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茶,喝茶好,喝好茶,強身安心!

作者╱曾志朗 ( Ovid J. L. Tzeng )
綜觀人類歷史,在和水互動的過程中,有哀愁、有傷痛,但在文化層次上,卻也充滿美麗、典雅的溫柔。

人是水做的生物,從小到大,長輩總是這麼諄諄教誨,身體裡時時都要有充份的水,才會健康。我當然相信這個說法,因為生病發燒,額頭上水珠連連,一定是來自頭殼身體裡,而且出汗之後,多喝水,就能退燒排熱;平常勞動運動過後,全身汗水淋漓,更證實了身體裡面都是水的說法。尤其是一天辛苦工作後,汗流浹背回家,浸個熱水澡,喝一大杯冰水,通體舒暢,不亦樂乎!相反的,身體如果缺水,則眼澀唇裂,皮膚乾癟,乃至頭痛疲倦、心跳加速,若不能即時進水,則口乾氣不順,奄奄一息,終至死亡。

人無水必亡,是以古今中外,人群總是擇水而居。即使生存在終年雨水稀少的沙漠地帶,附近也一定有可採集地下水的綠洲。而在寒地深山裡的人們,靠的是高山冰雪的融水,流入附近的堰塞湖。也因此,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大多是依河傍水,如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亞馬遜河流域的多個南美洲文明,更不用說黃河長江流域所孕育的中華文明了。就算是科技掛帥的現代社區,同樣無水不成大市。美國的紐約、洛杉磯、芝加哥,歐洲的倫敦、巴黎、柏林,以及澳洲的雪梨,都在水邊,不是海,就是大湖和大河。亞洲的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也都沒有例外。水和人類文明的進展,真是息息相關。

水既是生命的泉源,現代人對水源地的保護自然不遺餘力,對水資源的分配更是斤斤計較。農業和工業搶水事件,時有所聞,而天候變化無常,有些地區豪雨瞬間成災,有些地區卻經年無雨。旱象遍地的阿富汗及北非埃及地區,自2013年起降雨量逐年降低,終至寸草不生,農民成難民,到處流竄,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飢餓、疾病、搶劫、凶殺、戰爭,充斥在這些旱象越來越明顯的地區。總而言之,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水少了,社會紛亂不停;無水,五穀不長,生命也就無影無蹤了,形成另一次的大滅絕。

還好,地球缺水還未到大滅絕地步,面對惡水威脅,也都還能在高科技的協助下,即時警示、搬遷,減低人命損傷,水退之後也能有效重建、復原。當然,不可預期的颱風和海嘯仍不能免,而近年極端氣候經常釀成巨災,但不可否認的,科技進展讓現代人治水防災的能力越來越強。可以說,生物演化史上,所有動植物都離不開水,但絕大部份的生物只能隨遇而安,看天等雨,無雨則坐以待斃,只有人類有能力引水、蓄水、處理污水,善用水資源。綜觀人類歷史,在和水互動的過程中,有哀愁、有傷痛,但在文化的層次上,卻也充滿美麗、典雅的溫柔。

首先,幾乎所有的宗教對水都充滿了敬意。神水可以治病,聖水洗淨世人的惡性,所以基督徒在紅河中受洗,佛教徒在恆河中浴佛,而泰國、印度、緬甸的潑水節,更是灑水去污的表徵!為了鼓勵多喝水,在杯水中放一、兩片聖樹葉子,如菩提樹葉、橄欖樹葉、無花果葉、榕樹葉等,或少許神符的灰燼,加上故鄉的一點泥土,為遠行者保平安。漸漸的,水中加上誘人甜味和各種花草香,那一瓶瓶、一罐罐的加工飲料,就成為人們每日解渴的文化產品了。其中,源遠流長、佔重要地位的大概就是酒了。一萬多年前,土耳其一帶就有製酒工廠,中國在7000年前河南賈湖一帶,也有葡萄酒、米酒的釀製,使酒成為水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飲料。

