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醫療問題

【醫生不足】人手短缺未來十年仍嚴重 解決醫生荒有何方法?

周報

撰文:林立勝
2018-12-04 13:30
最後更新日期:2018-12-05 18:27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推算,至2030年,在最佳情況下醫生仍短缺1,007人,而最壞情況下更或缺少1,575人。新加坡過往亦曾面對醫生不足問題,及後放寬海外醫生到當地執業,將醫生比例由2007年每1,000人有1.6名,提升至2015年的2.3名醫生。反觀香港,每1,000人口的醫生比例,只由2007年1.7名,提升至2015年的1.9名。

無可否認,除了吸納海外醫生外,醫管局亦採取多項措施增加醫療人手,例如,就「有限度註冊」聘請海外醫生作出嘗試,於2011至2012年度開始透過「有限度註冊」形式聘請非本地培訓醫生,今年3月立法會亦通過修改《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將過往一年的「有限度註冊」期延長至不超過三年。

醫管局亦由去年開始,向受聘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可達三年的彈性合約。(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醫管局亦由去年開始,向受聘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可達三年的彈性合約。(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除此之外,香港海外醫生數目亦很少,按2016年數據,包括醫管局「有限度註冊」醫生、大專院校及診所內的海外醫生,佔整體1.4萬名醫生數目比例只有1%,當中在公立醫院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佔公院醫生0.2%,反觀新加坡及英國的相關比例逾二成至三成。

醫管局亦由去年開始,向受聘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可達三年的彈性合約,並於2015年將新入職僱員的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甚至推出「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以聘請富有經驗的退休醫生。醫管局最近還推出自選兼職平台,建立合資格並可彈性兼職上班的醫護人才庫,以期協助公立醫院短期內增加人手。

受法例限制,目前成功在港「有限度註冊」行醫的海外醫生,並無途徑直接成為註冊醫生。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表示,若作出修訂,便涉及修改醫生註冊條例的法例層面,需要社會各界有共識且歷時漫長。他直言香港醫療人手不足,關鍵並不是能夠輸入多少海外醫生,而是醫生人手「不患寡而患不均」。



陳沛然直言香港醫療人手不足,關鍵並不是能夠輸入多少海外醫生,而是醫生人手「不患寡而患不均」。(資料圖片/陳焯煇攝)
陳沛然直言香港醫療人手不足,關鍵並不是能夠輸入多少海外醫生,而是醫生人手「不患寡而患不均」。(資料圖片/陳焯煇攝)

醫學界論政組織「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認為應否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並非問題核心,重點應是如何改善現有醫療制度。他指現時制度根本不能挽留人才,「在香港做(公立)醫生太辛苦,就連本地醫生都不想留下,又如何吸引其他醫生來港?」

陳沛然也認為如不能直面醫療架構等核心問題,醫生人手永遠不會足夠。他直言由於政府資源有限,直接限制了醫護人手,但醫院服務不會因人手不足而封頂,所以第一步是確保政府在醫療方面有足夠撥款,不能隨意削減醫療開支。其次,是政府應思考如何運用現有資源及人手,且資源能夠「一步到位」。他批評醫管局無對症下藥,令醫生的人手「化為煙」。

他曾撰文指,醫管局顧問醫生超過800名,當中很多人擔任行政工作,但如果能在流感高峰期減少召開非緊急會議,一星期抽3小時到門診部應診,一星期就多了800多個門診服務,六星期便是5,000個;如果一次門診為20名病人診症,便有10萬名病人受惠。即使有一半顧問醫生參與,也可服務5萬名病人。

黃任匡認為應否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並非問題核心,重點應是如何改善現有醫療制度。(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黃任匡認為應否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並非問題核心,重點應是如何改善現有醫療制度。(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陳沛然又特別提到2002年醫管局面臨財政壓力時,以「肥雞餐」方式誘使資深醫生提早退休,節省開支,醫科畢業生亦供過於求。直至後來出現醫生荒,醫管局才考慮再次增加醫科學額。2009年醫管局要求醫生減薪,2015年醫管局拒絕跟隨政府高級公務員加薪,醫生發起靜坐行動才令政府讓步。他反問,政府在經濟轉差時削減醫療公共行政開支,變相令醫生減薪,「為何那個時候沒有其他媒體、團體站出來為醫生爭取權益?」現在卻反指醫生因為「保護主義」阻撓輸入海外醫生,實為不公。

對於黃任匡及陳沛然認為公立醫院醫生不足,關鍵在於制度和資源問題,致難以挽留人手,僅靠輸入海外醫生並非必然能夠紓緩工時長及壓力大的情況。王永平反問「醫生為何走得成」?他解釋,這是私營醫療市場有需求,根本不能夠阻止它從公院高薪挖角。而從宏觀角度來說,核心問題就是香港整體醫生人手短缺。「若公立醫院不斷加薪去挽留人才,醫療開支相應大增。」他反指,若香港整體醫生數目增加,長遠便可減少公立醫生流去私人市場的壓力。
寒柏:如何解決醫護界人手不足的問題?
2019-01-28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angry1.jpg

近日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本港的公立醫院,都是「人山人海,應接不暇」,醫護界人手嚴重不足,前線壓力巨大。因此,公立醫院的和護士,都先後發起集會,抗議醫管局未有正視前線人員所面對的問題。

醫護界有不少聲音,有人認為醫管局的中高層行政人員太多,行政費用驚人,就算醫護界有增加人手,也是被調到行政部門之內,根本無助紓緩前線員工不足之問題。也有人認為政府找明星拍片,並無實效。對於前線的問題,亦有人批評醫管局缺乏規劃及視野。有些人指出,醫管局一直說要加床位,但卻沒有顯著增加人手。以國際標準來說,護士與病人的比例,一般都在1比6至1比8左右。可是,香港公立醫院則大都超過1比10。更有人指出,通宵時間的比例,更高達1比20。此外,還有人指責港府,說明近十多年以來,病床數目竟然由2.9萬張,下跌至2.8萬張。顯而易見,政府縱然有增建醫院,也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到底如何才可以有效解決本港醫護界人手不足的根源性問題?

