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智庫趨重要管治軟實力

2015年 07月 29日 07:13    香港商报
  
    智庫趨重要管治軟實力
    專家籲港府大力推動

    世界不同權威機構今年發表的競爭力報告均不約而同為香港競爭力敲響警號。歐美先進國家中智庫都是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政府管治和提升競爭力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港府似乎忽視智庫的重要性,白白浪費大量人才和研究成果。學者和專家認為,港府應大力推動智庫發展,以補充內部團隊的不足。   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中國內地大力推進智庫建設,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強調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要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和企業智庫,並確保智庫要「有保障、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先進國家依重智庫
    借鑑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美國全球智庫發展最蓬勃和最發達地方,美國總統高度依賴和信任智庫的意見。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環球經濟發展方式改變,世界各地政府都更重視整體經濟布局。另一方面,回歸後本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本港如能加強智庫和大學研究對政府施政的影響力,對長遠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然而,長期以來港府並不特別重視智庫的研究報告或意見。回歸18年,當局對社會長遠政策的研究不多,提出新政策論調時,主要靠政府內部制訂議題進行獨立招標和委託顧問做研究報告,以及從地區上的諮詢大會收集民意後作總結。
    冀政策先諮詢智庫
    公務員隊伍始終主要是技術官僚人員,未必對最新市場形勢和民意都能有最新最快和最正確的掌握。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華教授受訪時說:「香港智庫對公共政策影響力和作用較小,我認為主要是機制散亂、缺乏戰略定位、資源分配無章、和政府不重視所致。」
事實上,社會上越來越多意見認為,有時單靠政府內部制訂議題既不合時又不準確,加上問責官員的能力和水平參差,提出的政策議題未必切合 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卻仍一意孤行。
    劉建華說:「過去經驗數據明確顯示,港府目前主要靠獨立招標的顧問研究方式效果欠佳,當局應結合智庫的政策研究能力和結果,加強對社會民意的掌握。」他認為,當局推出問題讓社會和不同專業界別探討時,最好能先諮詢智庫和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意見,這樣的做法更合理和更能減少社會反對聲音。
    港府不明智庫價值
    在曾蔭權時代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的香港工商專聯副主席兼創科匯(Invotech)主席李嘉樂教授對本報說:「連政府自己的中央政策組都沒有效果,它不是提供深刻構思的智囊團,而是一般收集意見地方。有一次施政報告出來後政府才問意見,有何作用?有乜新策略走出來?創新政策有無?梗係無。房屋政策亂籠,教育政策又不清晰,基本上好多事都停滯不前,沒有人敢碰。」
    同樣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的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兼義務秘書鄧咏駿受訪時則說:「現在香港智庫沒有角色,嚴格來講政府從來不重視,政府每個部門有自己的研究,政府連中央政策組研究都未必理會,何況外面民間研究?政府不了解智庫價值,如果政策制訂者重視才會彰顯研究的價值,關鍵要看政府。」
    據鄧咏駿稱,曾有意見說政府部門都不喜歡中策組對它們「指指點點」,內部已有龐大專業隊伍,有程序去做事,而中策組什麼都不是。李嘉樂認為,現時社會有很大轉變,公務員更顯得僵化。
    李嘉樂說:「基本上香港走下坡,同新加坡無得比。公務員勢力大、『企硬』,局長叫不動常秘,要問公務員可不可以做。但社會轉變了公務員不肯變,社會不會等你,即使重整政府架構沒有用,文化一定要改變。今時今日政府自己綁自己,動彈不得,智囊團出來多給意見才多開竅。」
    鄧咏駿又指出,美國智庫和政府內部有旋轉門機制,例如美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與共和黨關係密切,附屬於基金會的大學教授在選舉失利或卸任政府職位後,有機會重返基金會,形成整體政治文化關係,智庫能發揮重大作用。他續稱,隨着一些民建聯成員加入成為問責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等,離任後又返回黨內出選,希望民建聯能慢慢做到香港旋轉門,惟現時未看到本港有良好環境滋養智庫健康發展。

    加強智庫建設 提升施政
    加強智庫和大學研究對政府施政的影響力,長遠而言對香港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華教授認為,香港必須提升智庫的素質與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力和作用。
    中央加強智庫建設和研究機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以與政府機構互補,讓政策更接地氣。國家正制訂「十三五」規劃以及細化「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香港能參與其中作出貢獻,肯定能利好香港中長期發展。惟有消息稱,「十三五」是重要的五年國家計劃和項目,制訂「十三五」規劃時內地負責部門不需要官樣文章或報告,而需要具體執行方案,但本港已向內地提供的資料或報告,沒有提出具體內容,因此,「十三五」規劃中,目前沒有看到香港的底層設計或角色。
    智庫與政府互補
    本報就有關情況向劉建華查詢。他相信,港府內部沒有足夠認識和能力去提供具體提案,同時亦尚無法將智庫和大學研究的成果系統地歸納,以及有效地與中央相關規劃部門交流溝通。他說:「我們研究中心主持的《一帶一路的環境生態問題與香港的角色》的研究結果,包括論壇和報告,雖然在香港通過論壇和新聞媒體多次報道傳播,但無明顯的影響。另一方面,今年5月有機會在北京與交通部綜合研究院做了報告和交流,卻反應很好。」
    劉建華續說:「國家十分重視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做負責任大國,投放很多力量和資源在如何保持生態問題上。我們建議香港重點發展環境生態與排放相關經濟,但港府似乎沒有重視建議,相反仍只關注幾年前提出的金融服務、航貿金融等。港府以前有就議題託我們寫報告,但這些報告已經有些過時和不適合現時發展情況。」
    掌握最新民情
    假如當局能靠智庫和大學內的研究機構幫助,掌握最新情況,對本港經濟發展和社會管治都會有所改善。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兼義務秘書鄧咏駿說:「這是一定的,政府管治少些『蝦碌』,不合理引起民間反彈的政策減少些,整個管治順暢些,對社會一定是好事。」

    培養商界支持 智庫文化
    智庫非常昂貴,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兼義務秘書鄧□駿建議,當局成立獨立基金,推動智庫發展。學者建議當局效法美國稅務優惠,幫助建立商界資助智庫的文化。
    鄧咏駿說:「現時智庫很難維持,連退出公民黨的立法會前議員湯家驊也說籌集智庫『民主思路』經費難,現時搞歌舞昇平的嘉年華會活動好多,創業有基金,公民教育也有專門基金,撥款做研究有助發展民間智庫維生,不只是大型智庫能申請到經費,較小型的智庫也能生存。」
    可效法美國免稅政策
    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華教授說:「香港必須盡快加強智庫的建設,可參照美國智庫的政府扶持和非盈利私募二者兼顧的框架體系,建立與政府政策規劃的互動渠道。例如美國採取的模式是退休高管和專家學者加入智庫管理、研究和顧問諮詢。除了政府資助智庫以外,同時需要制訂政策鼓勵對智庫研究項目的非盈利私募捐款,像仿效美國向捐助人提供的免稅政策。」
    智庫助培養政治人才
    此外,鄧咏駿強調,港府說要培養管治人才,發展智庫正好幫助香港培養新一代有深厚研究背景又能了解民情的人才,「做政治不只是房屋,起碼交通、醫療、老人、福利,基本認識才勝任,發展智庫對政治人才有很大栽培作用。」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