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仿生技術

仿生技術打造眼耳心臟

仿生學(Bionics)是一門模仿生物本領的科學,透過了解生物結構、行為、體內的物理及化學過程、能量供給、記憶與傳遞等,以研製人性化的新式機械與技術。
科學界一直醉心鑽研仿生技術,瑞士科學家兩年前就造出全球首隻讓用家有觸感的仿生手掌,透過兩電極夾連接手臂主要神經,從腦部接收訊息傳送到仿生掌的內置電腦,電極同時將觸感傳到腦部,以產生觸感。
美國科學家亦在二○一三年發明出Argus II仿生眼,在眼內植入六十像素人工視網膜,無線接收眼鏡上的視像訊息,視覺神經將訊息傳到大腦再轉化成灰色影像,讓視網膜色素病變的失明人士可隱約視物。
除仿生肢體及器官,多國科學家前年已打造出類似《無敵金剛》主角岳史迪的仿生機械人「Rex」,眼、耳、氣管、心臟、脾、胰臟、腎、血、手、腳等全部人工打造,反映技術日益成熟。
《蘋果》資料室   
肌肉神經連接義肢 全球首例
三男移植仿生手 大腦直接操控


奧地利三名男子成功裝上靠大腦操控的仿生手,成為全球首例。新技術要求病人切掉已失去功能的真手,靠移植自身肌肉及神經連接義肢,跟接受真手移植相比,病人毋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利多於弊。  

三名男子均在意外中傷及「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雖然手不是真的斷掉,但就再接收不到大腦訊息,跟「內部截肢」無異,於是在二○一一年四月至去年五月,進行前無古人的仿生重建(bionic reconstruction)手術,報告昨天在醫學期刊《刺針》發表。

能拿蛋倒水寫字

手術關鍵在於「如何讓腦部訊息傳遞給金屬」,醫生以病人自身肌肉與神經組織作為橋樑,從他們的大腿抽取這些組織移植到臂上,同時病人要忍心切掉已失去活動能力的真手,以騰出空間裝上內置感應器的仿生手,事後還要學習如何操控義肢,整個手術連康復費用要三萬歐元(約二十六萬港元)。
傳統義肢靠指令或預設程式活動,仿生手不但突破這個框框,還可避免真手移植可能出現的排斥,病人毋須終身依賴抗排斥藥,雖然敏感度始終遜於真手,但三人現已做到拿起雞蛋、倒水、寫字、用鎖匙、以刀切食物及用兩隻手解鈕扣等日常小動作,對三十歲病人馬里克維奇(Milorad Marinkovic)而言,更重要是重拾跟三名孩子玩樂的時光,「我幾乎所有事都做到,沒甚麼特別感覺……只是撿起皮球時有點困難」。
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接受使用這款仿生手,三人在截肢前都花了九個月做準備,學習如何操控移植肌肉等。發明技術的維也納醫學大學博士奧斯曼(Oskar Aszmann)指:「有些人可能最終因為缺乏神經線做移植,或心理質素欠佳而不能接受手術。」
法新社/美聯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