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国烟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烟草市场首页

观察品牌营销价格综合工业商业农业辅料专卖控烟国际文化统计法规

烟草市场

当前位置:  首页 烟草农业 烟叶综论 正文

中国烟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4-01-02

  我国是世界第一烟叶生产大国,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独特地位。从最近几年的烟草种植情况来看,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基本稳定的生产态势,但年际间略有波动。2012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8649.39亿元,上缴国家财政7166.62亿元;全国种植烤烟2118万亩,收购烤烟273.7万吨,收购均价21.5元/公斤,烟农总收入586.9亿元,烟农户均种植16亩,户均种烟收入4.45万元。目前,中国烟叶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41.5%。其中,烤烟约占世界烤烟总产量的59.9%。烟叶生产向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河南等地的贫困山区集中。从烟草农业的比较收益来看,在粳稻、玉米、油菜籽、马铃薯、烤烟5类作物中,烤烟的现金收益最高,烟草种植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我国烟草农业概况

  “十一五”时期,我国烟叶年均产量275万吨,烤烟年均产量25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在90%以上。因此,本报告把烤烟作为中国烟草农业的主要研究对象。2010年,中国烟草种植面积为2018万亩,占国内耕地总播种面积23.5亿亩的 0.86%,总产量为3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41.5%。其中,烤烟产量为273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91%,占世界烤烟总产量的59.9%;卷烟总产量23752.7亿支,接近全世界卷烟总产量的 40%。因此,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烟草消费市场上举足轻重。但中国大陆烟叶和卷烟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例都不大,是典型的烟草贸易小国。

  我国烟草农业的发展脉络

  ——烟叶生产的数量演变

  我国烟叶生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从1949年到1966年,我国烤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65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接收了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的烟叶收购业务,供产合一的烟草托拉斯管理体制正式建立。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中国烟叶生产迅速发展,烟叶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1966年烤烟收购量达到60.2万吨。

  二是从1967年到1976年,烤烟生产受到影响,烟叶生产波动起伏。1967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约623万亩,收购量59.6万吨。1970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下降到437万亩,收购量下降到38.2万吨。

  三是从1977年到1987年,烟叶种植控制在2000万亩以内,最高产量超过240万吨。

  四是从1988年到1997年,烟叶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3500万亩,最高产量为425万吨。从1987年开始,烤烟生产连续6年丰收,烟叶年平均收购量在200万吨左右。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烟叶收购价格多次调整,粮棉价格持续走低,烟粮比价过高,地方行政干预力度加大,加价抢购等原因引起超种超收局面愈演愈烈。1997年是我国烟叶种植史的最高峰,烟叶种植面积为3530万亩,烤烟种植面积为3242万亩,烟叶总产量达到425万吨,烤烟产量达到391万吨,客观上仍然形成了“收不了、调不出、存不下”的严重局面。烟叶大量积压,工商库存剧增,许多烟叶经营部门出现亏损。烟叶严重超种、超收、超储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

  五是从1998年至今,我国烟叶种植从巅峰跌落,烟叶种植稳定在2000万亩上下,烤烟种植稳定在1800万亩左右,生产趋于平稳。中央决定从 1998年起,烟草行业用三年时间消化烟叶库存100万吨,以确保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对烟叶生产流通秩序的整顿,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对烟叶生产“既要控得住,又要稳得住”。通过与烟农全面签订烟叶产销合同、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较好地落实了国家种植和收购计划。1998 年,全国烟叶种植面积压缩至2042万亩,比上一年减少了42.2%,烤烟种植面积压缩到1800万亩,收购量减少到145万吨。从1999年开始,烟草行业实行收购合同制,严格控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压缩库存,生产总量能够基本适应卷烟工业的需要。此后烤烟收购量连年控制在国家计划之内,2010年,我国烟叶种植面积2048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847万亩,烟叶生产总量为300万吨,其中烤烟产量为273万吨。

  ——烟叶生产的区域演变

  我国烟叶生产一度以黄淮流域和东北地区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黄淮流域的河南、山东、安徽一度是我国烤烟产量最大、质量较好的产区,三省占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9%,产量占57%;另外两个烟草种植大省是云南、贵州,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8%;东北的辽宁和吉林两省种植烟草也较多,面积占全国的 8%。这样,河南、山东、安徽、云南、贵州、辽宁和吉林7个省份的烤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5%,收购量占全国烤烟收购总量的99.7%。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山东、安徽、辽宁、吉林等5个省份的烤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3,形成了以北方地区生产烟草的种植局面。

