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立法會三題:本地足球發展
************
  以下為今日(十一月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張學明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的答覆:

問題:

  據報,近日中國領導人倡議將足球運動的發展提升至反映中國體育文化軟實力的層次。報道又指出,在本年十月二十一日於香港大球場舉行的南華足球隊對科威特球隊的賽事中,出現近年少見的座位爆滿空前盛況,反映本地市民並未放棄支持足球運動。就如何促進本地足球發展,與中國足球運動接軌,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研究符合本港足球運動的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針對國家將足球運動提高至反映國家軟實力的層次,香港特區政府有否相應措施作出配合;目前當局有否直接撥款支援球隊的發展;如有,詳情為何;如沒有,會否考慮撥款資助,以及長遠來說,會否研究按足球隊伍的表現訂定分級資助額,以鼓勵球隊提升實力;及

(三)在現行精英培訓資助政策下甄選精英體育項目的可出可入機制的詳情,以及足球運動要成為精英體育項目所需具備的條件?

答覆:

主席:

  感謝張學明議員的提問,就提問的三個部分,答覆如下﹕

(一)足球始終是香港市民十分喜愛的運動。立法會議員亦一直十分關注。立法會於去年六月四日的會議上,曾經就促進本地足球發展進行動議辯論,其後民政局應立法會要求,聘請顧問公司進行研究,檢討香港足球的現況、分析鄰近國家及城市足球發展的經驗、以及就這些經驗是否適用於香港進行評估,從而對未來本地足球發展的策略方向及可行方案作出建議。目前,有關研究尚在進行當中,按計劃顧問會在二○一○年年初提交研究報告。屆時,我們會詳細考慮應如何制定適當及可行的措施和實施策略,以協助香港足球總會(足總)促進香港足球的長遠發展。我們打算明年年初就研究報告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進行匯報。

  另外,要支持本地足球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可有效發掘和培訓年輕球員的足球訓練基地不可或缺。我們正研究在將軍澳興建有關訓練學院的可行性,並會同各持份者探討最合適的發展和運作模式。

(二)我們留意到國家對推動足球運動發展的決心。特區政府會繼續投放資源於香港整體的足球發展。在這一方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每年向足總撥款超過七百萬元,主要作以下用途:

甲、資助足總舉辦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發掘和訓練有天賦的年輕球員。於二○○八至○九年度,足總透過政府的資助舉辦了超過二千項足球活動,當中包括學校體育推廣計劃,由足總派出教練前往學校進行足球訓練,以及安排學童參觀大型賽事;以及青少年足球推廣計劃、幼苗和青苗足球培訓計劃等,參加人數接近五萬人;

乙、培訓香港足球代表隊及相關工作人員和安排代表隊參加國際足球賽事;及

丙、支付足總的日常營運開支。

  此外,政府亦會透過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及其他財政資源支援足球運動員參與主要賽事。例如在二○○八至○九年度,政府便撥出接近七十萬元予足總,供香港足球代表隊備戰今年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和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在設施供應方面,康文署目前管理五十一個天然草地球場、二十四個人造草地球場,以及二百三十六個硬地足球場。康文署一直致力透過改善現有設施和興建新的場地,應付社區、各足球推廣計劃以及各級球隊的訓練和比賽需要。

  為了加強支援地區足球的發展,康文署在二○○二年協助足總成立地區足球隊,包括為每隊球隊提供免費足球場時段作訓練,並且鼓勵各區區議會為代表其所在地區的足球隊提供資助,減輕球隊的財政負擔。在這一方面,大埔地區的足球隊已於二○○六至○七年度晉升至甲組聯賽作賽,而沙田區足球隊也於二○○九至一○年度晉升至甲組。

  康文署亦已接納足總的要求,在二○○九至一○年度球季作出安排,為十一隊甲組聯賽球隊安排固定的主場球場,讓他們可獲分配更多節數作訓練用途。至於會否按照球隊的表現訂定分級資助額,我們會待顧問提交報告和策略建議後,作一併的考慮。

