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國人口控制戰略與糧食戰爭(下)

春秋戰國時代,齊國因漁鹽之利而富強及最先稱霸,《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國初時還是很落後的,尤其是靠海的地方。《史記》清楚地記錄:地鹹鹵,經太陽照曬後,就不能耕作,那怎麼生活?齊國的君主做了兩件事業:

1.教導老百姓曬鹽,這個地區從此便生產鹽;
2.教導老百姓捕魚,通漁鹽之利!

他還教導老百姓經商、建造車輛、船隻等,把漁鹽出售至其他地區,把需要的物資運進來,齊國於是富強起來,變成一個工商國家。從太公建國至齊桓公,齊國是最強盛的國家,後來管仲協助齊桓公發展「國際貿易」。

在下認為最偉大的糧食經濟戰略莫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據《史記:管子輕重篇》所載,它包含了不起的經濟戰略。從太公望至齊桓公,再到後來田齊,齊國的實力相當於現在的美國,所以當時齊國的學術也是不得了,所謂「稷下之學」,所有天下的學人都到齊國去,尤如二戰後所有傑出人才都湧進美國!

當時魯國在臨淄的旁邊,土地很肥沃,齊桓公非常希望得到這塊土地,但沒有理據以武力佔領魯國,他於是把這事情告訴管仲,他認為擁有了這塊土地,才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國家。

管仲對齊桓公說:明天上朝的時侯,你不穿棉袍,以後改穿絲袍,直到我告訴別穿!齊桓公連續穿了十天后,所有大臣看到君主穿著絲袍,於是大家都改穿絲袍了。士大夫換了,下大夫、貴族也換了,跟隨這時髦!全國老百姓漸漸地改穿絲袍,但齊國沒有生產絲,管仲便指定到那個地方訂購絲,當地老百姓因此大量地養蠶,土地不再種植糧食,改種桑樹,不到兩年,那個地方全種桑樹。

管仲在這時候告訴齊桓公:明天上朝的時侯,你改穿棉袍,脫下絲袍吧!這風氣很快上行下效,從朝拜到民間,大家都不穿絲袍,絲的訂單不要了,也不再向那個地方訂購絲。由於當地已經不生產糧食,齊國卻在這期間擁有糧食。一斤糧食在齊國只需五毛錢,但在那個地方卻值五塊錢,最終那個地方的人大量地跑到齊國來了,齊國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得這塊土地!可見糧食戰爭不是自今日起!

現在我們先說一下中國的大豆。1995年前,中國的大豆種子的品質屬全球最佳,但美國後來獲得中國的大豆種子,並改良其品質。這些經改良後的大豆種子品質當然較中國的大豆種子優勝,制油量多六分之一,又較中國大豆便宜10%!因美國對農業出口進行補貼,促使中國從大豆出口國變成大豆入口國,進口量更達一千噸以上!農民減少種植大豆,故大豆價格將來仍由外資控制,可以構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及國家問題。

至2003年8月,溫總宣佈到美國採購糧食,美國卻說當地天氣欠佳,令大豆的存庫量偏低,引發大豆價格從2003年8月之540美分上升1060美分!創下(2003年前)三十年新高,民間及政府分別儲存八百萬噸及七千五百萬噸,終於有機會刺激大豆價格漲至4400美元。

另一戰場則由大豆製品廠商擔任主角,他們當時眼見大豆價格太高,故在豆價格達4400美元時進行對沖及搶購八百萬噸大豆,後來美國大豆供應回升,大豆價格隨即大幅回落,70%的相關企業破產,直接造成銀行壞賬、失業、產業鏈崩潰、企業倒閉等。

外資企業則以白武士姿態收購這批中國企業,為保就業率,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極為支持這些並購活動,因此外資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操縱大部分大豆價格,造成中國農業對外依賴與日俱增。

現時湖北省出產80%水稻均是美國種子。稻米可以說是最受中國保護的糧食,但它2010年的進口量也增至366,171噸,較前一年增量接近2.9萬噸。從中國媒體報導看,官方資料並沒有考慮到經由南部國境線運至中國的稻米走私。

除了大豆以外,棉花已失手。棉花是1997年引進孟山都轉基因抗蟲棉33B後,2001-2004年中國的棉花從產量,品質到大大提高而成本下降。但之後產量與品質到逐年下降。現在去年的產量缺口有200萬噸。因為孟山都的種子三代以後,如果不向他買新的種子,就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棉花進口也大幅增加,2010年為280萬噸,接近2009年的兩倍。

玉米也是,孟山都免費贈送迪卡007號玉米種子(當年搶佔阿根廷的招數),在廣西種植1026萬畝。相當於中國東北玉米基地黑龍江的20%。這種子畝產463公斤,比傳統多73公斤。成本比傳統低多了。北伐是理所當然的。

去年玉米進口數字更令人吃驚。海關總署週五資料顯示,中國去年進口玉米157萬噸,為上年的19倍。早些時候發佈的半官方資料由此得到證實。

民間和出口商的估計資料顯示,中國今年可能會進口玉米100萬到200萬噸。相比之下,2008年和2009年的玉米進口量分別只有4.9萬噸、8.3萬噸。玉米貴就是飼料貴。我們等著豬肉猛漲吧。同時高盛在中國養豬的份額也很高。

