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全球難民千萬 求一居處難上難 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PRAISE-HK發佈會暨智慧城市論壇。(資料圖片)【智慧城市論壇】科大環境研究所實時分析空氣質素 準確度逾90%
馬時亨最痛心是見到作為社會棟樑的年輕人感到很是不滿。【逃犯條例】痛心社會撕裂 馬時亨:香港由爭氣之都變怨氣之都
全螢幕
第 1/5 張 © MetroDaily
羅興亞人排除萬難來到難民營,這裏每人都有一個逃生的故事。(攝影︰TOMMY TRENCHARD / 樂施會)
昨天 (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剛公布的最新數字,全球現時有超過7,000萬人流離失所,數字創有紀錄以來新高。沒有人會捨得離開出生成長、充滿感情的家園,但持續的戰爭、暴力衝突和種族迫害,令很多人被迫流徙。(圖、文:樂施會)

目前全球有7,080萬人流離失所,當中包括約2,590萬名難民、4,130萬在國內四處流徙、350萬人正尋求庇護。在2,590萬難民中,一半是18歲以下;近七成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里。面對茫茫前路,這批被迫流離失所的人,需要我們更多的支持,重燃對未來的希望。

戰爭爆發顛沛流離

八年戰火,令半數敘利亞人顛沛流離,幾十萬人失去性命。在2011年戰爭爆發前,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但現時該國8成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下,超過660萬人流離失所。對於活在戰火中多年的敘利亞人來說,他們最渴望的是重建原來的生活,平日能夠上班上學,假日可以安坐家中休息。

7歲的Noura和家人住在首都大馬士革,她就讀的學校剛在戰火後復課。持續的戰火令國內超過三分一的學校被破壞,樂施會去年開始為該區16所學校修復水泵、儲水箱、洗手間等供水設施,確保學生能夠在安全和衛生的環境上課,防止疾病在校內傳播。Noura說︰「之前,我在學校都不敢上洗手間,地面又濕又滑,氣味亦很難聞。我喜歡翻新後的洗手間,非常乾淨。」

樂施會敘利亞推「以工代賑」

樂施會並在敘利亞的不同社群推行「以工代賑」項目,為流徙者提供賺取收入的機會;向農村的家庭提供雞隻及飼料,讓他們透過飼養牲畜重建生計;又協助社區修復戰亂中被破壞的水井。

當中東地區的流徙者奮力重建生活,這邊廂,亞洲亦有一場巨大的人道危機仍未平息。

自2017年8月底,超過65萬羅興亞人為逃離暴力威脅,由緬甸逃往鄰國孟加拉克斯巴扎爾地區(Cox’s Bazar),嘗試尋找一隅容身之所。雖然兩國政府在同年底簽署遣返協議,但不少羅興亞人擔憂返回家鄉後會再次面對迫害,寧願留在孟加拉擠迫的難民營中。

65萬羅興亞人離鄉避害

營內人頭湧湧,高峰期時甚至是數十個家庭共用一個公共廁所,加上部分廁所的排污渠太接近水源,令部分取水點受到污染,而排泄物堆積亦令衛生情況變得更差,當地去年就錄得超過20萬宗腹瀉個案。

為改善衛生情況,樂施會和國際移民組織(IOM)和聯合國難民署合作,在難民營建立供水設施系統並搭建了超過1,000個廁所。今年初,樂施會的水利工程師更與營內的難民開展了一個「世界之最」的大工程-建造了史上在難民營內最大型的排泄物處理系統,每日可以處理多達15萬人的排泄物。排泄物更可轉化成生物燃料,讓營裏面的難民不需再用柴枝生火煮食。

每日處理15萬人排泄物

孟加拉本身很貧困,克斯巴扎爾地區更是該國的貧困地區,但當地人普遍都關心羅興亞人的處境,然而面對龐大的需要,孟加拉實在獨力難支。敘利亞內戰和羅興亞難民問題均已持續多年,原因固然錯綜複雜,但國際社會有責任與受影響的國家共同解決問題,並為流徙者提供人道援助。聯合國和各國領袖應對已經接收了大量難民的國家提供更多支援,並尋求長遠的解決方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