  我希望指出,足總在本地足球發展中擔當主導角色。足總在本港負責推廣及發展足球,是認可的體育總會,並為國際足球協會的屬會。它的權責包括舉辦本地足球聯賽、監管及向本地球會提供支援、甄選香港足球代表隊、以至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體育總會、球會或聯賽合作、交流或安排比賽等。政府主要透過財政資助和場地支援等措施,協助足總推廣及發展足球。
  
(三)至於精英培訓資助的政策,目的是透過把資源集中於有潛質或已有成績的體育項目,或在個別項目有出色表現的運動員上,期望提高香港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奪標的機會。精英體育項目是由香港體育學院(香港體院)支援及管理的。自二○○五至○九年度精英體育撥款周期開始,體育委員會通過一套嚴謹的準則來甄選可獲香港體院精英體育撥款資助的體育項目。就足球而言,香港體院會按本地足球代表隊及青少年代表隊在過去兩年於具規模及認受性的地區及國際賽事中取得的獎牌及排名計分,如分數達到準則中訂明的水平,則可以獲選為精英體育項目。根據有關準則,足球目前還未達到成為精英體育項目的合格指標。




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25分
立法會十八題:香港足球發展
*************
  以下為今日(三月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大輝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民政事務局局長於本年二月十一日就本人所提並與香港足球發展有關的質詢的答覆,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為檢視本地及鄰近地區在足球運動發展方面的異同而進行的顧問研究的展開及預計完成日期;會否向本會交代研究的內容及主要範疇;

(二) 有否評估,香港男子足球隊在國際足球協會的世界排名由二○○三年的第119位不斷下跌至本年的152位的情況,會否嚴重影響香港體育界的形象;若會,有何挽救香港體育界形象的方案;若否,原因為何;

(三) 是否知悉,在二○○五至二○○八年期間的三個球季,甲組足球賽事(聯賽及盃賽)每季的門券總收入為何;

(四) 有否評估重建後的旺角大球場如何能協助推動足球運動的發展;政府與香港足球總會對此是否有詳細計劃;若有,計劃的內容為何;有否評估每季在重建後的旺角大球場舉行的甲組足球賽事的入場人數;若有,評估的結果及所用準則為何;若否,不作評估的原因;

(五) 鑑於政府指重建後的旺角大球場可為香港提供一個更優質的體育活動場地,一方面協助推動足球運動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舉辦更多較大型的社區活動,政府估計該場地用於舉辦有關這兩方面的活動的比例為何,以及計劃在這兩方面分別舉辦甚麼項目;

(六) 是否知悉,過去三個球季每季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的甲組足球賽事(聯賽及盃賽)的數目及入場人數;及

(七) 鑑於足球是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體育資助計劃撥款資助的體育活動之一,過去兩年,政府有否檢討該計劃在推動足球發展的成效;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 就有關的顧問研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已於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再次招標,截止投標日期為二○○九年三月十九日。若招標過程順利,顧問報告預計可於二○一○年初完成。

  顧問研究旨在探討亞洲區內其他國家或城市成功發展足球的經驗及檢討本地足球的發展情況,從而協助我們為本地足球的長遠發展定位。我們會待有關報告完成後向立法會匯報。

(二) 就個別體育項目而言,運動員或隊伍的世界排名無疑是項目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個別項目(如香港足球代表隊)的排名並不足以展示香港體育界的國際形象。我們也不應將世界排名等同香港在發展這項運動的成績及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

(三) 根據香港足球總會(足總)提供的資料顯示,二○○五至二○○八年度的三個球季中,在香港大球場及旺角大球場進行的甲組(聯賽及盃賽)足球賽事的門券收入如下:

球季        門券收入       總收入
          (HK$)       (HK$)
        香港大球場 旺角大球場
二○○五/○六 405,760   1,066,300  1,472,060
二○○六/○七 750,920   2,782,300  3,533,220
二○○七/○八 490,940   3,211,700  3,702,640

(四) 旺角大球場於改善工程完成後,將提高服務水平。新設施可用以舉辦各項甲組足球聯賽或國際足球比賽,既有助提升市民大眾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參與,亦可更有效地滿足本地運動員的訓練需要。至於推動香港足球運動發展的工作,政府會在設施提供等方面適當支援足總。