如果單純是流感高峰期「逼爆」,則算是季節性問題,一些行政措施及臨時增加人手及調撥資源,考慮公私型合作等等,未必不可以解燃眉之急。可是,聽到醫護界的不同聲音,似乎本港的醫療體系,存有兩大問題。其一、就是醫管局的資源可能過份側重在行政機關,有「頭重腳輕」之嫌。其二、則是醫院、床位及人手,着實不足。據參加集會及抗議的前線人員所述,他們不僅是流感高峰期有壓力,明顯連平時也有人手不足的問題。

關於第一點,醫管局是否「頭重腳輕」呢?我們不可能三言兩語便得到可信的答案。管理不同的專業機關,肯定各有難處,如果輕易把現況「斷診」為「頭重腳輕」,則可能不公允。但無論如何,至少我們似乎可斷言,就是政府花費這麼多納稅人的錢,投放到醫管局的行政機關之上,依然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這是教人感到擔心的。

至於第二點,觀乎現在醫護界前線員工的壓力山大,人手極度不足,我們何不考慮引入外勞?大家也清楚知道,若非在本港大學的醫科畢業,其他國家的醫生根本很難在本港執業。據筆者的一些醫生朋友指出,一般來說,外國醫生若想在本港執業,要經過的考核,難度非常高,變相是一種本港醫護界的保護主義。

保障本港業界的利益,當然不容忽視,但相比來說,確保市民能得到有效的醫療保障,才是最重要的事。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加上某些英聯邦國家的醫護界之質素,肯定不會比香港遜色,為何政府及業界,不考慮開放市場,讓某些來自發達國家的醫生來港服務大眾?此外,本港的大學亦可考慮增加學位,若本港合資格的學生不足,則可以吸納外地學生,接受更多外國學生的申請。

長遠來說,增加學位,引入外勞,才可在根源性上解決醫護界人手不足的問題。當然,醫院及床位不足,則與本港缺地有關。如果市民和政客仍沉醉於形以上的政治爭鬥,窒礙政府覓地和填海的工程,則根本不可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公立醫院醫生.觀點】人手不會從天而降 勿再自欺欺人

最近,醫管局公布去年醫生流失率為5.9%,創近年高峰,引起不少人擔憂「公院大逃亡」進一步令公共醫療不勝負荷。無可否認,公院醫生待遇差,尤其是工作時間過長,又時常要花費不必要的時間於非臨床的行政工作上,令資深專科醫生意興闌珊,紛紛轉至私人醫療系統工作。但公共醫療系統未能挽留人才的核心原因,是本身人手已嚴重不足,致令工作壓力龐大,引起爭相「逃亡」的惡性循環。故此,要改善醫生「待遇」,關鍵還是設法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人手。

醫管局指,公立醫院全職醫生過去一個年度流失率達5.9%。(資料圖片)


公院人數不足仍惡性循環 增人手是唯一辦法

不少醫生團體(如香港醫學會)均指公院的資深醫生流失率高,是致使公院醫生不足的最重要原因。要知道,醫生不足,已是香港醫療體系的頑疾。「01觀點」早前已指出,香港的醫生遠遠不足,即便改善公院醫生待遇,仍不能治本。以收入而言,公共醫療面向大眾,根本不可能與私人醫療院所競聘頂尖醫生;再者,不少專科醫生離開公院後,就算收入沒有明顯提升,工作量卻明顯變少,而且辦公時間更有彈性。故此,單純提高公院醫生的收入,也不可能具太大成效。



延伸閱讀:醫管局醫生待遇差 難掩醫生不足問題

究其本末,公院醫生流失是因為現有人手根本無法處理大量病人需求,使醫生須長時間工作;醫生因工作壓力又離開公院,又使剩下的醫生面臨更大壓力,令他們對前景感絕望,再次增加他們離開的意欲,造成惡性循環。

很明顯,香港醫療界的根本人力資源問題是人手不足,而不是公院流失率高。要保證公院人手充足,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增加醫生數目,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令他們未至於感到絕望。然而,部分帶有保護主義的團體例如醫學會,仍堅稱醫生人數足夠,只要改善公院醫生待遇,便可解決問題,實在匪夷所思。

本港人口老化,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問題勢將日益惡化。(資料圖片)


要改善公院待遇 應認真探討輸入外地醫生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日前在其個人Facebook上,分享了他對公營醫院人手不足問題的看法,又設想假如公院突然增加800名醫生,當可大大減輕醫生的工作壓力。醫管局聘用的醫生本身只有6,000多人,增聘800人的話,增幅達一成多,可為每間重點醫院增加百多名醫生,當然可以改善公營醫院服務,令市民不再需要「大排長龍」。問題是,人手從何而來?誠如陳家亮所言,加強本地培訓是長遠策略,但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時,社會還須思考如何於短期內增加本地醫生數目。

不難明白,增加人手的短期方法,只有從外地輸入一途。當然,假如落實輸入海外醫生,必須同時思考如何保證質素、確保他們能適應本地醫療環境,以及吸引並留住這些海外醫生。但我們不應因為有困難,便完全否定輸入外地醫生這個思考方向。

外地醫生要來港執業,須應考執業試,又要完成一年實習,對有經驗的外地醫生而言根本毫無吸引力。須明白,繼續保持現有制度,人手只會繼續不足,醫生病人雙方均受損,而要吸引更多外地醫生,便須改變現有制度。像新加坡這般依賴外地醫生的城市,會豁免部分地區醫生的執業試,改發有限執照,並觀察他們是否勝任。香港應該研究豁免指定地區,利用彈性的執業資格審查,取代部分硬性的執業試。

