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宗教衝突造成無形邊界, 緬甸無國籍的孤魂


在緬甸西部若開邦(Rakhine),有一條無形邊界。以佛教徒為主的緬甸人不願接近;以穆斯林為主的羅興亞(Rohingya)族人,害怕越過邊界,會被殺死。因着種族和宗教,兩幫人不相往還。今年初,緬甸政府強行終止了「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如是者,難民營內的羅興亞嬰兒,死於營養不良;具傳染性的肺結核,在營內蔓延。無國籍的孤魂,讓這個佛教大國,陰霾滿佈!
難民營位於首府實兌(Sittwe),正午時分,太陽高掛,羅興亞爸爸Adul Karmat,在營內的清真寺,為三個月大的小兒子舉行告別式。按照穆斯林傳統,屍體以白布和樹葉包裹,「他是我第一個孩子,這裏沒有醫院,只好去藥房買藥,服了卻沒好轉。」穆斯林女人不能參與告別式,孩子夭折,母親只能孤單地躲在帳篷內流淚。

無國界醫生被政府驅逐

距離難民營約十分鐘路程,原本有一間由無國界醫生開設的診所,緬甸政府於今年二月,批評機構偏袒羅興亞人,最終醫護被逐,診所被迫關閉。事件引起國際廣泛關注,但兩族人的衝突卻不斷升溫。「羅興亞人都害怕到實兌的政府醫院看病,擔心那些醫生會殺死我們。」Adul說。結果,無辜的孩子沒有死於醫生手中,卻無助的死在帳篷裏。
在難民營的另一端,死亡陰霾同樣籠罩。二十八歲的Rosheda Bagoung,抱着兩個月大的兒子,不斷拭淚。「沒有錢,買一次藥也要二千元(約十多港元)……」難民營食品供應緊張,加上醫療服務完全停止,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病弱的初生嬰兒。身體已呈灰黑的孩子,微睜着明亮的眼睛看着媽媽,瘦弱得只剩皮包骨。
「沒糧食沒醫療,連帳篷也沒有了,待六月雨季到來,情況將更惡劣。」難民營的社區領袖Noorsaloum說。朝不保夕,是這個被遺棄難民營的實況,具傳染性的肺結核,令孤立無助的羅興亞人雪上加霜,數月前證實染病的Abukarsen說:「我的藥兩個月前已吃光,現只剩一個口罩。」他和妻女住同一帳篷,咳嗽後把痰吐在地上。據指,營內已有逾二十人染病。

信奉回教沒有國民身份

救援組織撤離,難民生病了,只好上藥房。位於難民營不遠的Aung藥房,從早到晚擠滿人。與丈夫經營藥房的Ma Sandar,因曾在醫院受訓,臨危受命為傷患者治療。「難民都沒有工作和收入,我們免費給他們治療及送藥。」藥房放了兩張床,Ma正為一名傷口受感染的男人放膿,消毒包紮。另一張床則躺着高燒抽筋的男嬰。小藥房前舖後居,小倆口甚至將一個房間僻作病房,讓嚴重的病人過夜。「試過有難產孕婦求助,她肚內的嬰兒已死,一直忙到半夜,才把胎兒排出,不致失血過多。」
「這裏的藥,要找人在實兌買,然後再偷運入來,單藥物開支,每天就要一萬七千元(約一百多港元),積蓄只夠捱多一至兩星期。」她說希望有好心人可以捐助,包括提供醫療氧氣、接生及簡單手術的工具等。據資料,緬甸約有一百三十三萬名羅興亞人,八成居於若開邦。過去多年,羅興亞人與居於若開邦的佛教徒衝突不斷,二○一二年更造成逾二百人死亡。
事實上,羅興亞人世代聚居於緬甸邊境,是七八世紀以來,由阿拉伯及伊朗商人,與孟加拉人及緬甸土著不斷融合的混血民族,是長居於此的少數民族,但因羅興亞人信奉回教,緬甸軍政府一直不承認他們的國民身份,在無根的熟悉土地上逐漸被邊緣化,連自由活動及結婚等法律權利也遭剝奪,淪為人類在種族和宗教爭鬥下,無國籍的孤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