  於甲組足球賽事方面,由於每年參賽隊伍數目及賽制均有所不同,因此,當局難以評估足總日後每季在旺角大球場舉辦甲組賽事的數目及入場人數。

  基於旺角大球場在最近三個球季的入場人數的上升趨勢,預期旺角大球場在提升設施後,可以進一步協助推動足球運動發展。

(五) 旺角大球場交通方便,一直是舉辦本地足球比賽及大型社區活動的主要體育活動場地之一,相關活動包括香港交通安全會和香港女童軍總會每年的周年大會操等。康文署會維持球場草地於良好狀況,作足球賽事或訓練之用,同時作出協調,盡量滿足體育總會及其他團體的需要,善用旺角大球場。

(六) 香港大球場最近三個球季甲組(聯賽及盃賽)的入座數據如下:

        賽事數目 總觀眾人數   平均每場賽
                     事觀眾人數
二○○五/○六 14         19,587          1,399
二○○六/○七 13         26,707          2,054
二○○七/○八 6          17,930          2,988

(七) 近年來,在有關資助計劃下,我們與足總合作,舉辦了不同的足球活動。在足球培訓方面,康文署每年會透過有關資助計劃,與足總合作推行一系列有系統、全面及互相銜接的青少年足球計劃,如「學校體育推廣計劃」、「青少年足球推廣」、「幼苗及青苗足球培訓計劃」、「青少年地區足球隊訓練計劃」及「區域足球代表隊訓練」等,供五至十九歲的學生及青少年參加,以加強本地青少年足球運動的培訓及為本地足球運動提供生力軍。

  為配合足球運動的推廣和發展,康文署更於二○○七/二○○八年度起,額外增加超過90萬元撥款予足總。在二○○八/二○○九年度足總受資助的活動數目為2,083項,參加人數超過54,200,資助額約731萬元。

  為配合足總推展足球運動的工作,康文署保持與足總舉行周年會議,檢討資助活動的成效,並就未來發展計劃作出配合,共同推動香港的足球發展。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0分
政府支持足球,但資源歸誰?
週五, 2011-02-04 20:29 — Wing

在申辦亞運的撥款被立法會財委會否決後的一天(一月十五日),支持申辦亞運的經濟動力舉連了一個名叫香港足球發展研討會的活動。台上的主角嘉賓有足總秘書長袁文川、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康樂及體育)的莫君虞和足總改革顧問(change agent)Mark Sutcliffe。

新球場使用權歸誰?

本來以為Mark Sutcliffe會是這次活動的主角。事關足總改革顧問的角色對日後足球發展至為關鍵。根據政府在二零一零年初公布的顧問報告(也是由Mark Sutcliffe的公司所撰寫),足總需要聘請改革顧問,並根據改革顧問的建議作出改革。不過,Mark Sutcliffe他自在活動開始初段就他的工作作了一個簡單的匯報後便幾乎完全被台下的參加者遺忘。大家的焦點都放在莫秘書長身上。莫秘書長在他的演辭中唯一提到政府肯定會做的工作就是多建第三代仿真草球足球場。以仿真草取代天然草,是因為前者在一年只可提供六百節予用家,後者卻能提供逾三千二百節。莫指出現時全港有十五個第三代仿真草球場,但有新的二十一個將在未來五年建好。

一談到球場設施便不得了。眾所週知,足總和絕大多數的足球會都沒有自己的球場,它們轄下的球隊與其它足球愛好者一樣,都要用政府的場地練習甚至是比賽。雖然現時的政策已給予它們一些租場的優先權,但優先權是有限制的。於是,袁文川便率先提議球場的使用權需要對精英運動員有優先的考慮。

誰是足球界的一分子?

台下的陳平(大埔區議員,大埔足球隊領隊)隨即指出,他的球隊要與公眾共享球隊有多不應該,直言這個議題根本無需討論。另一支甲組地區球隊,屯門足球會會長何君堯亦痛陳球隊在租場時所面對的困難。港隊主教練曾偉忠則索性即場提出具體訴求,要求在新建的二十一個球場中,撥出十八個予十八區的地區梯隊優先使用。此建議獲得在場的足總主席夫人,經濟動力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支持。然而,莫秘書長當然不敢就地許下承諾,堅持要在滿足在座代表要求和公眾利益中取得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足球顧問報告其中一個建議就是要強化業餘足球,並建議香港的業餘足球體系能為職業足球體系輸送人才。然而,現時業餘足球隊要租用標準十一人足球場踢球並不容易,炒賣場紙的情況是公開的秘密。如果將政府的場地的使用權進一步向專業足球界別傾斜,豈不是不能做到加強業餘足球基礎這個建議?