另一方面,當局亦可規定新來港執業的外地醫生,必須在公共醫院體系服務一定年期,才能轉到私營體系,確保輸入海外醫生能紓緩公共醫療的壓力。可以說,開放輸入外地醫生所帶來的潛在挑戰,並非天大難題,要緩解香港現時醫生不足的問題,港府應主動尋求改變,爭取成效,而非原地踏步。
【政策分析】醫療負擔日益沉重 「錢喺邊度嚟?」廿年來無答案

社會新聞

撰文:林劍

2019-04-10 07:30

最後更新日期:2019-04-10 07:30

高效的醫療體系對一個現代化社會固然必要,但在財政上如何長期維持,是相當現實的問題。2003年2月,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曾就醫療資源問題,在立法會向市民及議員大動肝火,質問:「錢喺邊度嚟?天跌落嚟?樹生㗎?」

講到醫療費用錢從何來,相信不少人都會聯想到近日政府推出的「自願醫保」,但其實1999年哈佛報告所提出的醫療融資方案更為「宏大」,建議政府推行融資改革,以社會醫療保險形式,由勞資雙方供款,落實「錢跟病人走」,但在反對聲音下無法實行。

往後,政府嘗試推動醫療保險計劃,將病人疏導到私營市場。不過政府卻遇到極大阻力,立場亦不斷退讓,由「強制醫保」變成「自願醫保」,到現時連最關鍵的高風險池都消失不見,保障不到最有需要的人。整個醫保計劃走樣,淪為雞肋。香港步向高齡社會,醫療「錢喺邊度嚟?」的問題,由20年前的哈佛報告,到今日也未有答案。

《哈佛報告-醫療大辯論20周年》系列之三

▼哈佛報告懶人包▼

+16

醫療開支增加 哈佛報告倡「聯合保健」

所謂醫療融資問題,說到底就是「由誰埋單」的問題。政府在1990年成立醫院管理局,九成以上經費來自政府,繼續為市民提供廉價醫療服務,但以獨立架構管理提升效率。不過這種模式,政府負擔絕大部分醫療開支,結果醫療衞生總開支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由1989/90年度的3.6%上升至2016/17年度的6.2%。隨著人口老化、市民對服務要求提高、新技術昂貴等,整個系統可能不勝負荷。

針對這個問題,20年前哈佛報告曾建議港府設立「護老儲蓄戶口」,把市民月入指定百分比扣起,供退休或不幸殘障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第二步設立「聯合保健」,由勞資雙方共同供款付保費,支付各種慢性病的費用,政府另外成立半公營的聯合保健基金公司負責承保。

再進一步,報告建議設立「競爭性一體化醫療護理」服務,將醫管局重組為多個地區性醫療一體化系統。公私營醫院和醫生可以自行合作設立系統,提供預防、基層醫療、門診、住院、復康護理等一條龍服務。報告認為,這可落實「錢跟病人走」概念,讓需要醫療服務的人自行選擇合適服務,公私營醫療公平競爭。

香港公營醫療體系負荷沉重,公營醫療開支未必能長期維持。(資料圖片)

「強醫金」爭議過大 觸礁收場

但理想歸理想,如何實行是問題。強制供款最大弊病在於,年輕一代需要長期供款,但保障的卻是年長人口居多,而人口老化,往後年輕人負擔會愈來愈重。加上回歸初期經濟不景,強積金又剛實行不久,如再加一項供款,市民和僱主都感百上加斤。所以諮詢期間,強制供款得不到民間和商界支持。

面對商界強烈反彈,拒絕就醫療供多一份,在2000年,政府推出《你我齊參與,健康伴我行》諮詢文件,建議成立「頤康保障戶口」,要求達一定年齡的在職人士供款,由市民自月薪中撥出1%至2%,到65歲時取回。不過這只是由市民單獨供款的「強醫金」,同樣遭到強烈反對而觸礁。

食衞局於2008年推出《掌握健康,掌握人生》諮詢文件。(諮詢文件網站截圖)

醫療保險:由強制變自願

由於僱主+僱員,又或市民自行供款皆行不通,公營服務加價又爭議大,政府往後將目光轉向醫療保險。2008年,政府預留500億元作醫療融資改革,食物及衞生局同年推出《掌握健康,掌握人生》諮詢文件,初時傾向「強制私人保險」。不過當時社會關注強積金管理費過高,如實行強制醫保很容易重蹈覆轍,白白便宜保險界。所以醫學界、民間、政界都不主張實行強制醫保。

於是政府再退一步,改為自願醫保。最初港府承諾「人人受保」,但由於醫保變成自願制後,可能吸引大量長期病患、長者等索賠風險較高的人士投保,如果再規定必須承保,保險公司可能要冒做蝕本生意的風險,所以保險業界反對聲音相當大,故遲遲沒有細節出爐。

高風險池、必定承保、保單自由行全變「八萬五」

政府於2014年12月中,推出自願醫保諮詢,初時建議為「標準保單」定下十二項最低要求,包括保單自由行(即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提出索償,轉換保險公司時不須重新核保)、必須為合資格人士承保等。不過時任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及後表示,當初的500億醫保基金,只會撥約43億成立「高風險池」,為願意投保的高風險人士包底,其餘會用作改善公立醫院,醫保基金大幅「縮水」。

更精彩的還在後頭。政府在2017年初發表諮詢報告,雖然這些保單「最低要求」在民間獲不少支持,但由於「保單自由行」及「必定承保」要實行就必須設立高風險池,而社會對此未有共識,所以暫緩推行,斬件上馬。

食衞局於3月底舉行自願醫保計劃啟動禮。(資料圖片)

《哈佛報告-醫療大辯論20周年》系列:

