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好像有點明白開悟了

在找尋有關開悟的資料...

出自六祖惠能大師:
「不思善,不思惡,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轉貼: 「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後來有好幾位禪師叫弟子照著這兩句話去做,也蠻有用。」


可能佛教的修行者,他們追求的開悟,做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就像阿當、夏娃吃下知善惡樹果子之前的本來面目。吃下知善惡果之前,阿當和夏娃不會思善思惡.所以我猜想達到吃下知善惡果子前的心境就是開悟成佛,然後脫離六道輪迴到達淨土(伊甸園)得享永生?

如果導師認同佛教追求的開悟,就是聖經所記載原祖父母吃下知善惡樹果子前的心境,這樣用聖經記載的方法,我們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經達到開悟的境界. 方法是:

聖經記載著阿當夏娃在伊甸園時大家也是赤身露體,當時他們也不覺得有問題,沒有異常想法,但當他們吃了分辨善惡樹果子之後,眼睛便開了,理解到自己的赤身露體,便把自己的身體藏起來. 因此理解到一個開悟了的人,當看到一位異性的赤身露體時,就像吃了禁果前的原袓父母,心不會產生異常,不會有非分之想,只會平常心的看待.

聖嚴法師有對開悟作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
「沒有開悟這回事 。開悟並不是說你突然了悟了某個偉大、神奇的東西或真理,而只是去除了妄想與執著的狀態。然而,一旦清除了這些東西,那就已經是開悟。」

看過一個禪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和尚,帶著他的徒弟來到了一條河邊.只見有一位少女呆在河邊,想過河但怕會弄濕她的長裙,因此不敢渡河.
和尚看見了,便主動抱起少女渡河,過了河後把少女放下便和徒弟離去.徒弟見師傅抱著少女過河,覺得師傅做得不妥,過河後仍然一路想著師傅做錯了.行了一段時間,徒弟終於向師傅抱怨道:「師傅,出家人應該不可親近女色,剛才你抱起少女過河是做得不對。」
師傅回答道:「我早已經把少女放下,難道你的心仍沒有把少女放下嗎?」
於是徒弟便明白了.

把這個襌故事,引入聖嚴法師的解釋,那位師傅沒有執著於出家人不可親近女色的規條(不思善), 一心只是想幫助少女便去做.而在抱著少女渡河途中,沒有非分之想的妄想(不思惡).這就是聖嚴法師所指開悟的心境了.

希望我對開悟沒有理解錯誤,也希望幫助到大家理解便好了.
出自六祖惠能大師:
「不思善,不思惡,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我以為,上帝創造的第一對人類,
應該會是最能呈現出人類最本來面目的一對,不是嗎?
<超譯佛經>
P.204

讓我告訴你,很多人會說:「我說的才是正確,他說的錯了.」
以致於有時你會搞不清楚,究竟誰說的才正確.
為了避免受他人欺瞞、洗腦,失去自由思考的能力,可以注意下列十件事.

1-10 (看書吧!)
出自六祖惠能大師:
「不思善,不思惡,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轉貼: 「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後來有好幾位禪師叫弟子照著這兩句話去做,也蠻有用。」

-----------------------------------------

耶穌教導過我們,行義的時候不要讓其它的人看見.

6: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你們的義行在人前,故意叫他們注視;不然,在你們諸天之上的父面前,你們就沒有賞賜了。
6:2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巷道上所行的,為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充分的得了他們的賞賜。
6:3 但你施捨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6:4 好叫你的施捨可在隱密中,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要報答你。

因此如果我們施捨的時候,要特地給別人看見,就是心裡思惡.
然後如果我們想施捨的時候,但因為身邊有朋友在,記起耶穌的說話,因此放棄了施捨,這就是思善.

如果要想開悟,就要
「不思善,不思惡,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即是說,想施捨的時候,不用在意有沒有人在看,直接地給予施捨,不用去想其他,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的意思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