甲組會和足總一致嗎?

有趣的是,究竟強化業餘足球這個建議是否受到認同或重視呢?陳平在會上直言談青訓談設施意義不大。最有效提升本地足球水平的方法是找馬會或者政府出巨資作為甲組比賽的獎金。到時甲組隊能引入高質素外援,本地的聯賽水平以至本地球員水平必能提升。似乎業餘足球是精英足球的基礎還是與精英足球爭奪資源的「競爭者」,尚要有更多的討論才有明確的答案。換言之,儘管政府在顧問報告出爐後已明言政府將會向足球傾斜。但這些額外資源如何分配在這一刻卻似乎仍存有爭議。

陳平慷慨激昂的發言後,身為足總僱員的曾偉忠即帶領台下參與者高呼口號重申香港足球有得搞及需要政府支持。但可別以為這就象徵著球圈大團結。事實上,球圈內部也有不同利益存在。足總的使命包括代表隊、職業和業餘足球的發展,總不能事事只以甲組隊的利益為依歸。傑志總領隊伍健便指出職業足球員既是甲組會的僱員,政府要提倡足球不可能只找足總而不找甲組會。之後何君堯又指足總應代表「用家」利益,而所謂的用家就是甲組會,故理應甲組會都是董事局當然成員。伍何的說法,某程度上都是在抱怨現時甲組會的影響力不足。

四月十一日大件事

但如果何的建議能獲得其它甲組會接受,那問題便大了。政府撥額外資源予足總的先決條件是要改革足總架構。雖然實際上的改組內容未有對外披露,但以Mark Sutcliffe經常強調擴大不同足球參與者對足總的參與,大概修章的建議會令甲組會的影響力更微。打破常被斥為小圈子私人俱樂部的足總架構,也是當初顧問報告以至主流民意支持的方向所在。四月十一日的特別同人大會,需要四分三票數支持才能通過修章議案。如果甲組會團結反對,再加上多名老細對部分乙、丙組球會的影響力,要否決修章絕非難事。假如改革失敗,那政府就理所當然地可以鳴金收兵,無需為足球運動的發展費神,而將軍澳的足球中心也可能會無疾而終。
青訓育才關鍵 區會組隊參與 香港足運復興要靠政府


2010年 06月 26日 09:43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 南非世界盃掀起全城狂熱,香港參加世界盃決賽周會是夢嗎?事實上,它不是一個夢,而是欠一個機會。上世紀90年代前,港人對本地足球有高度參與,可惜往後一直走下坡。去年的東亞運足球冠軍給港人的興奮,令人重燃希望,期待本地足球再度崛起。足球界名人和球星都認為,青訓的打造是關鍵之一,而香港足球總會的改革亦是一重點。

    商報記者 鄺偉成

    1985年5月19日世界盃外圍賽,香港隊以2比1擊敗中國隊從小組中出線,成為經典的「5·19之役」;2009年12月12日,有主場優勢的東亞運香港足球代表隊在決賽擊敗日本,獲得史無前例的大型綜合運動會的足球冠軍。同樣是輝煌的一刻,感慨的是,這24年間本土足球發展由盛而衰。

    ●足運由盛而衰有因

    香港足球總會董事余錦基認為,香港足球一直只靠有一些有心人士支持才得以蓬勃,但隨□減少用外援的決定、電視轉播外國聯賽的興起,加上政府長年的不資助,香港足球逐漸走入低谷。

    余錦基對本地足球的投入及熱愛為人熟知。他也無奈地說,香港足球真是衰落了。他緬懷港足曾有一段光輝日子,「多人睇本地波、又多贊助」,這樣亦解決了足總財政問題,繼續生存下來;這是因有一班足球發燒友組織球隊,如「林建岳搞南華、林建名搞東方」,還羅致身價高的外援,除了參加甲組比賽,又誕生了實力強橫的香港隊,這樣就吸引很多球迷。

