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民生問題

http://forum.hkej.com/node/98378

教育:

我記得特首在不同場合均講過,“教育乃一個社會得以持續發展之根本”。相信大多數香港市民、官員、各界人士都同本人一樣認同這個觀點。但同時,相信大多數香港人亦認同本港現時投放於教育的資源相對不足,而社會上要求盡快實現15年免費教育、增加本港大專院校數目及投放資源等等聲音,正是這個問題的一個縮影。相信這些聲音要求政府正視及落實的問題及其理據,已無需本人多講。本人想著重反映的,反而是更深層次的香港現時教育 “質”的問題。這在社會討論中很少被提及,但絕對不應被忽視!:

我和大多數打工仔一樣,都有在上班途中睇報紙睇習慣。前段時間某份免費報紙上刊出的一句家長心聲,在我心中有很大觸動:“在現實中有多少教師真正為學生好?!”其實我亦有不少已為人父或人母之同事和朋友,不止一次向我講“宜家D學校同老師唔系希望你D仔女可以喺學校學到D乜,而系個個都expect你D仔女一嚟到學校就經已識得D乜!例如一年班就要識得二年班嘅嘢,三年班就要識得五年班嘅嘢!”其中一位同事,其女兒就讀筲箕灣某所Band One小學。入讀小一之時,學校就曾公開向各家長鄭重聲明,每個家庭都應該有父母之其中一位全職輔導子女之學業!我聽到之後除了覺得荒謬以外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想不出其牠更貼切之形容!試問全香港有多少家庭能有此條件?而且教師每月之優厚收入乃來自我們納稅人,卻居然說出此等對納稅人子女不負責任之說話實在令人震驚!我並無蓄意詆毀各位教育界朋友之意,但從我和其他朋友同事交談相關問題所得到之反饋,都是反應現今多數學校教書均只是過堂式,有無真正教懂學生就下回分解(全憑家長或補習社)!我剛才提及那一位同事(女兒入讀筲箕灣某所Band One小學),更每次開家長會都被老師complain“無輔導好女兒的作業”!而更過分之事莫過於我同事飯後和女兒到海傍散步被老師斥責為乃不務正業!

如果用電影《3 Idiots》主角的說話,我們現時之教育制度真乃正在“批量生產機器”而非育人!在應試教育體製下,我們可憐的下一代只能接受無止境的填鴨式教育,多數人的天份和創意都在兒時被無情扼殺!而更恐怖的是,現時社會似乎無人感覺到這樣的教育有問題,“本港之優良教育”經常被媒體和多數人士掛在嘴邊。我想表達的是,倘若他朝一日本港巴士車身再沒有“補習天皇”及類似廣告,本港再沒有補習社存在,那麽我會真心承認,本港的而且確擁有優良的教育了。

本人曾在歐洲讀書和工作,那時真的沒見過如此鋪天蓋地的補習社及相關廣告;甚至可以更確切和負責地説:根本沒有見過補習社或任何相關廣告!那時候,有時我下午外出跑步,經過某一些小學,發現當地教師講課很多時候都能夠從日常之點滴引起學生之興趣,進而對學生進行貼心的教育和對話。例如有時會從當日天氣之變化以及一些植物之屬性,啓發學生對大自然對認識;有時又會從身邊小事向學生灌輸正確之價值觀;我曾見過學生放學后覺得天氣唔錯,即使擺低單車躺在河邊草地享受日光浴!這在上述那位本港老師眼中可能比所謂不務正業更嚴重,實乃大逆不道了!最重要的一點發現是:當地小學生的課本很少,書包很小——我現時兒子讀幼稚園的書包都比他們任何一人之書包大,我兒子的書更比他們多不知多少倍!我從那時已覺得,那才叫一個正常社會,在那生活才算生活!而有一個值得深思之事實是:我那時在歐洲讀碩士的班裡面,歐洲同學幾乎沒有近視的!而在本港,每年的中一入學甚至小一入學,都能從電視新聞中看到一個個彷徨的家長帶着近視的子女的片段!難道這就是我們所有港人值得為之奮鬥數十年的社會?難道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