  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显著的“北烟南移”。目前,我国烟叶生产集中在西南烟区和中南烟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河南成为我国主要烟叶生产省份。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与粮食作物相比,烟叶种植用工量较大。烟叶从种植、收获、烘烤到交售,需要超过半年的时间,这半年时间基本上每天都需要照料,其用工量是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用工平均水平的4倍。对于黄淮流域和东北的平原地区,采用机械化作业种植粮食作物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投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烟叶生产始终需要人力生产,无法大规模使用机械。因而,北方平原地区粮食种植逐渐挤出了烟叶种植。烟叶种植在西南地区的山区地带拥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烟叶生产开始向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河南等地集中。从 2010年的烟叶生产情况来看,云南是我国第一烟叶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2.6%,产量占33%;贵州是我国第二烟叶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 14.6%,产量占13%;列三至六位的省份分别是河南、四川、湖南、福建、湖北。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烟叶生产的主力军。

  ——烟草农业的制度安排

  近年来,在国家整体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烟草农业的制度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烟草农业的税收制度。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下,烟草税收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设计和安排,并且围绕烟草税收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及其他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较为特殊的财政分配关系。在烟叶生产收购环节,国家规定从1994年1月开始,在烟叶收购环节按31%的税率征收烟叶农业特产税,1998年税率降为20%。在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后,烟叶农业特产税改称为“烟叶税”,税率仍为20%,征收办法仍然是针对收购企业征收,而不是对农户征收。烟叶税成为烟叶种植地区一项重要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

  二是烟草的收购合同制。针对1997年发生的烟叶严重供过于求、生产经营单位普遍亏损的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为了克服生产的盲目性,制定了“市场引导,计划种植”的生产原则,主要体现为,卷烟企业与烟叶产区签订烟叶购销合同,烟叶转向按市场订单量进行生产。为了强化订单的严肃性,2000年开始实行烟叶工商会员。会员单位在签订当年的购销合同的同时签订下一年度的烟叶购销协议。合同和协议数量就是产区的烟叶市场需求量,成为国家下达计划的重要依据。由于各产区市场份额已经确定,产量超过市场需求量即意味着积压,烟草公司开始自觉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1998年开始,我国烟叶生产和收购中普遍推行合同制,对稳定种植规模,提高烟叶质量发挥了显著作用。基本做法就是,通过烟草公司与烟农签订收购合同,规定种植面积和交售量,严格按市场需求量组织烟叶生产。

  合同制已经成为组织烟叶生产收购的重要措施,成为烟叶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收购合同制的推行和普及,对烟叶的产销平衡和衔接、烟叶生产水平特别是烟叶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收购合同制建立起烟草公司与烟农稳定的产销关系,国家计划通过合同制分解落实到农户,烟叶生产规模得到有效调控。收购合同制强化了烟草公司对烟农的服务,提高了实用技术到位率,推进了烟叶质量的改善。收购合同制促进生产布局的调整,巩固科技户和种烟大户,稳定了烟叶生产的中坚力量。随着农户种植规模的扩大,合同农户数量逐渐降低,但烟叶的合同收购量一直在稳步增长。2009年,我国烟叶合同种植农户从 2000年的541万户下降到151万户,户均种植面积从2.7亩上升到11.2亩,合同收购量从157万吨上升到257万吨。收购合同制及时传递市场信息,有效推进了烟叶等级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烟叶的有效供给水平。收购合同制通过烟草公司与烟农诚信履约,建立起烟叶生产收购有效的秩序,规范了烟叶生产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烟草农业的现状分析

  ——烟草农业的就业吸纳

  就烟草农业的就业吸纳而言,难以获得准确的数据。2009年,全国有合同种烟农户150.61万户,按户均劳动力3人计算,合同种烟农民大概为 450万人。我国烟农户均种植11.2亩,亩均用工37个,按照2010年烟叶种植面积2018万亩计算,全部烟农大概有180万户。考虑到烟叶生产的实际,在种植、收获、烘烤、交售4个环节中,都要有大量的人工投入,一般情况下,农户还会有一定数量的雇工,同时还会有一定的专业化种植和烘烤服务。综合来看,烟叶生产从业人员大概在600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7931万人的2.15%,占乡村就业人员41418万人的1.45%,占全国总就业人口76105万人的0.79%。

