。5-羥色胺主要存在於動物(包括人類)的胃腸道、血小板和中樞神經系統中。它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血清素在大腦中的含量為總量的2%,有九成位於黏膜腸嗜鉻細胞和肌間神經叢,參與腸蠕動的調節[4][5]。與腸黏膜進入血液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攝取。8%-9%的位於血小板中。因為5-HT不能通過血腦屏障,故中樞和外周可視為兩個獨立的系統。

人體大約90%的總5-羥色胺位於腸胃道中的嗜鉻細胞中,它用於調節腸的蠕動。5-羥色胺分泌於腸管和基底面,由此增加了血小板對血清素的吸收。5-羥色胺激活後增加刺激 myenteric plexus影響腸蠕動的速率。剩餘部分在中樞神經的血清素能神經元中合成,其中它具有各種功能,這些包括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血清素還具有一些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和學習。在突觸處調節5-羥色胺,被認為是幾類抗抑鬱藥藥物的主要作用。

嗜鉻細胞分泌的血清素最終從組織中出來進入血液中。它由血小板積極吸收與存儲它。當血小板凝結成塊時,血小板釋放血清素,其用作血管收縮劑並有助於調節血液凝固和止血。血清素也是某些細胞的生長因子,其在傷口癒合中起到作用。有各種血清素受體。

5-羥色胺主要由肝臟代謝為5-羥基吲哚乙酸(5-HIAA)。代謝包括首先通過單胺氧化酶氧化成相應的醛。然後通過醛脫氫酶氧化成5-羥基吲哚乙酸(5-HIAA),一種吲哚乙酸衍生物。然後後者由腎臟排出。

除了動物,在真菌和植物中也發現5-羥色胺。5-羥色胺在昆蟲毒液和植物的刺中存在,會引起疼痛,這也是注射5-羥色胺時的副作用。血清素由致病性變形蟲產生,其對腸道的影響是引起腹瀉。其廣泛存在於許多種子和果實中可能有助於刺激消化道排出種子,幫助植物播種。[來源請求]

許多真菌與植物中皆含有血清素[6],而人類必須通過食物獲取色氨酸。

5-HT的影響涉及多個生理系統,特別與覺醒水平(中國用語),睡眠-覺醒周期,心境食物和性行為有密切相關。有動物實驗表明,當提高血清素在動物體內含量時,動物的互相攻擊行為明顯減少。

血清素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最早於血清中發現,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在外周組織,血清素是一種強血管收縮劑和平滑肌收縮刺激劑。血清素還能增強記憶力,並能保護神經元免受「興奮神經毒素」的損害。如穀氨酸即對受損的神經細胞有很大的毒性,因此充足的血清素能在老化過程中防止腦損害發生。
CURR BIOL:美國專家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喚醒了沉睡了15年的植物人
2017-09-26 MedSci MedSci原創

植物人狀態神經刺激恢復意識
15年前的一場車禍使保羅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神經外科醫生將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到他的胸膛後出現了有意識的跡象。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迷走神經刺激(VNS)是一種用於治療癲癇和抑鬱的方法,此次研究表明VNS有助於恢復意識,對於多年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也有積極作用。

15年前的一場車禍使保羅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神經外科醫生將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到他的胸膛後出現了有意識的跡象。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迷走神經刺激(VNS)是一種用於治療癲癇和抑鬱的方法,此次研究表明VNS有助於恢復意識,對於多年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也有積極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植物人狀態超過12個月是不可逆的,然而,通過刺激迷走神經,我們發現了改善植物人世界的可能性,迷走神經連接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腸道。在醒著的時候,它有助於維持重要的警覺性和許多其他重要的功能。

在此次研究中,他們看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十多年沒有改善的跡象,因此決定測試VNS恢復意識的能力,經過一個月的迷走神經神經刺激,研究人員注意到病人的運動和大腦活動顯著提高,保羅開始開始出現簡單的回應,以前這是不可能的。例如,他可以根據指令活動他的眼睛,或者他的頭。

刺激後,研究人員還發現一直缺席的“威脅”反應。例如,當醫生的頭突然走近病人的臉時,他瞪大了眼睛出現驚訝的反應。經過許多年的植物人狀態,他已經進入了一個最小意識狀態。除此之外,大腦的活動也揭示了重大變化。θ腦電波信號是區分植物人和最小意識狀態的顯著標誌,結果證明大腦區域參與運動、感覺、意識增加。手腳也增加了大腦的連接功能。PET掃描顯示,大腦的皮質和皮質下區域代謝活動增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