本人現時仍於總部設於歐洲的公司任職,每天下午基本上都會與歐洲的同事conf call。當我舊年(2012年)與法國某位同事談論到當時我除工作外正忙於兒子幼稚園入學(選擇口碑較好的所謂“名校”)事宜時,這位法國同事甚感詫異地問道:“What’s the differene between a ‘famous’ and a ‘not-famous’ kindergarten? What a ‘famous’ kindergarten stands for? It’s just a place for childen to play, isn’t it?”當時透過電腦屏幕從這位同事幽藍眼睛中所透露出的率直和疑惑中,我不自覺地感受到多一份悲涼——我們每一個人都引以為豪的香港社會,竟然是連初生孩童最基本的玩的權利都經已被無情剝奪的畸形社會!其實不是沒有本港教育專家提及過嬰幼兒時期玩的重要性(充分認識自己,認識環境,激發潛能,發揮創意,等等,等等),但我們上至教育局長,下至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否有創造或製定出一個有效制度,能充分允許我們的下一代在嬰幼兒時期能充分地玩,在童年和青年期間能真正“樂學”??!!

Anyway,當時我概括性地向這位法國同事講述了本港的教育體製,說明入讀所謂“名校”的重要性(其實這些重要性只是從其他同事听回來,諸如“入讀好的幼稚園才能入讀好的小學,進而好的中學,大學”云云)。我不知道這位法國同事能否真正理解我們香港父母的這種思想,但最后他仍然説了一句很值得我們深思的說話:“Remember don’t press your children too much. We’re growing up in a situ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yours, but we’re not less clever than you are!”我無言以對!

即使我萬般不想壓迫自己兒子,但望子成龍之心以及“社會上個個都係咁,你唔係咁就會被淘汰”的思想驅使下,兒子面試當日還是將父子兩人打扮得整整齊齊,還別出心裁地在校方並無要求之下在我遞交的身份證明文件下註明自己的學歷(British & Dutch master degrees of management, bachelor of Economics, IRFP (International 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等等),最終兒子亦順利入讀這所以英文好而在網上有不錯口碑的幼稚園。

和大多數學校一樣,這所幼稚園亦是“非牟利”性質(但我和一些朋友同事均一致認為現實社會中“非牟利”的真正定義乃“非常牟利”,而服務或任職於一眾“非牟利機構” 亦是當前最賺錢的“筍工”之一),而每月學費在扣除學券后仍要繳交兩千多元(當然,收費更高的學校還大有所在)。我從中得到的是:1)每晚要幫兒子做個多小時(大多數時候更長時間)作業——嚴格來説是我(或我太太)做作業,然後教會兒子,例如要列出以某個英文字母開頭的單詞及貼上從網上找到的相應圖片。這種作業,難道可以指望一個三歲的小孩獨立完成?Okay,我幫兒子完成無問題(如上所述,個社會系咁,我只能跟),但回到學校老師有否幫兒子複習?每個家長列出的單詞一定不一樣,老師有否與學童分享不同單詞和不同圖片?至少我兒子説沒有!2)經常發現兒子回來后小便黃而且短,稍有常識的家長都知道這是飲用水分不足的信號;學校要求帶的兩條毛巾,經常原封不動,兒子嘴邊滿布食物痕跡而迴;有幾次回來后發現書包裏的書本被浸濕,原來帶備的杯裡還有剩水……兩個月前因搬家,亦同時幫兒子轉學到另一幼稚園至今,情況有所改觀。