香港醫療體系:一個連哈佛專家都「醫」不好的爛攤子

醫療投訴「球證兼球員」 尋公義先看身家有幾多個零

不保高風險者 計劃淪雞肋

醞釀兩年後,現任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在今年拿出的自願醫保方案,已經大幅折衷,高風險池要「繼續研究」但無時間表。從內容細節看,每名申請人上限8,000元的扣稅額,確實為計劃增加一定吸引力;至於投保前已有疾病,在標準計劃內第一年不會獲賠償,之後逐年增加,第四年起有百分百賠償,算是比坊間一般醫保有所進步。

但醫保政策重點,從來是高風險人士保障。因健康的中產或高收入人士,可能本身已投保或負擔得起日後的醫療費用,自願醫保對他們而言只是多個選擇。可是長期病患、長者、罕見病患者等才是最有需要醫保的人,因他們難以負擔昂貴的醫療費用。當他們不受保障,只會繼續向公營體系尋求醫療服務。

當日哈佛報告倡議「錢跟病人走」,背後的原意就是做到社會共同承擔日益上升的醫療費用。但醫療融資討論了20年,最終只得出一個自願醫保計劃,對本來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市民錦上添花,對真正有需要醫保的人士卻無法雪中送炭,計劃的意義,早已削弱一大半。

自願醫保4月推出 陳肇始: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獲廣泛支持

【自願醫保】保費貴平比併 青年、中年、長者、80歲投保尾班車

【自願醫保計劃.懶人包】一文睇清扣稅、保費、現有保單轉投利弊

01政策分析醫療保險醫療系統自願醫保

搶先表達你對這篇內容的感受

你可能感興趣

【新冠肺炎】陳肇始:社會事件和新冠狀病毒衝擊自願醫保投保放緩

社會新聞

2020-03-15

「自願醫保」同貨不同價反映規管之需

精選

01觀點

2020-01-16

自願醫保推出首半年已簽30萬張保單 僅4%人買較低保額標準計劃

社會新聞

2020-01-16

【星洲港醫】香港公院逼爆 資深港醫:在新加坡,醫療非「福利」

精選

社會新聞

2019-07-18

【政策分析】醫療券淪為眼鏡換領券 「錢跟病人走」說易行難

精選

社會新聞

2019-04-12

【政策分析】香港醫療體系:一個連哈佛專家都「醫」不好的爛攤子

精選

社會新聞

2019-04-08

自願醫保4月推出 陳肇始: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獲廣泛支持

社會新聞

2019-03-24

【台灣健保】病有所醫 產業有道 香港可借鑑全民健保經驗?

精選

世界說

2019-06-12

04:03

【自願醫保】可申請扣稅 了解清楚至好選擇

財經快訊

2019-03-08

【自願醫保】糖尿病患者想買都難! 醫生「入局」推動慢性病開閘

精選

專題人訪

2019-05-30

【自願醫保】據悉約20間公司產品已獲批 業界:積極擴大醫保市場

社會新聞

2019-03-28

自願醫保名過其實 恐重蹈強積金覆轍

精選

01觀點

2019-03-08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平均保費4千元 有4大賣點 呢個風險要留心

精選

專題人訪

2019-03-29

【自願醫保計劃.懶人包】一文睇清扣稅、保費、現有保單轉投利弊

精選

社會新聞

2019-03-29

【自願醫保】富通推出全新計劃 提供不同額外保障
年5萬陸人赴港看病!港民嘆「病不起」醫療資源被搶光

▲因大陸人湧入香港看病,使香港公立醫院幾乎處於「爆上加爆」的狀態。(圖/翻攝自沙田社區關注社臉書)



香港醫療服務業以醫生的專業精神、優質的服務和完善的監管制度著稱,吸引不少大陸人湧入看病,香港公立醫院幾乎處於「爆上加爆」的狀態;昨(17)日逾千人上街抗議,他們質疑因香港政府發行俗稱「單程證」的《前往港澳通行證》,使「香港的醫療資源都被大陸人搶光」,每年約有5.4萬的大陸人特地到香港看病,讓香港民眾在看病上面臨困境。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多個團體昨日舉行「香港超負荷,醫療爆煲,削減單程證」遊行,指控香港原本已經超出負荷、呈現飽和的公營醫療系統,又受到大陸新移民的大量擠入,以致於形成「爆上加爆」的情況。





▲昨(17)日逾千香港人上街抗議,他們質疑因香港政府發行俗稱「單程證」的《前往港澳通行證》,使「香港的醫療資源都被大陸人搶光」。(圖/翻攝自沙田社區關注社臉書)



但即使病人源源不絕前往求診,仍不能因病房沒位而拒收,醫護人手不足,但醫院仍需人手營運,便會出現所謂的「地獄更表(班表)」、「買更(買班)」,就是以日薪買回醫護人員休息日回來上班,使不少醫生及護士在沒有足夠人手的情況下,只能繼續超時工作,燒耗醫護本應不多的下班休息時間。



參與遊行的公立醫院前線護士更指出,公立醫院的環境已經惡化到讓人傷心的地步,很多長者的「最後一程」都只能在「路邊床」,毫無尊嚴。






▲有護士指出,公立醫院的環境已經惡化到讓人傷心的地步,很多長者的「最後一程」都只能在「路邊床」,毫無尊嚴。(示意圖/翻攝自物理治療起動 Physio Action臉書)



護士朱慧芳表示,政府若再不適當控制人口,醫療資源不足,隨時可能引爆另一場大型疾病,而公立醫院急診室醫生鄺葆賢也指出,香港人很可能會面臨「病都不病不起」的慘劇。



看更多



生活在台灣,看醫生很方便,健保便宜加上福利制度完善,讓許多外國人都相當羨慕。有網友便在臉書分享了一張照片,香港醫院看病排期時間超驚人,至少都要6個月起跳,有的甚至要等好幾年,令不少網友嚇壞,直呼:「還沒排到就掛了!」



