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經濟學的原理念

由於地球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經濟學的存在,用來有效率分配資源。
例如:
由於水的稀少性,市場會把這一桶水賣給對它評價最高的人。
有三個人想買桶水:
1.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
2.想洗澡但沒有水
3.魚缸换不了水,金魚會缺氧而死。

因為沙漠中那人會對這桶水評價最高,因此根據經濟學的核心- 效率,在分配水資源時,先滿足最需要水的人,也就是給沙漠快渴死的那人。

只可惜現今的經濟學,會以金錢利潤作主,也就是誰出最高價錢,水就賣給那人。
如果沙漠裡的人沒有錢,而養魚,的人最富有,市場就會很自然把水賣給養魚人。
這好像是現今以金錢作主的經濟學運作方式吧?

經濟學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做到有效率分配資源才對。
人類對物質財富的需要,催生了經濟學。經濟學,也正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的學問。不過,想搞清資源如何配置,就要搞清人類的行為;想搞清人類的行為,就必須深入人類的心理。於是,經濟學就從人類的「欲望」開始了。
交換,是最初的也是最常見的經濟活動。

最早的一批經濟學家,被稱作「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十八世紀的英國亞當•斯密(AdamSmith,一七二三~一七九○),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理性人假設」的創造者。在亞當•斯密看來,一切經濟現象都源於人類的利己主義本性。由於每個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得到利益的最大滿足,於是就出現了交換。而在交換的過程中,人們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在可能的條件下(比如支付能力)實現了自己了最大利益。而整個社會經濟,就由此運轉了起來。

在早期的經濟學家看來,與人類的無止境的欲望相比,世界上的物品、財富總是稀缺的。而後來的經濟學家卻發現:與人類有限的購買能力相比,社會上的生產總是「過剩」的。為了實現社會中每個人「最大幸福」,經濟學家們開始了無盡無窮的探索旅程……

人們的這種印象沒有錯,經濟學,它千真萬確就是一門以「理性」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科學。
正如很多科學都建立在一種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經濟學,也有它自己的基本假設。經濟學的這個最基本假設,叫做「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它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在既定的條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整個經濟學的體系,都是由「理性人假設」開始,逐步發展了起來。

「理性」,不可企及的目標?
一提到經濟學,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一個形容詞,恐怕就是「理性」了。

的確,在人們的印象中,經濟學是一門非常「理性」、非常現實的學問。如果一個人喜歡浪漫和幻想,人們就會說:經濟學恐怕不適合他,他應該去接觸文學藝術。不過,假如這個人有點浪漫「過頭」,不夠現實,以致於影響了自己的生活,人們又會對他說:「嘿,去學點經濟學吧!」

這不是經濟學專著,而是一本生活中的經濟學,主要講述了慾望永遠比錢高一釐米,沒錢的時候想買件好衣服,有錢的時候想買限量版汽車,我們永遠差那麼一塊錢。金錢和慾望本身勢必是美。美在於金錢的使用和慾望的滿足。只差一塊錢真實講述了人生的一種狀態,永不滿足,永遠感慨。我們往往只看到現在窮人和富人的天差地別,卻忽略了他們的歷史和過去。今天的富人,可能就是昨天的窮光蛋;今天的窮人,可能就是昨天的富人。窮人和富人,他們曾經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然而結果為什麼迥然不同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