上述各位朋友同事面對過的問題,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令我對本港現時的教育倍感失望;如不改革,以後將令人絕望!請問當權者有否踏踏實實做調查瞭解過本港教育的現狀?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麽?本人認為,根本原因是本港高等教育(大專院校數目及可提供學額)供應嚴重不足而導致廣大市民早於基礎教育出現畸形競爭甚至大規模拔苗助長,而基礎教育(學前教育、小學、中學)沒有實現無差異化!有鑑於此,本人提出以下幾項建議,希望特區政府能盡快落實及進行教育體製之相關改革:1) 盡快落實15年免費教育,切實減輕市民負擔;2)製定相應時間表以盡快按步取消中小學等級劃分,實現全民基礎教育之無差異化;3)成立專家小組檢討并得出可行方案以改善現行之應試教育制度;每區設立督導委員會以切實監督學校之實際教學狀況,并隨時聽取家長意見;4)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資金及資源投入,訂立時間表按步增加高等教育學府及學額;5)徹底廢除上屆政府將教育作為產業發展的錯誤指導思想——產業以盈利為目的,無可避免地出現短視;但教育乃一個社會的長期持續事業,豈可用產業模式發展?而且教育事業應進行定期檢討,以本地居民的需要為最終依歸,不應盲目地為斂財而不斷擴招外地學生(內地學生)!

另外,本人及多數家長朋友或同事對早前當局用電子教科書取代傳統教科書的決定甚感詫異:難道我們身邊學童可接觸的電子產品及其輻射還不夠多,社會中的近視學童還不夠多?此措施雖美其名降低教材費用并為家長減輕負擔,但為降低費用而犧牲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是否本末倒置?而且降低費用真的沒有其牠辦法嗎?

衷心希望特首及特區政府能認真思量上述內容并落實上述建議措施以改善我們現行教育制度!
醫療:

在特首前段時間最后一場於葵青區的諮詢會現場,有市民向特首訴說公立醫院急症服務輪候時間超級長(超過7小時),特首即場要求該市民在會後向隨行人員講述具體情況,以進一步檢視為何有如此長之輪候時間存在於公立醫院急症服務——似乎“公立醫院急症服務輪候時間超長”對特首及一眾官員來說乃新鮮事物,但事實上這個問題剛剛才出現嗎?如果政府(特別是上一屆政府)是真心為市民服務,經常瞭解市民生活各方面遇到的問題,無可能會覺得這是新鮮事物!相反,“公立醫院急症服務輪候時間超長”(其實不單單急症服務)存在已久!

和本文上面闡述之教育問題一樣,本人在此對醫療問題亦先描述一些具體例子。本人去年(2012年)有一次胃痛,并從晚上12時左右開始嘔吐,直至次日早上7時左右前往某公立醫院急症室。登記身份證、交錢、過分流站(簡單量度體溫及血壓)後被告知需要等超過6小時!我當時情況是幾乎站立不穩需妻子攙扶,問可否盡快見醫生,但被告知因體溫和血壓正常故不能提前,只好坐下等。其他一同等候“急症”的“病人”,個個睇電視識講識笑,而我就覺得度日如年,期間還有嘔吐。過了大概20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再等,於是決定去私家醫院盡快解決。臨行前想取回已繳交的100圓,卻被告知“已過分流站,不能退回”!

何其之荒謬!請不要唔會,本人所說之荒謬並非只因那100圓不能退回,而是這種制度的荒謬:急症室通常只有一個醫生,而在所謂“分流站”的並非醫生,亦非姑娘(護士),而是只接受過某項培訓,非醫護專業的一個普通人。而他(她)就只懂“按既定程序”為每人量度體溫及血壓,並無任何其牠區分不同病人病情緩急輕重之知識及技能。為何公立醫院資源缺乏到這種程度?為何我們還口口聲聲説本港擁有優良之醫療體系??

而在公立醫院人手及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到公立醫院求診的人數卻與日俱增!為何急症室這麽多人甚至出現急症服務被濫用?因為到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我們俗稱輪“街症”)的等待時間更長!如果涉及到要做某項檢查,等候時間為數月至數年!——我曾從朋友處聽聞,其長者朋友在未等到某個檢查期間已離世,媒體亦有報道過類似事件,這樣的例子在現時香港社會比比皆是!而與這種現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本港公立醫院數目屈指可數,其中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政府沒有增加公立醫院計劃的同時,卻有大規模已撥給私立醫院之用地,并沒有用於既定用途(前段事件傳媒已有足夠報道,本人不想多講)!

