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未來的城市方向

面對各國要解決貧窮、失業、人口老化問題,經細心思考後,可以用科技來解決這些問題。

建議政府應該成立一個科技部門,收集各先進國家研發出的,可以用來代替人力工作的先進機器資料,成為顧問給國內所有企業過目參考。又設立一個援助基金,為鼓勵企業引入這些先進機器,政府可以資助負擔50%的費用。因為企業引用了機器代替人手,減輕了營運成本,到了合適時機,政府可以增加企業的營業稅。政府利用營業稅和銷售稅收入,來實行無條件基本收入,這是為了幫助解決未來面對科技性失業問題。

人民工作的薪金追不上通脹,其中原因是人民薪金提高了,生產成本自然也會跟著上升,這樣人民的薪金是很難會追上通脹。只有引入機器代替人力就是為了減輕成本,但當大部分的職業由機器代替,人民的消費力便會下降。因此為了維持市民的消費能力,有必要引用無條件基本收入。

對於無條件基本收入,不用設定一個硬指標金額派錢,而是取決於政府那年財政年度盈餘有多少。
當政府那年收入高時,便能派多些錢; 同樣地假如那年收入較少時,便派少些錢。但也要設定一個最基本金額。其實企業生產機器化後,生產成本下降,物價比以前會較便宜,加上人民有生活保障,不用儲蓄大量財富留給退休時用,因此人民可以放心地大量消費。只要人民能大量的消費,企業能賺更多錢時,政府也能得到更多的營業稅和銷售稅收入,用來提高無條件基本收入發放金額。也是說,當人民大力花錢時,政府有更多的收入,來發放更多的錢給人民。

當大部分的職業用機器代替後,為了好好的分配餘下的職位,人民便不需要一星期返足6天工作,因為人力充足,工作可以被分享,人民每星期只需返3天半工作便可。每星期3天半工作加上無條件基本收入,應該足夠生活了。科技的進步,人民便能活得更加寫意,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以下是列出那些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的職業,政府可參考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vBV48Gekw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