▼香港醫院看診等待時間長。(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社團PO文,照片內容是香港一間醫院放射科預約檢驗的排期時間,至少都要半年起跳,像是膀胱尿道造影(IVU)和核子醫學(NM)要6個月、磁力共振(MRI)要16個月,也就是1年4個月、電腦掃描(CT)要20個月,也就是1年8個月、乳房造影(Mammo)要27個月,也就是2年3個月,超聲波掃描(US)要28個月,也就是2年4個月。他看完感到傻眼,也更能體會到在台灣看病真的很幸福。



▼放射科預約排期時間。(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照片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有些台灣人就是不懂得珍惜」、「我在香港看過醫院的看診品質,台灣真的太幸福了!真的要惜福」、「等排到可能都掛了」、「命不夠長,還等不到」、「有些病可能還沒排到就掛了」、「這是還沒排到就可以先準備後事了吧…」、「這是等死吧?」、「還沒檢查到就往生了」,也有網友指出:「這是公費醫院,花錢到私家醫院就不用等這麼久了」。



「香港的醫療系統的確很爛」,一名香港的EMT(緊急醫療技術員)就指出,急診除非是性命垂危,不然正常都要等10幾個小時,因為急診室收費100港幣(約392元新台幣),比私家診所400~500港幣(約1569~1962元新台幣)的收費便宜,「所以人都跑去把急診室當診所用,我敢講啦,急診室裡面超過80%的病人,是根本不需要急診服務的」,另外,由於醫護人員福利差,許多人流失到私立醫院,但普通人無法負擔私立醫院,導致病人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卻愈來愈少,也因此壓力也增加,「一個護理師照顧50個病人,誰還會去跟你做啊!」
【政策分析】每天150個單程證逼爆公立醫院? 林鄭4年前埋伏筆

社會新聞

撰文:林劍
2019-02-13 07:30
最後更新日期:2019-02-14 15:51
今年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又再爆煲,繼而引起社會對於單程證人士是否逼爆醫院的討論,見解亦相當兩極化。有人批評內地新移民過多拖低醫療服務水平;有社福團體則認為社會流行的質疑是「抹黑」和「歧視」云云。

其實每當討論到人口政策問題,背後必定涉及資源如何分配。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上屆政府便擔任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4年前發表有關人口政策的報告,內容亦承認新移民將會是香港未來數十年人口增長主要來源。

不過翻查該份理應「最權威」的人口政策報告,政府對於未來的醫療需求,討論僅限於人口老化,對於新移民這個最主要人口增長來源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卻沒有深入探討。結果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有效辦法或具說服力的說詞以回應社會質疑,以致新移民有否加劇本港醫療負擔,淪為一場沒結論的口水戰。

社協堅稱新移民非公立醫院主要負擔。(資料圖片/陳淑霞攝)
社協堅稱新移民非公立醫院主要負擔。(資料圖片/陳淑霞攝)

「R字頭」是否等同「內地新移民」惹議

近日前線醫護人員抗議醫護人手不足時,多次提及單程證問題,有放射治療師聲稱10名求診人士之中有7、8個「身份證號碼R字頭」。但隨即又有評論質疑這種觀察方法不科學,因為R字頭未必等同內地單程證人士,只是顯示持證人由2000年12月28日至2011年7月31日首次登記身份證,並且不在香港出生。而以社區組織協會為首的社福團體,則開記者會直斥有人將醫療問題歸咎新移民,是歧視之舉。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人口變化與醫療需求不可能無關,因為人口政策,說到底就是如何分配社會資源的基礎。特別是公共資源不可能無窮無盡之下,政府需要更妥善掌握未來人口變化趨勢,才能制訂合適政策有效分配。新移民也是人,也要吃飯,也會經歷生老病死,而每日150個單證證配額,就算配額未必年年用盡,都是一個不少的數目。



有團體近日發起集會,促請政府正視醫療體系問題,矛頭直指單程證制度。(資料圖片)
有團體近日發起集會,促請政府正視醫療體系問題,矛頭直指單程證制度。(資料圖片)

政府承認人口增長主要來自新移民 惟不深究對公共服務影響

而針對香港未來的人口政策,政府在2012年成立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由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擔任主席,小組在2015年1月發表報告。內容提到,香港2014年人口增長之中,自然增長(出生減死亡)為13,300人,持單程證來港人士為43,500人,基於本地出生率低,以上差距日後會繼續拉闊。到2041年,推算人口有846.9萬人,當年香港自然增長會呈負數,減少30,200人,相反持單程證來港人士將會多達54,800人。

不過當時的報告,對於單程證人口對本港公共資源(包括公營醫療)構成的影響,近乎隻字不提。報告指「收到不少有關單程證計劃的負面意見,認為持單程證來港的內地居民會爭奪公共資源,香港應主動審批單程證,減少配額甚至取消單程證計劃等」,但政府「完全不認同這些意見」,認為這「不但漠視家庭團聚的需要,對新來港人士亦極不公平」云云。

單程證人口將繼續是未來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資料圖片)
單程證人口將繼續是未來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資料圖片)

政府提醫療改善措施 惟成效有限

報告有部分章節提及醫療資源問題,但主要圍繞人口老化,卻未提及作為本港人口增長最主要來源的單程證。其中在「增加醫護人手」一段,報告提及的政府措施主要有4類:透過自願醫保計劃鼓勵更多市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由食物及衞生局主理檢討醫療人手、增加醫護學科學額、透過優化醫生執業資格試和有限度註冊制度讓更多海外醫生來港執業。