可以說美國的新能源法案,把農產品價格與石油的價格掛鉤,讓世界面臨糧食短缺雪上加霜。美國現在要求乙醇汽油占汽油用量10%,建議目標是15%。2010年用作製造乙醇的玉米量是46乙蒲式耳,預計今年要49億蒲式耳。相當於美國36%的玉米用量。

讓我們回顧在2001年,美國只用6億蒲式耳玉米作乙醇。經逐年增長到2006年已用到16億蒲式耳,相當於16%的用量。到2008年增長到30億蒲式耳,相當於24%的用量。2009年是39億蒲式耳。

在下一直擔心中國的18億畝農地已經不保,估計這是提倡種轉基因水稻的原因。袁隆平,世界聞名的“雜交水稻之父”。在2009年4月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難度很大,在耕地減少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單產。

也是袁隆平在2008年3月兩會期間嚴厲警告“很多地方國家糧庫存在嚴重虛報現象”,他說:“有人向我反映,國家糧庫存在虛報現象,至少有兩個地方糧庫是空的。”袁隆平還說,由於國家對糧庫有補貼,所以虛報後可以冒領這部分補貼,另外,空的糧庫還可以轉作他用,用以謀利。雖然我們國家也有相關的查驗制度,但下面往往有機可乘。“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糧食,建議國家好好查一查!” 同時袁隆平的提案建議“要微服私訪,大張旗鼓去檢查怎麼看得出問題!”(2008年3月12 日《中國青年報》)) “兩會”後媒體調查果然發現,安徽當塗的糧食儲備嚴重虧空,國家儲備糧遭人倒賣牟利。在輿論追問下,國家糧食局副局長郤建偉稱,已派出調查組赴安徽當塗調查糧庫問題。

據中央電視臺2010年12月10日報導,南昌第一糧倉發生火災。該糧庫起火,13輛消防車趕赴現場,火苗有四五層樓高,而且,大火被很快撲滅。據現場消防人員介紹,這裡雖然是糧庫所在地,不過庫裡並沒有存放糧食。大火是從一個冷藏倉庫燒起的,該倉庫存放著一些凍豬肉,還有一些紙張。南昌第一糧倉是國家儲備糧食倉庫。

令人擔憂的是2009年4月國務院組織了一次全國範圍的糧食庫存大檢查。就沒有檢查到南昌第一糧倉是空倉。2009年4月1日《新京報》報導說,從4月1日起,全國將開展糧食庫存大檢查,這次清倉查庫是繼2001年之後國務院組織的又一次全國範圍的糧食庫存大檢查。重點是清查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國有糧食企業庫存,對非國有糧食企業庫存只做必要的典型調查。此次清倉查庫由國務院、發改委、糧食局等10個部門共同組織、聯合檢查,參與清查的人員將在10萬人以上。且參檢人員實行本地回避,統一抽調的檢查人員實行“混合編組”,不准參加對本地區或本企業的檢查。按理南昌第一糧倉這樣大的國家儲備糧食倉庫檢查是不可能遺漏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今民間存儲糧食很少,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家鄉家家戶戶有糧倉,儲存的糧食吃一年沒問題,有的農戶儲備的糧食可吃幾年,如今他們算著儲存些,有多的就賣掉,原因是信奉有錢就可買到糧食。民間儲糧不多,國家糧倉如果存儲糧有問題,出現災荒又去哪裡買糧食?

現在我們回看去年奧巴馬認為中國應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評論。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是維持粗放型經濟,同時為了維持GDP的增長,蓋了大量沒人住的房子,沒有車走的公路和沒有乘客的高鐵。在全球資源面臨短期的時候,大量浪費資源。這樣發展下去,說中國人是全人類的公敵也是有道理的。到時美國振臂一呼,自然四方響應。

基辛格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美國是唯一一個實現工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通過控制全球80%糧食交易量的四大糧商Archer Daniels,Bunge, Cargill, Louis Dreyfus,提高糧食價格,掠奪新興工業國,此其時也。

更何況,中美之間有更深層次的矛盾,除人口多搶資源以外,中國也是美國統治全球的絆腳石至之一。(下次詳細分析)在下一直擔心美國通過糧食短缺挑起中國內部矛盾,外加中國的民族矛盾。到2020後加上中國的人口老化嚴重。一種極端的情況是中國分裂。到時俄羅斯見獵心喜,插手要分一杯羹。到時美國以救世主出現,借錢和武器給中國抵抗從而引起中國人口的大量死亡,從而完美達到控制全球人口目標。可能我是太悲觀了。

補白:上篇引起很多爭議。對bebumui的批評與回复在下表示感謝與接受。現把bebumui的回复附於後:

對於筆者所提及的資料我在95年時隱約略有所聞. 因此做了一點工作以辨其真確性. 為免是在國內有人炒作之疑, 故特意在外國找英文原文. 如網站沒有做假,筆者所言的有事實為基礎, 只是翻譯有誇張及小偏差而矣。


http://forum.hkej.com/node/62306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