  ——烟草农业的资源消耗

  2010年,我国烟叶种植耗用耕地2018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量18.26亿亩的1.11%,占全国总播种面积23.5亿亩的0.86%。按我国粮食亩产330公斤计算,相当于挤占粮食产量133亿斤。此外,每亩烟叶还要耗用燃煤0.3吨,全国共计烤烟用煤605万吨。每亩烟叶耗用化肥70公斤,总计141万吨。每亩烟叶耗用农膜5公斤,总计10.1万吨。每亩烟叶生产耗用柴油2公斤,总计4万吨。

  ——烟草农业的比较收益分析

  从全国烟叶生产情况来看,2009年我国烟叶平均亩产达到296斤,均价每斤7.2元,亩均产值2131元,烟农户均种植11.2亩,户均毛收入23867元。为了考察烟草替代种植的可能性,本报告选用云南省曲靖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曲靖市的数据来看,在粳稻、玉米、油菜籽、马铃薯、烤烟5类作物中,烤烟的现金收益最高,为1250.75元。只是由于投入的劳动力成本比马铃薯多,使其净利润略低于马铃薯。考虑到马铃薯价格年际波动较大,而烤烟属于合同种植作物,收益更为稳定,从而农户种植烤烟是一个更为理性的选择。

  我国烟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烟叶是用途单一、需求弹性较小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其终端产品需求量短期内变化不大,因此烟叶的需求量相对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烟叶体制下,烟叶生产主体却是130多万户的小农,烟农具有相当的生产决策权,在比较收益低和可以进行替代种植或转移就业的条件下,烟农具有退出的权利,在政府与烟农的博弈中,烟农处于优势地位。但在比较收益相对高的情况下,烟农又会增加生产,面临着政府收购额度管理的约束,在政府与烟农的博弈中,政府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如何实现对烟叶生产既“控得住”,又“稳得住”,保证烟叶总量供求的基本平衡,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控制烟叶产量增长难度大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依靠额度管理,烟叶生产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但这种控制和管理具有明显的刚性,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调控难度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依靠额度计划分配,不利于区域间的利益分配,也阻碍了烟叶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和烟叶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增产增收的意愿。根据2006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税率为20%的烟叶税成为宜烟地区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而且,烟叶税的纳税人是以我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烟叶税在烟叶交售环节由烟草公司下属的烟叶收购站直接上缴,这种税收的征收成本很低。所以,地方政府会全力以赴地保证甚至争取更多的当地烟叶种植面积。另一方面,烟农增产的积极性也很高。虽然烟叶种植具有收益波动大、体力劳动繁重等不利因素,但是对于中西部地区贫穷落后和偏远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而言,由于烟叶种植事先有合同、有烟草公司负责收购,基本不存在市场风险,因此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种烟收入就是稳定可预期的。

  ——烟叶定价机制不灵活

  在烟叶经济运行中,除了收购额度控制的基本前提外,政府还垄断了烟叶的定价权。目前烟叶价格体系中,收购价?穴生产者价格?雪和调拨价?穴对于烟厂而言的消费者价格?雪都由政府决定。如果说额度控制并不完全排斥市场机制的话,那么政府定价就是与市场机制完全相悖的资源配置手段。这也成了烟叶体制非市场化运行最主要的表现。近年来,烟叶收购价格往往在和烟农签订烟叶种植合同时确定,并告知烟农。这有利于烟农了解未来的收益,但是由于收购价格的制定权在国家烟草专卖局,距烟叶交售半年多的时间里可能会发生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而烟叶收购价格却不能及时调整。倘若烟叶多了,烟草公司往往采取压级压价的行为来减少亏损和风险;烟叶少了,就会引起抬级抬价、发放补贴甚至越区收购的“抢烟大战”。

  我国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趋势

  ——宜烟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近年来,烟草行业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2005年至2009年间,烟草系统累计投入资金299亿元,为宜烟农村地区修建机耕路1.7万公里,桥梁1274座;沟渠4.1 万公里,管网15万公里,水池19万个,小塘坝1.2万个;为烟农提供农业通用设备3.6万台,提供烟草专用设备5.4万台;新建改建密集式烤房72万座,标准化晾房21万座,实施土壤改良工程2694项。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增强,烟农增产增收得到保障。改善烟叶种植区水利等基础设施之后,也提高了其他轮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础性条件。烟草系统立足于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推动烟农持续增收,促进土地流转,积极发展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引导烟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对烟草农业生产经营的体制机制进行反哺。户均种植面积已从2006年的4.84亩,提高到2009年的11.2亩。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性专业合作社,重点解决烟农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的环节解放出来,实现减工降本。