如果説上述反映的是人盡皆知但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表面制度問題,那麽以下(亦是本人親身經歷)例子則反映出一些更深層次的“質”的問題:

去年(2012年)上半年,本人曾經歷一次較長事件喉嚨痛,幾次到診所診治均不癒。於是醫生寫了轉介信,建議我找專科醫生作檢查,我亦接受建議并預約了專科醫生。專科醫生檢查後對我説:“喂,你喉嚨生左粒痹芝喔,唔使食藥咖,過一排就好咖啦!如果要藥就開D止痛藥俾你啦。”其實我當時心裡面就質疑:“如果唔使食藥都好,咁我一早好左啦!仲使睇你咩?!”結果一直被疼痛折磨,甚至感覺身體虛弱而需多穿衣服,直至假期到廣州找到一位醫生朋友檢查并診斷為“化膿性扁桃體炎”,馬上滴注青霉素——每日一次,滴了三日(合共三次)后痊癒!其實我自己亦不贊同大陸所謂“小小事就打針”的方式,但當症狀並非輕到所謂“小小事”的情況下,針劑是否亦應被我們考慮為可行之治療手段?而且這個例子的確說明其有效而且減少了疼痛長時間對身體的折磨及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傷害!而更深一層令我思考的是:那位專科醫生你究竟“專”在何處?你診所裡面掛著的“藝術高明”“仁心仁術”等牌匾和鏡子,所講何物?我用的是公司購買保險之醫療卡,所以不知具體診金。但從其他病人付款所見人均一千幾百,他們付出之診金真能換回自己的健康嗎?

請注意以上並非小概率事件,本人亦有朋友有類似遭遇。而我自己的以下另一經歷則更加令我對本港醫療體系及所謂“專科醫生”倍感心寒!:去年(2012年)9月,我自感痔痛(自己覺得可能是痔瘡而已,之前從未試過),於是在網上找到一家以治療痔瘡及相關疾病而非常出名的專科診所,因而前往求診。“專家”檢查后診斷為“外痔”,并告知本人兩個解決方法:“想快嘅就我幫你搵間醫院切左佢,或者唔想做就等佢慢慢好。”我問“如果做要幾多錢”,“專家”話:“我就收你萬二(我忘記了當時他説萬二還是萬八),另外俾醫院同麻醉師果D另計。”我在自己怕痛以及荷包怕痛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做手術切除。醫生只是給了止痛藥,埋單都要六百几!之後我自己到某藥房詢問了有關情況,藥房老闆(亦是註冊藥劑師)説“醫生無可能淨系俾止痛藥咖啵!痔瘡葯同消炎葯都應該有先啱!”於是我自己買了痔瘡膏和痔瘡藥自行治療。過了不到兩天,我自己覺得是“痔瘡”以及上述“專家”診斷為“外痔”之物爆開,流血,之後縮小,漸感舒服好轉,但多日後仍不能痊癒。兩個星期后我迴大陸之際順便找醫生朋友作檢查,診斷為“肛周膿腫”而並非“外痔”!我不敢相信而再找其他醫生檢查,均斷為“肛周膿腫”!!我終於相信并按醫生朋友吩咐服用相關消炎藥,早晚用碘伏消毒患處,一週后痊癒!迴想起來如果我當初接受上述“專家”的手術,原裝之軀無端端要被割上一刀并為此付出數萬圓,豈非無辜之至?!而最無辜且不幸的,應該是與我有同樣病徵但接受了“專家”手術的朋友!!

上述親身經歷之事,令我原本排期於10月進行的照胃鏡最終也沒有膽量去照了——在這裡亦略為概括一下情況吧:3月份因胃痛多次求診,醫生轉介我到某公立醫院,我遞交轉介信后被安排8月見醫生!見醫生的那天我按醫院給我的預約時間下午兩點到達,但等到傍晚幾乎七點才見到醫生!!之後拿了葯并按指示排期安排胃鏡,被安排到10月!這裡再一次反映出我上面提到“有長者等不到某項檢查就離世”絕非危言聳聽!!而即使是我自己辛辛苦苦等了7個月才等到的胃鏡檢查,都因為上述兩個親身經歷之事件而“排到期都不敢去檢查”,何其之悲哀!

