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412000051KK00677&p=%E5%A6%82%E4%BD%95%E6%89%8D%E8%83%BD%E5%B9%B3%E5%A4%A9%E4%B8%8B
歷史上有誰能做到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日本及韓國都可以,不過最成功的應該是新加坡。




http://www.chiculture.net/0308/html/c10/0308c10.html
儒家十分重視「修身為本」的思想,認為齊家、治國(這裡指諸侯國)、平天下,都以自我修養為根本。
子路是孔子的門人,有一天子路問孔子:「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孔子答:「修己以敬(謹慎)。」子路又問﹕「這樣就足夠嗎?」孔子答﹕「修己以安人。」子路再問﹕「這樣就足夠嗎?」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孔子這裡是把「修己」作為「安人」、「安百姓」的前提,孔子認為君子應先慎重地培養、訓練自己的道德品質,然後再去治人,再去治百姓。孟子也明確地闡述了「修身」與「家」、「國」的關係,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孟子作出結論:「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荀子從「修身」的社會效應角度指出:「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故君子務修其內而讓之於外,務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遵從道德原則),如是則貴名(美好的名聲)起如日月,天下應之如雷霆。」荀子認為其理想人物聖人和大儒,都具備道德上最高的品格。若一個人能實踐道德,便會正如聖賢般留下美好的名聲,天下百姓就會如雷霆般擁護他。
儒家經典《大學》對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係作出了更為具體、更為系統的表述,當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由此,《大學》邏輯地得出結論說:「自天下以至於庶人,壹是(皆是)皆以修身為本。」可見不論是什麼人,都以修身養性為根本。
根據「修身為本」的思想,要求每個人在求學階段,務必先從自己修身養性做起,不斷地磨練自己的誠信品格,諸如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地要求自己做到不自欺亦不欺人,不護短亦不造假,在無人監督時亦能自律,勇於改過等。正如晚清重臣曾國藩所說:「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練而出耳。」
http://www.chiculture.net/0301/html/0301b15/0301b15.html
  儒學在海外的影響非常大,遍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甚至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等地。可以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儒學的影響。
儒學對日本的影響
  十九世紀上半葉前,儒學在日本思想界一直佔著統治地位。即使在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仍深受儒學影響。在政治上,日本人著重儒家的道德自覺精神。在企業經營上,強調「和為貴」的誠信精神,日本的終身雇傭制就是儒家敬業樂群精神的最好體現。在家庭觀念上,日本人也特別強調「孝」道。
儒學對新加坡的影響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影響很大,在修己愛人、誠信謙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現了儒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小學教育方面的影響更大。
儒學對韓國的影響
  自古以來,韓國對儒學(特別是宋明理學)的研究十分突出,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上句是出自儒家思想。 整句要用一個「推而廣之」的概念去理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即 如果想做到大同世界,先要由自己開始,自己做好後, 再推至家庭,隨後再推進到整個家族,再推進到國家,再到全世界。 要由己身開始,層層遞進。 呢句係泛指所有人。不論是王,定係平民。孔子以為人生而性善,所以每一個人也可以透過修養而成為聖人。 2008-10-11 02:18:29 補充 其實一樓的師兄都已經解答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典出於《禮記》的《大學》篇,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圖表即 先正其心→再修其身→再齊其家→再管治國家→平天下(大同世界) 孔子所謂的「平天下」不是指攻打其他國家,而係以文教及禮教的方式去得國。








儒家財富觀:如何正確用錢
2016-12-05 由 大道知行 發表于文化

如何看待財富?如何獲取財富?如何運用財富?中國古代儒家的財富觀,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示,可供我們參考。