當然,單論政府上述政策的成效,本身就是疑問:例如自願醫保「走樣」收場,只用扣稅形式鼓勵市民購買醫保,關鍵的高風險池消失不見,標準保單不設必定承保條款,亦即最有需要醫保的市民反而難受惠;醫療人手繼續不足,醫生執業資格試同樣難考,有限度註冊醫生人數極少;醫護學額增加有一定作用,但遠水難救近火。

既然政府未能有效解決既有的醫療問題,民間質疑人口過多致醫療體系不勝負荷,甚至有部分言論要求「源頭減人」,都是政府當年未有妥善解答如何應對單程證人口增長的結果。

日前醫學界舉行「不在沉默中谷爆」申訴大會,抗議人手不足。(林若勤攝)
日前醫學界舉行「不在沉默中谷爆」申訴大會,抗議人手不足。(林若勤攝)

新移民人口結構低收入、老齡化 恐增加日後醫療負擔

這裡需要再釐清一點:公營醫療應盡可能做到人人平等,而政府既然已預計單程證會是香港未來人口的主要增長來源,也就有責任評估要有多少資源應對。然而,目前醫管局並沒有備存新移民求診數字,只會區分「符合資格人士」(EP)及「非符合資格人士」(NEP),而新移民屬EP之列,所以社會無法百分百掌握新移民對本港醫療需求,不過仍有其他數字可以作為參考。

根據立法會《數據透視》,截至2016年,15歲及以上單程證持有人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0,300元,遠低於全港整體中位數15,500元。包含內地新移民的家庭,每月住戶收入中位數為17,500元,低於全港整體中位數25,000元。新移民住戶貧窮率(政策介入前)達36.5%,遠高於全港整體家庭住戶貧窮率(19.9%)。

至於年齡結構方面,按照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報告,在2006年,內地來港定居未滿7年人士的年齡中位數是30.5歲,2011年上升至31.5歲,2016年再上升至33.9歲,有上升趨勢。雖然這數字低過全港人口年齡中位數,但人口增長是「絕對值」,每增加一個人,公營醫院就多一個「潛在用家」,他們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當新移民數目增長、整體年齡亦在上升、經濟狀況較多為基層,他們傾向使用公營醫療服務,自是合理推測。

上屆政府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是由林鄭月娥主理,但報告沒有討論新移民對本地醫療體系需求的影響。(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上屆政府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是由林鄭月娥主理,但報告沒有討論新移民對本地醫療體系需求的影響。(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理性討論人口政策 非「歧視」之舉

討論人口政策,必然涉及資源分配,尤其香港可發展土地不足、公共醫療體系又爆煲,如何「做大個餅」,以至「如何分餅」都是不能迴避的議題。面對新移民這個人口增長主要源頭,政府不應該也不可能忽視他們的人口特徵、對公共醫療體系的影響。

這些爭議,並非一句「家庭團聚是人權」、「提供更多勞動力」的口號就可以掩蓋,社會需要理性考慮更多問題:本港人口到底要擴充到什麼規模?香港醫療體系有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家庭團聚又是否一定要在香港?港府連審批權都沒有又是否合理?政府在籌劃香港未來幾十年的人口政策時,對這些基本問題都交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莫說說服公眾,連基本邏輯都說不通。

其實這說到尾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現時港府對於單程證沒有審批權,難對人口作長遠規劃。再加上近年政治氣氛重壓、中港矛盾尖銳,政府又迴避討論單程證問題,一聽到要求檢視單程證政策即時擺出否定態度,當政府都無法在單程證問題上講清講楚、以理服人,社會上出現對單程證制度的質疑,也就是林鄭4年前在人口政策報告未有交足功課的結果。
武漢肺炎:香港罷工護士的內疚、恐懼與不安
林祖偉
BBC中文
2020年 2月 5日
分享平台 微博 分享平台 人人網 分享平台 電郵 分享
圖片版權REUTERS
Image caption
反對罷工的人認為,在對抗疫情關鍵時刻罷工,會打擊防疫工作,漠視病人權益。
中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不斷上升,全國醫護人員加緊防疫治理工作的同時,香港醫護界卻爆發了當地史上首個罷工工潮。一個有1.8萬名會員的醫護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罷工,促請港府關閉連接中港的過境口岸,禁止曾前往中國大陸的非香港籍人士前往香港,要求曾到大陸的香港市民進行隔離,以及確保香港醫護人員有足夠醫療裝備。

工會周一(3日)號召二千多名非緊急服務人員參與,翌日罷工規模擴大至部分緊急服務醫護人員,約有7,000人參加。受到罷工影響,香港多間公營醫院專科門診服務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不少病人前往醫院的預約需要延期。

這場罷工在香港引發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實施「封關」措施能有效堵塞病毒源頭,但反對一方認為,在對抗疫情關鍵時刻罷工,會打擊防疫工作,亦漠視病人權益。

28歲的梁美兒(按受訪者要求化名)在香港一所醫院任職急症室護士,近日被調派到其他病房工作,她在周二亦響應工會號召參與罷工。

「我是內疚地支持這場運動的,雖然我有罷工,但我覺得是不好的,你罷工時仍然會想起病房的病人,但不參與罷工,又會覺得自己沒有做到對的事情。」

香港醫護憂無法應對社區爆發
梁美兒在醫院工作了三年多,疫症爆發的個多月均在急症室工作,近期因應人手安排,被調到其他病房工作。

她說,自己所屬的醫院並沒有足夠的設施應付大規模的傳染病,整間急症室只有一間應付傳染病病人的負壓病房,試過同時接收多名疑似病例,但官方沒有指示應該如何安置這些疑似患者,最後,其中一名沒有進入負壓病房的患者,確診新型冠狀病毒。

「整個急症室部門好混亂,只有一間負壓病房,但當時有三個人需要這間病房,但當時沒有指示讓我們知道如何做,極度混亂,無所適從。」

圖片版權REUTERS
後來,醫院添置儀器,令急症室可以應付3至4個疑似患者,醫院亦設立了多間隔離病房接收懷疑個案,但最多只可容納約40人。梁美兒擔心,一旦出現社區爆發,醫院根本沒有足夠設施應對。