  关于我国现代烟草农业与控烟的思考

  我国烟叶生产主要分布在22个省的518个县,其中有1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烟叶合同种植农户150多万户,吸纳就业 600多万人,户均毛收入23867元,户均现金收益14008元。按户均3个劳动力计算,人均现金收益4669元,而同期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42元,也就是说种烟农户仅靠种烟获得的现金收益是其1.6倍。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种烟农户的现金收益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1%。可以说,烟草种植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此外,烟草行业创造了巨额的国家利税,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8649.39亿元,上缴国家财政7166.62亿元,但种烟农户作为整个行业的第一车间,他们的收益却非常有限,在整个价值链的分割中处于完全的弱势地位。烟农具有对自然资源的独占性,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又超过了其他农业生产,因此应当获得高于农业平均利润率的收益,但现实中多数烟农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合理调整农工商的利益分配,关系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公平问题。目前需要解决的有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供求平衡。二是如何保证烟农有一个不低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收入体制机制保证。三是在控烟呼声越来越强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烟草替代种植的可能性。如果能明显改善烟草种植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通过引进红提等高品质水果,实现烟草的替代种植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相关文章

激发第一动力,加快烟草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烟草农业绿色发展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须打牢三个基础打造三支队伍用新理念引领烟草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用土地流转改革对烟草农业的影响影响现代烟草农业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国家局:以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 积极转变烟叶发展方式中国烟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热点文章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烟叶原料供给侧改革烟草行业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述杨培森:千方百计促进烟农持续稳定增收就2017年烟叶生产形势与任务访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2016年烟叶生产工作综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建设与出路2017年烟叶生产工作综述烟草行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推进烟叶提质增效工作综述烟叶去库存 发展更健康协调平衡是烟叶生产的主旋律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用户协议 |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烟草市场  © 2005-2019   皖ICP备05018116号  皖ICP备09022543号 

※ 吸烟有害健康,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18岁以下人士请慎入 ※
烟草种植并不是最经济的作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委托调查的最新报告《中国烟草业经济和财政效益再评估》将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入烟草行业,从种植、制造等流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烟草行业的经济利润平均为负,不论是烟农、烟草工人还是整个宏观经济,对这个行业的依赖性都没有此前研究所估算的那么大。

在目前种植技术、土地条件以及其他因素下,烟草种植的机会成本远超过烟草利润

在种植领域,调查以占据中国烟叶总产量90%以上的烤烟行业为对象。所谓机会成本在种植行业就是说,农民在土地上一旦选择种植某一种农作物(例如烟草)就要放弃其他的可能,那么所放弃的其他农作物中可获利最大的农作物的利润就是实际所种植作物(烟草)的机会成本。考虑到在服员辽阔的中国,烟草种植区在不同省份甚至在同一省内部的分布都极不平均。调研发现在部分省如吉林、甘肃等地种植烤烟的利润确实高于其机会成本,但是平均来看,种植烤烟多获得的最大利润完全不如种植甜菜,即烤烟的机会成本高于利润。(数据见图:2008年部分省、市、自治区烟草种植机会成本及经济利润)
网易

 烟草企业,只为财政圈钱而存在

如果将投入烟草制品业的资本投入表中另外三个行业,工业总产值会提高很多,且营业利润不会有太大变化(点击放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烟草行业的就业人数不但绝对值较少,其相对比也占着较小的份额(点击放大)。

     

既然烟草行业对宏观经济而言平均利润为负,且高度密集的资本转入其他行业可以吸纳多于原来数倍的劳动力。看起来十分“不实惠”的产业为何依然存在?根本原因还是政府对烟草行业财政税收的依赖。这种依赖主要表现在2007年、2008年烟草行业所纳国内消费税占国内消费税收入的60.77%和63.05%;烟草制品业的税收收入占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比重分别为8.15%和8.25%,远高于烟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47%。[详细]

2008年烟草中央税收总额高达2577.16 亿元,占全部中央税收总额的8.32%,远远高于同类行业

从中央财政收入来看,卷烟生产环节征收的 增值税75%归中央政府享有,在香烟的批发零售环节所郑州的 消费税更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财源。这导致如果结合烟草批发零售业,2008 年烟草中央税收总额高达2577.16 亿元,占全部中央税收总额的8.32%,远远高于同类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业等。如果以各行业纳税总额与其总产值的比作为该行业的总税负。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平均税负仅有4.53%,农副食品加工业仅为0.84%,而烟草制造业则高达56.27%,烟草批发零售业的税率也高达到8.27%。烟草行业平均税负为9.34%,远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详细]

