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GDP的嚴重誤導

http://finance.sina.com   2014年08月06日 06:35   MarketWatch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萊恩(Matthew Lynn)撰文指出,由於各國人口情況正在發生日益明顯的差異,傳統的國內生産總值數字已經難以再擔當一國經濟表現最高量度的角色,應該以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取而代之。

  以下即萊恩的評論文章全文:

  说起金融市場最關注、最期待的數據,相信國內生産總值一定會毫無疑問地中選。就國家成功程度而言,它是最重要的單一指標,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都要看其眼色行事,各國的總統和總理們也是一樣。

  國內生産總值是我們度量經濟的基石,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數字正在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是,國內生産總值沒有考慮到人口的變化,后者在決定經濟增長情況時是最重要的單一因素。事實上,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不是國家,而是每個具體的人變得更富有還是更貧窮。

  一旦我們真的換了這個視角,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以前對全球經濟的觀感有很多其實並不正確。比如说,日本經濟在過去一二十年當中的表現其實還是很得體的,而英國的表現遠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理想,財富現在還沒有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水平。

  在很長時間之內,各個發達國家的人口情況都大致相似,因此人均與否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國內生産總值數字就能夠告訴我們他們表現的好與壞。可是現在,大家的人口情況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差異。日本、德國和義大利要麼已經進入了人口收縮階段,要麼也即將進入了。與此同時,英國、法國和美國的人口則還在增長。於是,很自然地,國內生産總值數字的意義被不斷削弱,而人均數字的意義則日益凸顯出來。

  作為度量經濟成功的主要指標,國內生産總值剛剛度過八十歲的生日——它是誕生在美國。那是在1930年代,羅斯福總統做出判斷,認為自己對於美國經濟的情況必須有更多了解,才能知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國內生産總值試圖將一國之內的全部經濟活動都加在一起,得到一個精確的産出數字。在過去幾十年當中,這一數據受到過許多人的貶低——比如说,國內生産總值並不計算家務勞動。即便如此,對於一個國家的人們正在做些什麼,表現怎樣,它仍然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指標。如果國內生産總值上揚,就意味着人們正變得更富有,反之,大家的運氣就糟糕起來了。

  可是現在,面對人口情況的迅速變化,國內生産總值正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原因非常簡單: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根本上说來就是人均産出和人口相乘的乘積。如果每個勞動者生産出來的價值變化了,國內生産總值自然也就變化了——可是,大家常常忽略,如果人口數量變化了,這數字也會變化的。如果一國人口迅速增加,國內生産總值也可以迅速增加,但同時,平均到每個人的財富卻可能縮水了。反過來,如果人口大幅度減少,國內生産總值也會隨之減少,但是每個人卻可能日子更好過了。

  如果我們轉而關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世界銀行就提供這數據——我們就會明白,我們之前對全球經濟的認識頗有值得商榷之處。

  日本是最明顯的例子,這和他們人口結構的變化更迅速,幅度更大有關。七年前,日本人口達到了1億2800萬的峰值,之后便開始了負增長,很快,人口減少的速度就將達到每年100萬的量級。

  “如果,我們不再使用以前通常提及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而是使用人均數字,則日本經濟1991年以來二十年的表現其實並不是七國集團當中最差的。”Monument Securities的劉易斯(Stephen Lewis)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當中指出,“根據世界銀行彙編和發布的數據,這個沒人願意要的稱號將落在義大利的頭上。”

  不錯,近二十年來,日本確實是經歷了一場經濟災難,但是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會告訴我們,他們的表現還算不錯了,尤其我們還需要考慮到,他們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有着一個老齡化的人口構成。事實上,義大利的表現甚至比我們大多數人所認識到的還要糟糕。

  或者看看英國。英國近期的經濟增長數字的強勢程度令人吃驚,今年更是成為七國集團中擴張最快速的經濟體之一。7月當中,英國的産出回到了2008年危機之前的水平。可是,這段時間之內,主要在移民的推動下,英國的人口增加速度也在發達國家最快之列。和六年前相比,英國人口增加了大約270萬。其實,英國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較之2008年差距明顯,而且現在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總之,英國的表現其實並沒有名義數字顯示得那麼理想。

  現在,很多看似大致類似的國家都走向了差異之路。日本是個極端的例子,人口迅速減少。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情況宏觀上也和日本類似。德國近期的表現相當不錯,但是他們的人口也已經見頂,在這個十年結束之前就將進入快速下滑階段。(2050年前,預計德國人口就將減少到5000萬,還少於英國。)可以想見,要是單看國內生産總值,德國似乎很快就將迎來不幸了。在發展中國家這方面,中國和俄羅斯也將進入類似的階段。和日本一樣,單看國內生産總值,你對這些經濟體表現的印象肯定會比實際情況要糟糕。

  其他國家的情況則完全相反。比如前面提到的英國,在人口增長的大趨勢下,國內生産總值肯定也會膨脹。還有,法國,可能還有美國,也都是與英國類似。

  為什麼投資者需要注意這些?答案是,市場現在正在緊盯着那些名義上的重要數字,但是這些數字卻並不能夠反映出相應經濟體的客觀現實。如果我們忽略國內生産總值,以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取而代之,則我們的認識會準確得多,而我們對投資機會的判斷和把握也會好得多。(子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