而分析一下我碰到上述 “專科醫生”個案之原因,從邏輯上只得兩個可能:其一,我運氣太差,總是找錯醫生或找不到合適醫生,而導致概率極小的不幸情況都發生在我身上了;其二,這並非小概率事件而是普遍現象。這兩個原因有且只有一個能成立,邏輯上應該不能同時成立而且應該沒有第三個可能吧?!

我覺得我們的醫療制度對本地行醫者保護得實在太好,在多年醫護人員不足的前提下,都只是在去年(2012年)通過繁複的程序聘請了十多名海外醫護人員——而且花費公帑數百萬(本人記不清具體數目,但多個媒體均有報導)!其實本港現有一定數量之持有內地醫學學位人士,礙於資質認可問題他們多數沒有從事醫護行業,但這并不等於他們沒有專業知識和資格。只是要通過本港醫務委員會認可的三門考試非常困難而已(曾有報章訪問過相關專業人士後形容“連醫學院院長都未必考得過”!但單單報名費用就要數萬!!)。而且協助非本港醫學畢業生考這三科的培訓亦於幾年前被停辦(原因是太少人報考;而太少人報考的原因為通過率太低(低於10%)而費用太高!!)。其實港府能花幾年討論聘請海外醫護人員,最終亦花費數百萬才請了十數位,我相信如果同樣的時間和金錢用作培訓已居於本港的非本港醫學學位持有人,讓他們最終能被認可及為本港醫療體系服務,豈不更為事半功倍??!!而事實上從一些在醫院工作的朋友處亦得知,內地醫護人員到本港醫院實習和交流以及本地醫生到內地拓展病例視野和交流實習從未間斷過,而且他們認為內地很多醫護人員的水平相當高,唯一不同的只是兩地專業術語表達上的差異以及一些內地人員的英文尚需加強。

針對上述所有現行醫療體製所存在的問題,本人提出以下幾項建議,希望特區政府能盡快落實及進行醫療體製之相關改革:1) 盡快加撥土地興建公立醫院;2)增加本地醫護專業學位的資源調撥;3)盡快開設相關培訓,讓已居於本港的非本港醫學學位持有人能獲得相應培訓及實習,瞭解本港醫療體製之運作,并最終獲得認可,以服務本港醫療機構;4)切實檢討本港醫務委員會之職能及本港醫療體製現狀。

衷心希望特首及特區政府能認真思量上述內容并落實上述建議措施以改善我們現行之醫療制度!
房屋:

房屋問題是本港不同階層矛盾表現得最突出的問題,亦是我們“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要中最凸顯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媒體所講,報章所述,已無需本人贅述!而特首在競選前亦不斷落區,實地探訪板間房及劏房住戶;我們亦曾見到一些現時立法會議員或富商,參加港台製作之《窮富翁大作戰》,親身入住劏房以及感受本港基層市民之日常生活。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社會上已有共同的聲音及要求,因此我沒有把房屋問題放在本文開頭,儘管此乃本港現時最急需解決之問題!

我依然用事實說話:從我於民間得到的形容本港樓價之高的說法中,“高到打五折都依然高!”這個說法聽起來誇張,但實際上并不誇張!通街都可以見到實際例子:四五百呎的所謂“上車盤”都普遍要三四百萬;青衣“綠悠雅苑”令萬人空巷,一房一廳的單位也要接近三百萬!本港大多數家庭用於住屋(月租或月供)的每月開支,佔家庭月收入的三到六成——這是一個非常危險而不正常的數字,因為按此進行粗略推算可得:即使樓價打五折,家庭月入依然有二至三成用於住屋,而“月入三成用於住屋”基本上可被視為合理及正常收入分配的臨界點:超過則危險,低於則屬優。

