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羅賓漢稅

羅賓漢稅”真能劫富濟貧?

蒂姆·哈福德
2010年03月11日09:19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上周,一家發展慈善機構的新聞辦公室找到我,希望我對“羅賓漢稅”(Robin Hood tax)表示一下支持。該稅的理念是“將銀行的危機變成整個世界的機遇”,即對銀行家征收極少的稅款,每年就能籌集到數千億英鎊,用以應對貧困和氣候變化問題。唔,我是羅賓漢的狂熱粉絲,對銀行家沒什麼好感,也願意解決貧困和氣候變化問題。但這個主意可打動不了我。

  羅賓漢稅得到了眾多慈善機構的支持,英國演員比爾·奈伊還在一場成功的宣傳活動中擔任主角。這都是好事。但讓我相當錯愕的是,至於這種稅究竟是不是一個好主意,宣傳活動則漠不關心。

  讓我們首先看一看羅賓漢稅網站上的聲明:“對造成了目前這種困境的銀行家征收極少的稅額。”首先,該稅征收的對象並非銀行家,而是金融交易。此外,稅額未必極少,因為一些有價值的金融交易賬面價值相當高,而實際價值卻小得多。例如,我去購買一份車險,如果我將別人撞成了永久性殘廢,就會引發100萬英鎊的賠付。我的保險公司會希望對這份價值百萬英鎊的風險進行再保險。這是絕對明智的,而且是對社會有益的非投機性交易。但根據0.05%的“極小”稅率,100萬英鎊的賬面價值就要交納500英鎊的稅款。很難想象,這樣一筆稅款不會影響到我的保費。

  羅賓漢稅按計劃能籌集數千億英鎊,而這筆錢最終不會由“銀行家”來支付,而是以不可預料的方式分攤到我們每個人頭上。“羅賓漢”本人似乎毫不關心自己的箭將射向何處,或者至少是不願意給定目標。

  如果這種稅能減少破壞性活動,就像對二氧化碳排放或交通堵塞征稅一樣,那麼它肯定有吸引力。但可能嗎?詹姆斯·托賓和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都曾建議對金融交易征稅,也都相信能以此降低金融波動性。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效果根本談不上顯著——你會發現,這種稅反而可能鼓勵規模更大、更不合規范的金融交易。打個比方:如果每次使用取款機都要繳納一筆手續費,我會減少使用次數,每次提更多的錢,這樣,我錢包裡現金數額的波動會更大。

  銀行的確讓我們失望,但解決辦法是對銀行進行改革,而不是對金融交易征稅。本地公共汽車公司有時也讓我失望,但我從未把這當成征收公共汽車稅的理由。我謹建議將下面幾項措施結合起來: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加強監督,改進銀行破產程序,並為納稅人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擔保收費。在我的政策改革清單上,金融交易稅進不了前十名。實際上,它壓根兒就不在清單之上,隻能算個助興節目。

  我沒有忘記羅賓漢稅要為極貧困人口募資這一終極目標。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來看,我都會繼續支持這項事業。但羅賓漢運動的發起人讓我不太放心把自己的錢托付給他們。光有錢還不夠:我們還必須關心什麼辦法有效,但他們關心嗎?

  (作者系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佔領華爾街」倡收「羅賓漢稅」


「佔領華爾街」行動不但在美國(圖),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有示威者響應,但整個運動欠缺領導和目標,發起運動的加拿大網上雜誌 Adbusters終於為運動訂立目標,迫使全球各國政府徵收1%金融證券交易稅,款項用來資助社會環保項目。  

打壓搵快錢 資助社會

Adbusters周一向9萬名活躍人士和讀者發電郵,號召他們在下周六20國峯會( G20)召開前夕,上街遊行向 G20領袖施壓,逼他們立即徵收1%「羅賓漢稅」,對金股滙等金融買賣徵收交易稅,既可打壓每天高達1.3萬億美元(逾10萬億港元)快錢,也可用來資助社會環保項目。
麻省大學經濟學者福爾布雷( Nancy Folbre)去年已倡議徵收「羅賓漢稅」,認為這可打擊即日鮮的炒賣,減低股滙價格波動,假設華爾街徵收0.5%「羅賓漢稅」,每年可獲1,750億美元(13,650億港元)稅款,若稅率增至1%及伸延至全球,將會惠澤社群。


美國《紐約時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