尽管地方只有烟草25%的增值税及40%的企业所得税,地域集中性仍导致某些地方对烟草行业依赖性极大

从地方财政来看,地方所享受的烟草税收主要有25%的增值税、烟叶税以及40%的企业所得税。2008年,烟草制造业的地方税收占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1.67%,占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总和的1.35%,这与烟草制造业在整个GDP 中的占比相近,这一水平远远低于中央财政对烟草行业的依赖度。但是由于烟草行业的地域集中性,导致某些地方财政对烟草行业的依赖性极其大。调研全国对烟草行业依赖度最大的10 个省份,2008 年该省烟草行业各项税收占该省全年税收收入的区间范围中,云南省这一数值值在14.96%-35.96%之间,排名第二的贵州省财政对烟草行业的依赖度则在7.99%-15.87%之间。 [详细]

 

截止到2009年中国的烟草税结构及中央、地方收取比例(点击放大)。

烟草种植并不是最经济的作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委托调查的最新报告《中国烟草业经济和财政效益再评估》将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入烟草行业,从种植、制造等流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烟草行业的经济利润平均为负,不论是烟农、烟草工人还是整个宏观经济,对这个行业的依赖性都没有此前研究所估算的那么大。

在目前种植技术、土地条件以及其他因素下,烟草种植的机会成本远超过烟草利润

在种植领域,调查以占据中国烟叶总产量90%以上的烤烟行业为对象。所谓机会成本在种植行业就是说,农民在土地上一旦选择种植某一种农作物(例如烟草)就要放弃其他的可能,那么所放弃的其他农作物中可获利最大的农作物的利润就是实际所种植作物(烟草)的机会成本。考虑到在服员辽阔的中国,烟草种植区在不同省份甚至在同一省内部的分布都极不平均。调研发现在部分省如吉林、甘肃等地种植烤烟的利润确实高于其机会成本,但是平均来看,种植烤烟多获得的最大利润完全不如种植甜菜,即烤烟的机会成本高于利润。(数据见图:2008年部分省、市、自治区烟草种植机会成本及经济利润)

烟草大省云南,据测算如果烟农全部转向中籼稻种植,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如果平均不足以说明问题,不妨来看烟草种植大省云南,2008年中籼稻单亩净利润352元,高于烤烟单亩利润8.7元,如果不考虑政府补贴以及中籼稻市场价格由于产量增加而导致的变动,那么云南的烟农如果全部转向中籼稻种植,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特别是广东省,烤烟种植的会计利润已经是负值,远远低于该地区花生种植利润(463.2元/亩)。另有学者在2004年在云南对上千个农户进行的调研称,种植烟叶与种植其他各种作物相比较,其每亩的收益-成本比最低,为0.99;最高者是蚕桑,为4.00。大约93%的烟农会选择种其他作物,主要是玉米、土豆和棉花。 [详细]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制造国,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烟草工业资本转向其他行业将获得更大产值

对宏观经济而言,限制甚至取缔烟草制造工业同时使其资本转向其他制造业,中国会获得更大工业总产值

2008年,全国共有156 个规模以上烟草制造企业资产总计为4428.50 亿元,当年工业总产值为4488.87亿元。同样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烟草制品业的机会成本是相同资产下其它行业的最大总产值;而对资本所有者而言,烟草制造业的机会成本是相同资产下其他行业的最大净利润。根据下左图所示,烟草制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资产总比重非常低,仅为1.01,低于最高的 农副食品加工业1.03。

换言之,如果将投入烟草制品业的资本投入表中另外三个行业(假定理想状态下资本转化无成本),工业总产值会提高很多,且营业利润不会有太大变化。假定烟草制品业可以无成本的转化成农副食品加工业,即将烟草制品业的总资产4433.01 亿元全部投入到农副食品加工业,则工业总产值会从4491.97 亿元提高到9043.34 亿元。保持总资产量不变,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烟草制造业的机会成本高达9043.34 亿元,烟草制造业的经济利润为-4610.33 亿元。总而言之,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限制甚至取缔烟草制造工业,同时使其资本转向其他制造业,中国将会获得更大的工业总产值。[详细]

高额的税收贡献,来源于垄断和政府定价和其他公款消费,并不来源于真正的价值创造。

查看跟贴 (661)

电脑版

©1997-2019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ICP证粤B2-2009019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