與非典時期比較,香港人口增加66萬,但公立醫院約2.9萬張牀位並沒有增加,一些醫護界人士亦指出,香港因為非典有了前線應付傳染病的經驗,但醫療資源沒有追上,2016年,港府大規模削減2.5億港元醫療開支。

梁美兒說,近期到急症室求診的人數輕微下跌,因為很多人小病也不敢進醫院,但就每天多了20至30個大陸人求診。

「我所在醫院太近關口,每天都有很多外地的人來往,但一月開始,很多操普通話、沒有身份證的人來看醫生,他們都出現發燒、咳嗽病徵,希望來香港驗一下,風險比之前高了很多。」

她特別指出,醫院沒有機制去得悉病人是否曾經前往疫區,在香港的確診個案中,亦曾經出現患者隱瞞自己曾前往中國大陸的情況,所以源頭堵截病毒變得更為重要。

她說,香港急症室醫護人員只會在有疑似病例時才會穿著高級別的保護裝備,一來是物資短缺,二來是有高層曾對她們醫護說,在急症室這樣做會引起恐慌。

她說,很多急症室員工認為有懷疑個案才使用高規格裝備並不足夠,正如許多專家指出,這次疫情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感染者未有病徵的時候便可以傳染他人,急症室沒有限制人流,增加染病風險。

目前醫院口罩供應也變得緊張。香港醫護人員以前可以隨便取用口罩,但現在需要登記和解釋取用口罩的理由。香港市面出現嚴重的口罩荒,市民爭相搶購,有藥房就一盒50個口罩索價1800多港元。

特首林鄭月娥表明會讓醫護人員優先使用,但海外採購不太成功,因為政府口罩短缺,已指示官員如非必要不准帶口罩,她自己亦帶頭不帶口罩面向記者。

政府沒有及時訂購口罩,亦沒有針對市面口罩實施價格管制,引來抨擊。

而更令梁美兒生氣的是,醫管局拒絶為前線醫護人員配備更高級別的口罩約半年前,香港的公營醫院醫護人員是使用ASTM Level 2的口罩,但醫院因削減資源,轉換營運商,現時使用ASTM Level 1的口罩,醫護人員希望政府在今次疫情轉用Level 2口罩,但港府稱,生產商測試報告指Level 1的口罩已提供足夠保護,一般醫護無需使用更高級別的口罩。

官員的說法令她沒有信心,「我不敢說我們付出了什麼,不覺得自己特別偉大,但在最前線,也應該給了我們足夠裝備應付疫情,但沒有,反而是批評我們罷工。」

「剛開始想做護士,是因為覺得自己照顧到人,很有滿足感,但現在面對這場疫症,覺得很害怕,身邊很多朋友抽中去隔離病房,他們當中並沒有接受任何訓練,前一晚告訴你,你翌日就進去了,總是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

每當有護士集體出現病徵的消息時,梁美兒說自己都會很擔心,她為怕傳染家人,刻意在醫院附近以每月8000港元的價錢租住一個臨時單位。

「其實這個地方是很難尋找,現在業主知道你是醫護人員都不想租給你。」

Image caption
受訪者擔心因參與罷工會被秋後算賬而要求報道化名。
限制入境
「全面封關」是這次工潮的主要口號,然而工會以至醫護人員也表明,「封關」的意思不是完全把香港隔絶,而是針對曾到大陸的非香港籍居民實施入境限制,香港居民、14日內沒有前往大陸的旅客、貨運等也不在「封關」之列。

她認為,在香港並未出現大規模社區爆發疫情時,從源頭堵截病源流入是最有效的方法,其中需要更嚴格的入境管制,包括禁止曾到大陸的人來港,以及對曾赴大陸的港人實施隔離,就算因為資源不足無法安排地點進行強制隔離,也應該有機制追縱這些人是否有進行家居隔離和檢查他們的健康情況。

香港政府陸續關閉多個連接中港兩地的口岸,希望減少往返兩地的人流,亦呼籲香港市民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大陸,但拒絶對曾往湖北省以外大陸地區的人實施入境限制。

根據香港入境處的數字,2月2日有14萬人入境香港,12萬人為香港居民,1.1萬人為大陸訪客,當中7千人透過至目前仍然開放的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口岸以及香港機場入境香港。

林鄭月娥多次表明不能夠「封關」,是因為中港情況特殊,最常使用關口的人是香港居民,很多港人在深圳工作或居住,需要每天往返兩地,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亦指「不應採取可能助長歧視的行為」,不鼓勵對中國實施旅遊管制。

但在湖北省武漢等多個市「封城」後,香港宣佈拒絶曾到湖北的人入境,暫時未知如果其他省市出現更大規模疫情時,香港會否擴大有關入境限制。

美國、澳洲、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沒有聽從世衛建議,向曾到訪中國的外籍旅客實施入境限制,亦派專機到湖北撤僑,中國特別批評美國在散佈恐慌。

圖片版權EPA
Image caption
周二,大批醫護人員罷工,排隊聯署支持。
「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1月底發佈的調查,近8成受訪者支持香港「全面封關」,7成人不滿香港政府防疫工作表現,逾6成人支持醫護人員罷工,32%的人反對。

醫護罷工甚具爭議,為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問題,一些人對罷工表示同情的同時,也有一些病人對預約需要延期感到不滿。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表示,醫護人員發起的工業行動,令醫管局服務受影響,包括個別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加護病房、心胸外科、隔離病科及急症科病房,部分癌症、放射診斷服務亦受影響,涉及不少病情危重病人,令人非常擔心。她特別提到,新生嬰兒需要有護理人員照顧,對服務受影響感特別傷心及痛心。