酒是遠古至今社會、政治和宗教的重要社交利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奉酒,出征祝捷大口就酒碗。歃血為盟,同飲杯中酒;送別老友,勸君更進一杯酒。婚嫁喜慶,更是無酒不成宴。但酒的猛烈,賦有社群之間的侵略性,酗酒鬧事,稀鬆平常,就是個人自飲,也常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鬥性,加上飲酒過量對健康無益,以致酒香雖迷人,社會卻常以惡眼視之,也是另一種載舟覆舟的寫照。酒之外,最能自娛的加工水大概就屬咖啡了!我曾經在「科學人觀點」中介紹咖啡的起源及擴散到全世界的故事,見證現今世界各大城市俯拾皆是咖啡館,喝咖啡儼然成為時尚。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才10年光景,街頭巷尾到處是小巧玲瓏、窗明几淨的小咖啡館。

我很喜歡喝咖啡,早上不喝上一杯,就感覺還沒醒過來,但一天不敢超過三杯。朋友見我節制,想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研究指出,咖啡喝多了,會導致骨質疏鬆?我只能苦笑,最近有關咖啡的研究,有說可以防止心肌梗塞,又有說可以延年益壽呢!但這些單一片面的研究結果,若沒有更多其他研究者的佐證,都只能參考,不能當真。朋友聽到我模稜兩可的回應,火大嘟囔了幾句:「這些生醫研究,常常自我矛盾!一下子說蛋不能吃太多,膽固醇過高不好,一下子又說好的膽固醇不能少,壞的膽固醇不能多,說有人多吃蛋,好膽固醇因此上升,但有人反而造成壞膽固醇飆高。我看著荷包蛋好想吃,但我怎麼知道我會像前者一樣幸運,還是後者一般的倒楣鬼?還有,到底喝咖啡是好是壞?你們科學家也把利弊說得精準些嘛!晚餐後,我很想再來杯香濃的咖啡,但又擔心過量,搞得我失眠,但那絕不是咖啡惹的禍,因為我根本就沒喝!」

我雖然被糗了一頓,但也覺得好笑,無可奈何之際,就隨口說:「還是喝茶吧!雖然茶裡的兒茶素是否真能防癌治病,因果關係有待建立,但印象中還沒有一篇研究曾經得出喝茶對健康會產生負面作用的結果。這,也算是對喝茶的正面肯定!」朋友聽了不甚滿意,但至少繃緊的腮幫子緩和了些。

其實我對自己的說法也不滿意,時不時就會留意相關的研究,其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系教授的報告很有意思,他努力整理出近10年來有關茶和健康的各種研究的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又稱後設分析研究)。果然,在眾多茶類(白茶、綠茶、烏龍、普洱等)的研究中,沒有一篇得到有害健康的結果,大多數都呈現正面的效應。2008年有一篇包含了九個前瞻性世代研究、三個回溯式世代研究、四個橫斷式研究,共80萬人的大型分析研究,發現經常喝茶可以減低肝相關的疾病;2015年有一篇整合分析了11個研究,包括2萬3000人,發現每天喝三杯茶,可以降低沮喪情緒達37%;還有一個整合分析22個研究案的結果指出,經常喝茶確實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更有趣的是,2014年一篇整合分析15個研究,包括54萬5000人,結果顯示每天喝兩杯茶,竟能有效降低4.6%糖尿病發病的風險。

雖然確實有些研究結果得到喝茶可以防止罹癌,但都缺少適當控制其他可能的混淆變項。例如在亞洲,喝好茶是一項高「貴」風雅的行為,規律和相對生活無憂的情緒,使他們本來就比較健康,因此茶和防癌的因果關係很難建立。

但無論如何,喝茶無害,好茶促進健康的結論是可信的。儘管夜已深,我仍興沖沖打電話給朋友,要向他報告這喝茶有益身心的好消息。他還沒睡,邀我視訊。只見他的桌前擺了全套茶具,一只水壺正冒著熱氣。他慢條斯理注水,氣定神閒聞了聞茶香,然後舉杯到螢幕前,笑嘻嘻對我說:「茶,喝茶,喝茶好,茶好喝,請喝好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