雖然我不屬於社會最基層人士,但無論哪個階層,對比起其牠社會、其牠國家或地區的居住條件,香港的居住實在是可以用“折墮”來形容!我們經常説原因之一是缺地,但新加波的地比我們多嗎?為什麼他們能“人人有屋住”而且“人人有好屋住”而我們不能?我記得特首講過我們香港已使用的土地只占所有土地的7%!98-2003期間人人將經濟萎縮歸咎於董建華的“八萬五”,但憑良心講句,那段時間的低潮更多是因為外圍因素(亞洲金融風暴,資產泡沫的爆破,亞洲貨幣被狙擊等等),而香港經濟本身積存於股市及樓市的泡沫,亦只不過是適時而爆!現在可能很多人已經想重新搞“八萬五”甚至“九萬五”或更多了吧……我們香港人往往就是如此短視!當初新加波只不過是所謂“亞洲四小龍”裡面的末位,現時已超越香港!但這二十多年中,他們的房屋政策沒有動搖過!所以如果說持之以恆興建公屋勢必拖垮樓市進而拖垮經濟發展,只不過是地產霸權及既得利益者為維護私利所找的藉口而已!而且單靠房地產業及金融業支撐的經濟體必定脆弱且易受衝擊;而持續興建公屋以提高房屋之市場供應量,反而能有效壓抑房地產泡沫,令資金於其牠產業另謀出路,有助一個經濟體各個產業的多元發展!

講到此處,一如上面的教育及醫療,我在此亦想引伸出一些房屋的深層次問題:樓價及租金高企,不僅令基層市民長期處於低質素生活,令中產生活艱難,更嚴重抑制本港其牠產業發展!近兩年,我不斷聽到有朋友説他們的美國公司把香港的分公司“折埋”而整體遷往大陸或越南;報章經常報導的“超級加租”(例如月租30萬的鋪一下加到50萬甚至更高)令眾多中小企自行“折埋”;有些本來從事創作或創意產業的年輕人,被逼淺嚐輒止,最終從事地產業……香港的產業結構其實本來已經嚴重畸形!如果説上世紀90年代初本港製造業開始集體內遷是因為內地改革開放以及低廉成本,那麽現時香港僅存少量的“香港製造”繼續被扼殺,科技產業、創意產業舉步維艱甚至萎縮的現狀,都要拜“蓬勃發展”的房地產行業所賜!我公司老闆幾個月前從法國到香港,亦親口同我講“I could not understand how the Hong Kong economy is running!”他補充說明任何一個地方經濟差的時候,房地產市場亦相應蕭條而物業價格及租金會跟隨下跌,但他真是不明白為何香港樓市這麽反常,於經濟低迷這幾年依然勁升!當時我只能直接向他說明我們當屆政府的政策直接向房地產業傾斜,令市場供應長期不足!

至於現屆港府推出的壓抑樓市泡沫之“雙辣招”,本人認為只能短期內壓抑炒風,但不能根治本港房屋問題!——本港房屋問題之根本,在於低息環境下房屋供應量長期不足!息口高低乃市場因素,非能説變就變;但房屋供應量就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因素!另外補充一句,“雙辣招”除令部分炒家暫時卻步外,還同時將有置業意欲(而非以炒賣獲利為目的)且奮鬥於本港但並非永久居民的外來專才拒之置業門外,這使得原意為市民好的政策變為“一竹篙打死一船人”且略顯不公。我記得舊年(2012年)12月某日的一份免費報紙中刊登了根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數:自從2006年此計劃實施到2012年,獲批來港兩千多人,平均每年獲批三至四百人。可見數量不多,而且這些人不是投資移民,動輒有上千萬於樓市中興風作浪之人,而是憑自己的學歷和履歷被香港政府認可而來港工作的。他們沒有像其他同樣來自大陸的新移民那樣一到港就向社工求助并馬上有公屋,領綜援,有的還上街要求6000圓;相反,他們只是勤勤懇懇工作,腳踏實地賺取每月之合理回報,而事實上他們真的為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他們並未成為永久居民,在“雙辣招”下,他們即使有置業意欲亦不能為自己置一個安樂窩,這樣公平嗎?因此我認為政府有需要重新釐定“雙辣招”所規管的對象,給予這些優才豁免。另外必須重新,解決房屋問題之根本在於增加房屋供應量!