    他更提及自己當年擔任足總主席時,舉辦省港盃,門票由5毫子炒至5元;在廣州作賽時,家人都不敢接電話,因為怕親戚朋友索取門票。可是,在1985年後,有人建議不用外援,主因是外援身價貴,當沒有高質素球員後,球迷無球星可捧,對本土球賽漸失興趣。另方面,電視台直播外國球賽越來越多,賭波又合法化,港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國球賽。「又好睇,又有得賭,球迷的視線都轉移了。」

    ●撥款區隊打上甲組

    「香港其實有好多人熱愛足球,入場睇波的人雖少;但在電視睇波、去球場踢波的人是愈來愈多,大人有大人踢,細路有細路踢,唔信,你試下去訂場,睇下訂唔訂到。」他更指,幸好東亞運港隊奪取金牌,敲響了蘇醒的鐘,令市民及政府突然再關注足球。

    他認為要復興本地足運,不能再只靠有心人一力支撐,重點要從青訓做起,並要全港18區一起打造,為本港足球事業打下基石。他建議,18區都有自家足球隊,由區議會為主體作帶領,對區議會百利而無一害;有了該區的足球隊,居民亦有歸屬感。

    「目前的大埔、沙田等區隊是成功的例子,由地區做起,改造本地足球文化。錢無疑是一個問題,但踢丙組每年只需60萬元,政府可資助一半,其餘由各區自找贊助,若升上甲組,政府可撥100萬元,即是18區全部都踢上甲組,都是1800萬元,但效果卻極佳。」余錦基建議,每區都有自己的主場,每區均建體育中心,內有球場,讓地區球隊練波,還有游泳池、網球場等,區內的學校也可使用。

    地區足球打造良好,青訓亦會漸入佳境,余錦基提到,美國與日本以往是「唔識踢波」,但當局用了很多時間組織青訓,父母會去看賽事,同時是親子活動,一起享受足球,就是快樂足球。地區及青訓搞得成功,又可以仿效歐洲的冠軍聯賽盃,與中國合辦一個大中華盃的球會盃,兩地比賽頭數名的球隊,加台灣及澳門的球隊參加。●港人足球之火未滅愈說愈高興的余錦基指,「世界上有邊個活動,可以令你的國家的市民,穿著國家的球衣在街上巡遊,在世界盃就展示了出來。如亞洲盃(2007),多災多難的伊拉克贏了當年的冠軍,對國民有大影響,很多人都喜極而泣。」他認為,香港人平日壓力大,都想有時間出去「叫□」。對於「5·19之役」及東亞運冠軍,這兩個時空足運的更迭,余錦基稱,有些事是不能以賽事結果以衡量,但他相信,港人還是期待有一支腳法優秀的香港隊,而且一定會捧場,「香港人對足球的一團火是未滅的。」

    余錦基冀足總董事中立

    香港足球總會統領全港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賽、代表隊及青年軍,其運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本地足運發展。近年更因財政紊亂而廣受批評,在足總管理層多年的余錦基深感委屈,明言足總是有很多地方要改善,但指足總處事一塌糊塗的話,「你試□哑搞□,安排賽事,搞咁多鹂呀?」
「港超聯」最快明年九月成立 足運改革倡最低年薪15萬
[2011-06-07] Tweet

    香港足球總會早前通過改革香港球壇的「鳳凰計劃」,最快於明年九月球季成立香港超級足球聯賽。據瞭解,足總的改革顧問留意到球員「起薪點」較低,因部分甲組球會在簽署學徒球員時,月薪一直只有三、四千元,難以鼓勵年輕一輩「入行」,建議香港球圈建立本身的「最低薪資」制度,倡議球員月薪應最少達到一萬二千五百元,即年薪十五萬元;五年後更可加薪至一萬七千元。


記者:歐志軍


    足總早前通過最快於明年九月開始的球季設立「港超聯」,代表香港球圈正式嘗試全面職業化。
    改革顧問報告直言,本地球員地位不高,薪資亦相對較低,難以成為年輕人渴望加入的行業,情況亦可從足球賽事的水平反映,是球圈需要打破的惡性循環之一,故認為香港球壇應考慮建立本身的「最低薪資」制度。
    根據顧問作出的財務評估,建議「港超聯」成立時,每家球會的球員年薪應至少達到十五萬元,即月薪一萬二千五百元;球會的平均年薪,更應達到十七萬元;假設每支球隊聘用二十名球員,球員每年薪酬開支最少需要三百四十萬元,佔建議班費的五成六。