瑪麗醫院前副行政總監、內科顧問醫生李國維批評,罷工是「乘人所危,置市民大眾生命健康利益於不顧,置同僚生命利益於不顧,置社會整體利益於不顧全面封關」。他呼籲醫護人員不應因政治原因放棄本有天職,「緊守崗位,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疫情始終會過去,所有事情都會過去,但是將來怎樣面對自己良心?你如果有家人生病,你想不想罷工?想不想其他人罷工?」他說。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對罷工表示理解,認為這是「道德上的博弈」,相信醫護人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用間接影響病人的方法,達到更好的防疫目的。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表明不希望醫護罷工,但認同醫護人員的訴求,例如禁止任何旅客經大陸口岸入境香港,他指出,公立醫院目前比2003年「非典」時間擠迫,一旦出現社區爆發,出現大量病人,醫護人員工作很困難,甚至會「拖垮醫療制度」。

護士梁美兒對BBC中文表示,參與罷工是經過一番掙扎,但她想不到有其他方法去爭取訴求。她再三強調,自己對參與罷工感到「內疚」。

「如果不激烈的手段就可以爭訴求,之前那6個月(反送中運動)就不會這麼辛苦,這是政府的無能,」她說。

發起罷工的「醫管局員工陣線」是「反送中」運動催生的組織,去年12月才成立,1.8萬名會員佔全體員工約22%。

香港自從「反送中」運動以後,不同界別希望組織工會,然後派人爭取加入有提名和投票特首權的選舉委員會,但這個醫護工會所面對第一個挑戰,是一場牽動全國全市的疫情。

「沒有過去六個月,工會不會成立,之前大家對罷工仍然好抗拒,因為香港人很喜歡上班,我也很喜歡上班,但就因為那六個月,大家好像更接受了罷工。」

在罷工集會現場,偶爾會出現「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

圖片版權AFP
Image caption
醫護人員關注香港公營醫院防疫和醫療裝備不足。
醫管局高層向醫護人員發信,表明員工參與罷工是未獲批准,要依照香港法律,呼籲員工立即重返崗位,被廣泛解讀成當局有意「秋後算賬」。

梁美兒說,「醫管局發信的態度很差,好像在恐嚇我們,絶對是白色恐怖,很害怕,同時也很生氣。」

但這封信似乎沒有減少參與罷工的人數,周二同樣有數以千計的人參與罷工。

「香港護士界一直給予別人的感覺,是很多小圈子,但今次是很感動,大家很團結地去做一件事。」
溧阳保姆闷杀 83 岁老太太?

点击查看

大陆人如何去香港的医院看病?

查看问题描述​

15 个回答

刘晓英

香港人

内地人去香港看医生,要先了解好下面10个问题

内地人去香港看病要什么手续?怎么预约?

内地人去香港看病,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去香港前需要确认证件和签注都在有效期内,团签和个人签无影响。

预约香港医院,可以直接电话预约,但由于绝大部分内地人对香港医疗情况不是很了解,建议可以选择靠谱的海外医疗机构,机构对医生背景熟知,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对应的专家,方便节约预约时间。

预约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病情和医院不同,预约的时间也不一样。如果通过正规的海外就医咨询机构预约,大多预约时间为一周内,一般不会超过10天(个人预约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无法估计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资源丰富的海外医疗机构)。

可以预约公立医院吗?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哪个更好呢?

预约任何医院都是可以的。由于香港公立医院费用都是由政府支付,超负荷运转导致很多香港本地人都要等号半年以上,非香港户籍的就更不得而知。

香港的私立医院的投入和医生水平都与公立医院不相上下,在香港开私立医院的医生,一定是在公立医院工作超过8年的,经验也是相当丰富。大多数香港人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也是选择等候时间短,服务质量更好的私立医院。

为什么内地居民去香港看病建议去私立医院?

香港居民在公立医院看病,价格是有很大优惠的,不过需要排很久才能看得上病。内地居民在香港看病,是享受不了香港永久居民的福利待遇,所以跟私立医院看病的价格差不多。因此建议去私立医院看病,私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有些会更好,而且服务质量也比公立高,最主要的是预约排队的时间大大减少。


香港的就医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个人:办理通行证——选择医生、预约寻找优质的医院和专家——诊所/医院会诊——入院治疗

海外医疗机构:专业咨询——签订服务合同——整理病例——权威推荐——预约专家——安排行程——就医陪同——服务跟踪

内地人去香港就医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最容易遇到的就是语言沟通问题。香港医生求学及行医经历均以英语为主,方言为粤语,部分医生会讲普通话。但是现在像仁和等等专业机构已经有大部分会说普通话的医生了,大家去香港就医可以选择专业的机构,问清楚医生会不会普通话。

香港看病贵吗?

香港公立医院看病,香港居民享受政府支持,因而便宜,但是不论大病小病,都需要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内地居民赴港看病,不论是在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不同的病种,收费也不一样,内地人在香港公立和私立医院费用也不会相差太大。

在香港看病为何是先到门诊,再去医院?

香港是属于诊疗分离,对于医疗资源也有严格的规划,一般的病症,只需通过全科医生在诊所会诊即可,看完后若有进一步治疗的需要,会转介专科医生,必要时转入私家医院治疗。

香港会不会出现黑门诊的情况?

香港所有注册的医生都能在香港卫生署查到,包括他的毕业院校、取得执业证书的时间等,整个医疗体系管理十分严格,完全可以放心就诊。当然,如果偶尔遇到服务态度不好的情况,可以到相关部门投诉。

香港就医是选择好的医院还是好的医生?

所有人都希望,能找到最好的医院里面最好的医生,来给自己或家人看病,但是个人去香港就医,是无法了解及判断哪个是最好的。此时可以考虑让专业的海外医疗机构协助,找到最适合此病症最好的医院及医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