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紙的歷史 [包括古今中外]

http://www.failforu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948682&extra=page=1&filter=0&orderby=dateline&page=1

[原創] 紙的歷史 [包括古今中外] (~絕對物超所值~不看可惜唷)


既然大家每天都會用到紙,

卻又有人不認識紙的歷史。

我就幫大家解說紙的歷史,

並帶大家走入時光隧道,

一一探討介紹紙的世界...





阿瑪特紙-阿茲提克
(最早的古紙)


  阿茲提克 古代墨西哥南部亞熱帶林區 ,生長著一種叫阿瑪特的闊葉樹。

瑪雅人在公元初發現這種樹皮中有很長的縴維。於是人們將其剖開晒乾,用

石頭反復敲打, 使之厚薄均勻,晒乾後即成“阿瑪特紙
”, 又稱"墨西哥樹皮紙"。


  阿茲提克人製作樹皮紙,他們的巫師將這個利用樹皮紙紀錄宗教上的儀式。
墨西哥人製作樹皮紙,他們的巫師將這個利用在宗教儀式和裝飾上。 南太平洋、

東印度洋和中南美洲的樹皮布, 以前的人都用在衣服上,有的學者還認為它是樹皮紙的前身哩!


  南太平洋、東印度洋和中南美洲的樹皮紙也都使用過
少說也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了





莎草紙-埃及



  莎草紙 非洲尼羅河上游地區, 盛產一種高1.5—3米的大莎草,古埃及人將它浸泡

、去根、剝皮,取其莖杆切成薄片,交叉排疊, 用硬物壓磨,並不斷澆洒有粘性的尼羅河汙水。

重復多次后,晒乾便成了“莎草紙”
,又稱[草莎紙].[草紙].「芭芘紙」英文中的PAPER就是由這個之字演變而來的呢!


  埃及早在5600多年前就有沙草紙 這種由紙沙草植物莖部切割連結作成的紙張,埃及人用紙六千多年,有些品質好的,
甚至在幾千年後的今年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善漂亮。




貝多羅紙-印度



  在印度、錫蘭、及東南亞等地, 7人們將棕櫚葉切片曬乾做成「貝多羅葉紙」而故事西遊記中唐三藏取的「西天經」便是「貝多羅經」唷!


  貝葉紙經的製作 一部經典需要多片貝葉才能完成, 其製作過程為採葉、水煮、晾乾、磨光、裁割、燙孔、刻寫、上色及裝訂等步驟。

  製作貝葉經之貝多羅葉以嫩葉為佳,且葉片要柔軟強韌。 樹葉採下後先經水煮、晾乾,使葉片變得柔韌不易斷裂, 再用粗木棒將葉片表層兩面磨光。然後將葉子截成所需規格, 每片葉子長約二英尺、寬約三英寸,或將一片裁成多片。

  在葉面中間穿一或二小孔,或在靠邊穿一個孔,以備裝訂之用。穿孔後的貝葉即可以刻寫,通常每面最多刻寫七、八行,
並於每一刻完之葉面邊上刻上頁碼。用特別調製的墨水塗在葉面上,都用筆尖沾上墨汁寫出來的;南傳佛教巴利經典的貝葉寫本, 則全都以鐵筆刻上文字,塗上黑墨之後,再擦掉表面,讓字體浮現出來。


  最後,以繩、棉線或似竹筷物穿過葉面上的孔, 並用與貝葉一般大小的木質夾板為封面及封底固定,以免散亂而利於攜帶,我國稱此裝訂形式為「梵筴(夾)裝」。


   如此一部貝葉經就算完成了。由於貝多羅紙具有防水及經久耐用的特性, 製作完成可再以肉桂油及燈煙所調製的特殊墨水塗在葉面上, 更可增加其保存的時間。這是因為肉桂油具有防潮、 防腐及防止蟲蟻蛇蝮蛀食的功能。若為長期保存,若干年後可再塗抹一遍, 或在經典外觀再塗上生漆及金粉,也可使貝葉經不易腐毀。


  目前被發現的貝葉經,大都經過千年歲月考驗及風霜的侵蝕, 但它們仍可保存至今不壞,這是它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受重視的原因之




牛、羊皮紙-小亞細亞猶太人
(不詳細介紹了吧!!)



  小亞細亞人將小牛、小羊的內皮製作成羊皮紙和牛皮紙作為貴重的文書使用。


猶太人的家庭在門口都掛著裝有一捲寫有猶太經文的管子的門符—瑪蘇撒(MEZUZAH)

,就是用羊皮紙寫的,在出門時都要先摸一下以表示對神的尊敬。




蓪草紙-
古代中國及(台灣同胞 復原製作方法)



  蓪草紙畫此外,「蓪草紙」是用台灣特有的植物蓪草做成的, 可以在上面寫字

、畫畫,不但可以當成利尿的中藥, 但年代不可考,但估計是不會早於秦朝出現的紙!