針對上述所陳述之事實,我對特區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提出如下建議:1)加快速度興建公屋(無論特首為避免“八萬五”這個敏感數字而提出過的“每年七萬五個單位”也好,恢復“八萬五”也好,更多也好,總之要有計劃每年興建一定數量,而且要持續);2)檢討“雙辣招”規管範圍,完善描述,給予根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工作的人士以本地居民待遇;3)恢復租金增幅上限(無論商用或住宅都必須規管每年之租金升幅,過往港府曾有相關法規但不知為何被廢除;這種規管有其存在價值并能有效控制樓市泡沫,避免熱錢過分積累於樓市并不斷推高樓市)以徹底防止炒風并引導資金合理流向。

衷心希望特首及特區政府能認真思量上述內容并落實上述建議措施以改善我們現行房屋政策并最終改善居住環境乃至香港整體產業結構!
物價:

這個問題,傳媒亦已報導得太多太多——儘管民怨四起,但卻加價依舊!港鐵年年賺大錢但年年加價,巴士公司亦然,電、煤氣,所有公用事業亦然!

上面幾個方面我均用了大篇幅論述,在這裡我不想令讀者再感睏倦,但我亦然想擺一些事實:加價者一般都會陳述通漲及原材料上升,但難道其牠國家沒有面對這些問題?為何其牠國家(如歐美)沒有這些升幅?Okay,若說他們(特別是歐洲)通漲及經濟增長較低,那祖國大陸呢?祖國大陸年年8%以上的經濟增幅,4%以上通漲,主要城市人工更是年年雙位數增幅(我有很多供應商都向我抱怨過),但我們熟知的深圳、廣州、上海等城市的公共交通(巴士、地鐵)費用多年未加!為什麼他們能做得到而我們卻必須忍受加價加價再加價?

物價方面我沒有上面所述其牠方面那麽多的具體例子(相信亦不必再舉例),亦沒有具體研讀過每一種價格機製(如港鐵的“可加可減”),但我相信社會上的聲音以及擺在眼前的事實,已足夠讓政府去研究修訂這些機製!我亦相信上述的數據及橫向對比足以令人深思!希望政府能盡快檢討與上述各公司的價格機製并加以改善和控制,盡早公佈於民!
聯繫匯率:

去年(2012年)初,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先生曾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檢討并修改聯繫匯率制度。我及其他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覺得可以討論而且正是適當時候討論。但令人費解的是,當時特首及所有政府官員皆一致認為“任總提出之建議不合時宜”,“在政府即將交接時提出此建議不知所為何物”,以及“過往歷史證明聯繫匯率適合本港”云云。

對上述政府為拒絕討論和修改聯繫匯率的所謂“理據”,我覺得除了“空洞無物”外,就是“不合邏輯”——試問“以往適合”等於現時及未來還一樣適合嗎??

美元過往三十多年作為國際貿易結算之主要貨幣,有其歷史原因(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大多數其牠貨幣與美元掛鉤),也有其過往三十年符合此國際貨幣地位的實際原因(過去美元未曾被大規模超過實際需求量發行,因而美元幣值相對穩定;美國政府債務水平相對穩定而不需要大規模發債和“印銀紙”),因而港元過往三十年實行“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是有其合理性,這就是官員們所講的“歷史證明”;但世上萬事萬物皆並非一成不變,這就是過往如此并不能代表現在和未來如此,這就是上面我提到官員們的理據“不合邏輯”!具體來說美元及美國政策如何“與以往不同”,從第一輪量化寬鬆開始,美國便開始陷入“以債養債”以及“大量印銀紙抵債”的惡性循環。一個經濟體一定時期內的貨幣需求量是一定的,當貨幣發行量被不斷放大以及政府不斷發債前提下,單位貨幣所代表的真正價值必定下降,講直白一點就是每一美元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或能購買真實黃金的份量)必定不斷下降(這亦是長遠來看黃金必定不斷升值的原因——其實黃金的實際價值自古無便過,變化的是與其掛鉤的貨幣實質價值而已)。港元若繼續實行“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必定跟隨美元不斷被垃圾化!