孔子一生經歷坎坷,他有為魯大司寇、俸祿二千石的富貴榮耀,又有困於陳蔡的窮困潦倒,因而在面對財富問題時,他有着較一般人更為深切的感受,他的財富觀也最為透徹。

財富的獲取

每個人都會面對財富問題,那麼,我們在這時候如何取捨?在這個問題上,孔子旗幟鮮明,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他肯定追求財富是人的天性,同時強調財富的獲取要符合道義原則。人人都嚮往富貴,追求富貴可謂天經地義。孔子自然也沒把自己排除在這種權利之外,他說如果能夠通過努力得到富貴,即使讓自己拿着鞭子做一名市場的管理員也行。也就是說,只要不違背道義而追求富足,即使做低微的工作也不在意。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一次,孔子師徒周遊列國到達衛國時,看到衛國人口稠密,弟子冉有求教孔子,詢問一個國家人口興旺後該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富之。」冉有又問,已經富裕了,還應該做什麼?孔子回答:「教之。」在孔子眼中,使百姓富裕是執政者的首要任務。孔子也為此費心,提出各種富民措施,如實行低稅率、儘量減少百姓服力役時間等。孔子與弟子有若曾極力遊說魯哀公,耐心地給他講述道理,說只有百姓富裕了,國家才能富強,國君才能富足。

面對財富,人人可得,人人應得,但追求財富不能不擇手段,如果不是以合於道義的方法獲得,什麼樣的富貴也不能接受,完全可以視之為浮雲,與它決然揮手告別。他特彆強調富應立足於「義」,要做到「見得思義」「見利思義」「義然後取」。面對利益的誘惑,要先考慮是否符合「道義」。國家政治昏暗,有人既富且貴,這樣的富貴值得質疑。孔子倡導以道致富,以義致利,這就是俗話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致富的過程中,誠信、道義最為重要。英國古典經濟學大師亞當·斯密提出,這個世界不會去尊敬一個沒有竭盡全力追求財富的人,只要他不是藉助於卑劣行為和不公正就能獲得財富。對照孔子的財富觀,他們的態度完全一致。


周遊列國

財富的分配

如何分配或者消費財富?孔子對此似乎憂心忡忡,他提出了「均無貧」的主張。孔子十分看重財富分配中的公平與公正,他認為,對於統治者來說,不用擔心財富少,而應擔心分配不公。孔子洞悉社會動亂的根源在於財富不均,他看到,當時的統治者貪得無厭,利用職權,無端佔有財富,就會帶來極大的惡果。例如,季氏「富比周公」,卻還到處搜刮,孔子的學生冉求卻還幫他。於是孔子忍無可忍,甚至號召學生大張旗鼓地討伐冉求。

財富的消費

財富分配後,理所當然地就該好好享用財富了。在消費財富這方面,儘管當時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觀點,但孔子仍然立場鮮明主張「節用」,甚至把這一點提到了治理國家的原則中,認為即使治理一個具有千乘戰車的國家,節約費用、仁愛他人也是極重要的方面。所以即使在極重要的禮義中也要節儉。他還倡導人們積極、努力追求精神財富,形成「安貧樂道」的人生觀和「富而好禮」的人生境界。


追求財富不能不擇手段

孔子盛讚顏回的樂觀,他自己也明確表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在他看來,即使吃粗米,喝冷水,枕着胳膊睡覺,卻也能感覺快樂。在常人看起來的苦事,在孔子、顏回卻不然,實乃「求仁求義」之人生信念所以致此。他們不以一己之富貴為念,即使在造次、顛沛之際,也從不攀附阿諛,保持心靈的獨立。他們時時關切天下、心繫眾生。孔顏所「樂」,乃是修己安人之道,其志遠大,故不汲汲於飲食口腹之慾。

當財富不可得

在追求富足的路上,如果財富不可以求得,怎麼辦?孔子認為那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表達了孔子的信念,也是孔子樸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他沒有怨天尤人、低迷消沉,而是積極面對,他們身心疲憊,困厄到極點,他依然能等閒視之,彈唱弦歌不衰。孔子看多了社會上的因貧生怨,因怨生恨,因恨起亂,認為貧而無諂、貧而無怨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看來,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 不會「恥惡衣惡食」,不會斤斤於生活的瑣事。


「富而好禮」是一種很高的層次

優裕的生活能給追求道義提供更有利的條件,而在追求理想和事業的過程中也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為自己營建更好的生活環境,二者相輔相成。孔子認為,「富而好禮」是一種很高的層次,要知道這個「好」字可不一般,它不僅僅是「富而無驕」,更是提倡人們不僅遵守禮的規範,還要達到仁、義、善的境界,是極高層次的修養。孔子認為,如能做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已經不僅是「仁」,簡直可以說達到了「聖」的境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culture/re38gjv.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