縑帛紙-中國春秋戰國以後


縑帛紙是用蠶絲織成的,往往一部書就寫在一卷縑帛上。 但價錢太貴而遭遺棄,

畢竟都起到了記載史實的作用。


赫蹄紙-中國西漢時期 到了西漢時期,
有一種介於絲和紙之間的過度替代物叫“赫蹄紙”。
“赫蹄紙”在西漢時期的皇宮中已經使用。

應劭《風俗通》中說:“赫蹄,薄小紙也。” 由於赫蹄是做絲綿時的副產品,所以原料有限。 蔡侯紙--中國東漢時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公元116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
人們就把他發明的紙稱為“蔡侯紙”。 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 都是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為紙的發明者,
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

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當可信。
蔡倫造紙的基本特點是植物纖維經過

剪切備料、漚煮、舂搗、加入或不加入輔料、抄造成型、乾燥,
制成符合書寫或某種用途的薄片,稱之為紙。這與《說文解字》中所提到的“紙”本質上是不同的。到了宋代還誕生了造紙專著《文房四譜﹒紙譜》,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造紙專著。

其中分敘事、製造、雜說、辭賦四項,談到了麻紙、籐紙、楮皮紙、桑皮紙等的源流、加工及用途,

也談到了北宋的竹紙、麥桿紙、稻桿紙,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
當我們徜徉於書林畫海之時,除了對藝術的贊嘆之外,也得感謝上天對我們的恩賜,沒有紙的發明,
宣紙-中國唐代元和年間

“宣紙”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元和年間,
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論畫體工用榻寫》一文:

“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宋末元初,曹姓人名曹大三遷涇縣小嶺,亦以製造宣紙為業。隨即宣紙在安徽涇縣有了繼承和長足的發展。民國年間楊大志曾考“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貢品,世稱宣紙。
宣紙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韌而堅,

百折不損。有“輕似蟬羽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之譽;光而不滑,吸水潤墨,宜書宜畫,不蠹不腐,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之稱。
文書典籍、佛道經文、書畫珍品大多賴以千古傳存,
早在唐代就列為貢品,清代已盛銷海外。

真正的宣紙具有耐久性、抗虫性、潤墨性和質地穩定等獨到的特性。
宣紙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種條件。
“天時”是指當地的氣候條件包括溫度與濕度等,好的宣紙需要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中生產出來。

“地利”主要包括有特定微量物質元素含量的水源條件和其他資源條件如原材料等。“人和”是指宣紙的生產需要掌握特定技能的工人去手工操作,
{這些手工操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無窮奧妙之處,

非經一定時限的實際操作是無法悟出其道理。在古代每一張紙都是造紙師傅的心血。

在宣紙的製造過程中採取如下步驟:
宣紙的主要原料:
青檀皮、蕘花(雁花)、鳳梨葉、草木灰、竹子、馬拉巴、稻草、栗樹糊等。一、 取青檀木、雁皮等樹皮,搗碎,加入草木灰等蒸煮。
   將蒸煮過的樹皮等原材料放於朝陽的山坡上,日曬雨淋,使之自然煉白。 三、將樹皮等原料碾碎、浸泡、發酵、打漿、加入樹糊後調和成紙漿。
四、用抄紙器將搗好的紙漿手工抄制成紙張。五、將抄制好的紙張放置於陽光下曬乾。




竹紙-中國明代

此外,明代的宋應星在他的《天工開物》卷中還記載竹紙製造方法。古時以竹子造紙之步驟如下:
斬竹漂塘:斬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 ) 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並洗去竹子之青皮。
2. 煮徨足火:將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 舂臼: 取出上述處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爛,形同泥面。 4. 盪料入簾:將被打爛之竹料倒入水槽內,並以竹簾在水中盪料,竹料成為薄層附於竹簾上 ,面,其餘之水則由竹簾之四邊流下槽內。
5. 覆簾壓紙:然後將簾反覆過去,使濕紙落於板上,即成張紙。如此,重複盪料與覆簾步
驟,使一張張的濕紙疊積上千張,然後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
6. 透火焙幹:將濕紙逐張揚起,並加以焙幹。焙紙的設備是以土磚砌成夾巷,巷中生火,
土磚溫度上升之後,濕紙逐張貼上焙幹。乾燥後,揭起即得成紙。
蔡倫造紙固然史有定論,然而,
近幾十年來一系列考古新發現,卻對造紙術的發明權提出了強烈挑戰。 未被公認的"古紙" ' 灞橋紙-西漢武帝
據報道: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下,
掘到一片植物纖維的古紙,
考古學界認定它至少是公元前49年以前的紙,比「蔡侯紙」早150年;1975年5月,在陝西西安市郊灞橋的一座西漢古墓中,發現了一疊古紙殘片,經鑒定為西漢武帝時的產品,
旋被命名為「灞橋紙」;中顏紙-西漢時期
年,考古學家在甘肅居延漢代遺址中又發現了兩片西漢麻紙,也早「蔡侯紙」將近200年;1978年,