其實我不相信所有官員都不懂得上述道理,而是當今為官之道實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罪過等於有政績”,而且事實擺在眼前就是只要不下臺工資就年年加!所以有多少官員真心實意為市民謀福祉,有多少會主動對不同形勢進行調查研究?請注意,我們的媒體亦有報導:法國總統奧朗德上臺后主動將薪酬從每月一萬八歐羅減至一萬三;而我們政府一個政治助理的月薪也有港幣十萬,幾乎等同於法國總統!更勿論各位局長、司長、乃至行政長官!所以每個人當然都希望所有事物一成不變,每日“無驚無險又到五點”!

重新回到聯繫匯率這個議題,其實“緊盯美元”的消極效果已經呈現:因美元不斷貶值并多次擊穿7.75所謂“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港府已多次向市場釋出合共數百億港元;如若現時這種聯系匯率不變,未來港府勢必被逼繼續多次向市場釋出巨額港元,令本港熱錢及資產泡沫再增,而關鍵是這些熱錢和資產泡沫并不能令大多數市民受惠但卻只能推高各種價格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有人可能還會説改變聯繫匯率會影響本港出口。但我想説持這種說法的人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甚至不懂貨幣匯率與出口的關係。“貨幣升值不利出口,貶值有利出口”的理論,在類似中美、中日、美日等等這類雙邊貿易中是絕對成立的。以中美貿易為例,三年前1美元可以買8.6元人民幣的貨物,現時只能買6.1元人民幣的貨物,這等同於中國貨物相對美國的支付能力升值了將近30%,試問怎能不影響中國企業的出口?但香港的例子比較特別,主要原因是多數香港製造商的工廠和產線都在內地,其生產成本本來就是以人民幣計算,無論其與歐美客戶之交易條件為FOB香港或國內某港口都好,涉及的收益与成本計算都只是人民幣与美圓或其他貨幣,講直白一點就是要計算收入多少美元或歐元才能覆蓋以人民幣計算的成本加上符合自己預期的利潤。在這種business model下,港元的匯率根本不會影響任何一環節!

既然香港有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我們香港人素來更以“會變通”、“轉得快”為榮,何解今時今日港府在外圍環境已大不同於“過往三十年之成功經驗”時,仍然不肯對已不適合新形勢之聯繫匯率進行修改的探討?為何仍能說出“過往歷史證明聯繫匯率適合本港”這等經不起邏輯推敲的謬論?

而且要調整現時聯繫匯率,必定不會徹底拋棄美元(因為美國仍然是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經濟體而美元依然是國際貿易常用貨幣之一),而只會加入其牠貨幣(如英鎊、歐羅、人民幣等等)令港元對一籃子貨幣掛鉤以取代單一貨幣掛鉤,這樣更可令匯價變動及其產生的影響變得更輕。如此說來,這樣以極其輕微的代價就能得到一個更適合本港未來數十年發展所需的新匯率制度,港府何樂而不為?而且在一籃子貨幣裡面有多種貨幣以不同係數(比例)存在,能保證港元匯市及本港金融體製的相對穩定而不會因外來因素而大起大落,實在是有利而無害!其中的人民幣元素更能令港元不至於對人民幣不斷貶值,這更是本港經濟獨立不受鉗制的一大利好!

因此我衷心希望特首及特區政府能認真思量上述內容并早日展開聯繫匯率修改的研究,早日修改已不適時宜的聯繫匯率制度!

最后,我衷心感謝特首一直以來有聽取民意及回應市民訴求的心態和姿態。亦衷心寄望上述所有關乎民生及香港經濟發展的關注都能得到特首及特區政府的正視,并在往后施政中逐一落實體現。如若上文中有任何言語冒犯,純屬無心且對事不對人,本意都是想香港好,萬望見諒!

此致!
Julia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