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血液

血液(英語:blood)是在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臟和血管腔內循環流動的一種組織,可以將氧氣及營養素送到各器官,並將細胞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細胞。血液組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血漿和血球組成。血漿內含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無機鹽、氧、激素、酶、抗體和細胞代謝產物等。血球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類的血液具有凝血機制,血管破裂時,血小板會結集,堵塞血管破口,此時血漿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纖維蛋白等凝固成為血塊,剩餘的透明液體就叫做血清。

生物體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所以血液成分的檢測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以人類的血液為例,成人的血液約占體重的十三分之一,比重為1.050~1.060,pH值為7.3~7.4,滲透壓為313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類的主要血型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還有Rh血型系統,MNS血型系統,P血型系統等血型系統。

另外,人類還有淋巴循環系統,跟血液和組織液有關係的。昆蟲等的循環系統液體稱為血淋巴,作用不是免疫而是類似血液運輸營養和廢物。
功能

血液循環:
紅色 = 動脈
藍色 = 靜脈
運輸: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壁與組織間液進行物換,又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例如,通過肺的毛細血管與大氣交換氣體,通過腸道吸收各種營養物質,通過腎臟、汗腺排出各種代謝物。物質溶解於水中,在血液中運輸。但不少脂溶性物質,運輸通過:氧與血紅蛋白結合在红血球內運輸,更多脂溶性物質成為水溶性化合物進行運輸;二氧化碳在血漿中溶解度不大,但大量進入红血球,經碳酸酐酶催化形成水溶性的碳酸根離子後,透出在血漿中運輸。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與某些血漿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運輸。非水溶性的類固醇激素、甲狀腺素等,與某些血漿蛋白質結合成水溶性物質在血漿中運輸。血液流經腎臟,分子量小的物質從腎小球濾出。血液運輸小分子物質,防止從尿中流失:金屬離子中的等和小分子激素與大分子血漿蛋白質結合,形成不能通過腎小球的複合物;葡萄糖與一般無機離子從腎小球濾出後,經腎小管重吸收。
維持內環境:在保持內環境理化性質相對恆定中,血液起重要作用:各種干擾內環境的代謝物等,依靠肺、腎處理,代謝產生大量熱,通過皮膚散發,但在全身組織細胞與肺、腎、皮膚之間各種物質與熱量的運輸必須依靠血液。血液緩衝一些酸性代謝產物引起的變化。血漿中的水比熱較大,可吸收大量熱而溫度升高不多,可防止運輸過程中內環境發生較大波動。組織間液微小的變化,可刺激血管壁上的化學感受器(如頸動脈體)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感受細胞,為維持內環境穩定提供必要的反饋信息。
免疫:白血球、補體、免疫球蛋白參與免疫。此外,激肽釋放酶―激肽系統與補體同時激活,促進吞噬。補體是血漿中廣泛參與免疫的一組蛋白質因子,大都是蛋白水解酶的酶原,通過一系列水解逐步激活。在白血球中,吞噬細胞吞噬異物,參與炎症反應,在異物入侵的組織,出現一些特殊化學物質,向四周擴散,濃度逐漸降低,吞噬細胞滲出血管,朝向這些物質,遊走到入侵異物的周圍,「識別」和吞噬異物,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G等包裹入侵異物,顯著增強識別、吞噬。在吞噬細胞中,中性粒細胞抵禦急性化膿性細菌入侵,將入侵細胞局限,消滅,參與清除免疫複合物、壞死組織,單核―巨噬細胞對付細胞內致病物,如病毒、瘧原蟲、真菌、結核分支桿菌等。巨噬、淋巴細胞的相互激活後,吞噬致病微生物,也能識別、殺傷腫瘤細胞,吞噬衰老、損傷細胞、細胞碎片。免疫細胞為特異性免疫。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兩大免疫細胞。
止血:小血管損傷後血液流出,數分鐘後出血將自行停止。血小板減少導致出血不止。血漿中一些蛋白質因子完成的血液凝固過程,也十分重要,凝血功能有缺陷時常會出血不止。小血管受傷後立即收縮,若破損不大即可封閉;血管內膜損傷暴露出來的內膜下組織,可同時激活血小板、血漿中的凝血因子,激活的血小板粘附於破損處血管內膜下組織聚集成團,成為一個鬆軟的血栓,堵塞傷口。同時此局部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不溶性的纖維蛋白分子多聚體,血栓被纖維蛋白絲網羅在內,逐步形成強韌的止血栓,制止出血。此外,在止血栓子上還會出現纖維蛋白溶解活性,使構成血栓的纖維蛋白又逐漸溶解,可使被破損修復後的局部血管再行暢通。
血液通過毛細血管壁與組織間液進行物換,又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如果血管壁被脂肪塞了,阻礙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血液因為含有鐵質,鐵質吸氧,所以血液會吸收肺部的氧氣.....   然後血液的氧如何排出氧到各細胞的.


血液中輸送氧氣到身體各組織的是紅細胞。
氧氣擴散到血液後會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然後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
二氧化碳濃度升 恐損數億人營養
2018-08-29
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遷》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將會破壞小麥、稻米和其他主食的營養價值,若情況持續,未來數以億計的人會出現營養不良。

該份報告模擬151個國家、近225種農作物未來30年的生長情況,發現205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由現時的400ppm大增至550ppm,足以令農作物中的鐵、鋅和蛋白質含量最多減少17%,導致約1.75億人缺鋅、1.22億人缺乏蛋白質,5億人口可能患上與缺乏鐵質有關的疾病。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史密斯警告,屆時將會有數以億計人口出現營養不良,非洲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以印度的情況最為嚴重,現有的營養不良問題亦會進一步惡化。史密斯指,營養補充劑只能作為權宜之計,長遠不能根治問題。

蛋白質、鐵和鋅等礦物質是人類發育中不可或缺元素,缺乏鐵質可致貧血、智力下降或提高分娩死亡風險,全球有逾20億人缺乏至少一種營養。 ■法新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