在陝西省扶風縣中顏村又發現了「中顏紙」,亦早於「蔡侯紙」。這些考古新發現,以實物資料証明,我們的祖先早在西漢時期就發明了造紙術,
從而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偉大發明又向前推進了整整兩個世紀。 灞橋紙-西漢初年
盡管學術界對這些新發現的古紙是否稱得上真正的紙尚有爭論,

但其中的「灞橋紙」經反復檢驗,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科學認定。 據悉,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的建
人們從地下挖掘出銅鏡、銅劍和半兩錢以及其他一些西漢初年文物,

經調查測定,該處是一座西漢墓葬。人們整理這批文物時,
又在銅鏡正面發現有布紋,並有殘布數片,

布下有類似絲質纖維製成的紙片,紙片上也有明顯布紋。這些殘紙片,長寬各約10厘米,厚度為0.139毫米。
比普通新聞紙略厚,顏色泛黃,質地細薄勻稱,
並含有絲質纖維,製作技術相當成熟。

後來,有學者根據「灞橋紙」的紙面粗糙,厚薄懸殊,纖維束較長,切斷程度較差。

認為其不是真正的紙,更像由自然纖維堆積而成的片狀物。但是,有關科技人員對「灞橋紙」碎片反復作了分析化驗,
結果証明它確實是真正的紙,但不是絲紙,
而是麻類的植物纖維紙;又經過一系列研究,最終認定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比

「蔡侯紙」早了200 多年的「灞橋紙」。如今,
這 一珍貴義物已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供中外人士觀瞻。紙經-東漢初

其實,中華民族早於「蔡侯紙」就發明了造紙術,
不僅有出土文物為憑,還有文獻記載可以相互印証。公元二世紀應劭的《風俗通義》明確記載: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從長安遷都洛陽時「載素簡紙經凡二千輛」。

這里的所謂「紙經」,應是用紙寫成的經書,那時(即公元25年),

蔡倫尚未出世﹔應劭同時代的劉珍等撰寫的《東觀漢記‧賈逵傳》也寫道:公元76年,漢章帝命博士賈逵給學生講《春秋左氏傳》, 曾賜予用竹簡及紙寫經傳各一部; 晉人袁宏的《後漢紀‧和帝紀》也載有鄧貴妃於公元102年即皇后位後,曾命各地每年貢獻紙、墨,以供書寫之用,這些記載同樣可以証實,早在「蔡侯紙」問世之前,
已有了紙和用紙寫成的書本了。

「灞橋紙」的發現,固然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但人們并未因此而否定「蔡侯紙」的重大貢獻。 至少,「蔡侯紙」的問世,
反*了我國古代造紙工藝的改進與發展。 古代最初的造紙方法是摹仿繅絲業的漂絮法而形成的。
. `我們祖先制作絲綿,先把蠶繭煮熟,然後浸泡在水中,

再放在席子上反復捶打,將蠶繭搗碎,


使蠶絲逐漸散開而成為絲綿,這稱之為漂絮法。人們在生產絲綿的過程中,見到漂絮捶打後,
總有一些殘存絲絮留在席子上,晾乾後便形成薄薄的絲綿片。

由此受到啟迪,使學會將絲絮用漂絮法制成絲綿紙,供人們書寫之用,這就是〈蔡倫傳〉中所說:「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但是,

縑帛——絲綿紙的原料畢竟有限,而且成本過於昂貴,
不可能大批量生產,更不易著墨書寫,因此,
很難取代竹簡而成為主要書寫原料,只有像鄧貴妃之類的權責們方能享用。
於是,我們祖先按照漂絮法的原理,在實踐中大膽摸索,

反復試驗,終於創造出用價格低廉的麻纖維取代絲綿作主要原料的造紙新工藝。
從此,我國造紙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三到六世紀,
~紙已大體取代了帛、簡而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在這一時期,我國的造紙術開始外傳到鄰近的越南、朝鮮;公元七世紀, 造紙術又通過朝鮮傳入日本﹔公元八世紀中葉,造紙術傳入中亞細亞的阿拉伯地區,
不久,又經過阿拉伯流傳到歐洲,十二世紀,歐洲大陸的西班牙和法國最先設立了造紙廠
到十六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已傳遍歐亞大陸,
并傳入美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和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