足總主席:港好球員不足


    顧問更假設通過門票令收入增加,在「港超聯」爭標的每家球會,在五年後的整體薪酬開支可以超過四百萬元,因此推算屆時球員的平均月薪可以增加至超過一萬七千元。
    對於實施改革後的香港球壇,球員薪酬能否如報告建議般得到大幅提升,足總主席梁孔德指質素較佳的球員,現時月薪已動輒超過一萬元,甚至達到數萬元,超過顧問建議的水平。香港現在問題只是好球員不足,當日後職業聯賽球隊數目增至十二隊時,「爭球員」情況將會更加明顯,相信有助提升球員薪酬。他笑言:「若果人工太低,日後反而可能請不到好球員。」


操練時間少 時薪達百元


    梁孔德表示,現時球員須與球會簽訂合約,加上需要到足總登記,兩者已存在勞資關係。
    對於個別球員的月薪只有數千元,梁孔德解釋這問題只在一至兩家球會出現,但由於球員實際比賽及練習時間較少,即使月薪只有三、四千元,時薪亦可超過二十八元,足以符合政府法定最低薪資的要求。但他強調,新球季開始前會密切監察情況,一旦留意到球員的薪資太低,會立即向球會提出意見。
    多年來一直培訓新秀球員的甲組球會流浪,其總監李輝立坦言,起初也憂慮社會引入最低薪資會影響球會運作,因部分學徒球員的月薪只有三、四千元,但由於球會每天操練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論時薪可以達到一百元,相信是符合法例的規定。
    李輝立說:「現時成年球員的薪酬普遍也有七千至九千元,薪資低或不低,球員需要接受,我們栽培新人的起點就只是這麼多。」


李健和:難逼老闆加薪


    不過,曾力撐最低薪資應設於三十三元水平的前香港足球先生李健和,卻不贊同球圈內引入球會的「最低薪資」,因球員的工作性質較為特殊,加上香港球會在性質上並非一盤生意,往往沒有固定的贊助或收入,估計只有數支球會的班費可以超過六百萬,「難以強逼老闆一定要提升薪資,否則他們大可不搞職業足球,寧願投資業餘性質的乙丙組聯賽。」
    下季將首度升上甲組的地區球隊深水埗,其領隊盧永文也稱,在釐定球員薪酬水平時,會確定時薪不會牴觸法例;對於顧問建議全面提升球員薪酬,他認為較難「一步到位」。


球圈人士對加薪看法


足總主席梁孔德
    聯賽隊伍日後會由十隊增至十二隊,屆時爭球員的情況還會更加厲害,若果人工太低,也不會請到好球員。


流浪總監李輝立
    我們栽培新人的起薪點就只是這麼多……若是有太多勞工法例管制本地足球,香港足球會死。


前香港足球先生李健和
    最慘是在香港經營球隊,不像外國般,可以像一盤生意,難以強逼老闆一定要提升薪資。
講講今天的足總甲組會。
足總CEO 薛基輔Mark Suttcliffe履新,今天正式與各甲組會代表見面。
球會比較關心的話題,是日前Mark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及他會為實踐鳯凰計劃訂下先後次序,主要會將焦點放於四個範疇:

(一) 代表隊和精英足球
(二) 職業球會及聯賽,包括教練培訓、改善青少年訓練計劃、使用高質素的訓練設施、改善球員的福利制度 
(三) 基層足球發展計劃
(四) 重整足總架構,增強足總的運作模式及名聲

其中Mark曾提及,香港超級聯賽未必能夠在2013-14年度展開,各球會都就此表達了意見。
各球會的主流意見,都是認為超級聯賽應該是實踐鳯凰計劃的重要一步,故此希望CEO會放在工作清單上的優先位置。
原因是香港足球需要一個重大的改變,在形式上必須要給外界一個更鮮明的專業聯賽形象。當然,香港足球要在整體上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好,例如給球會的架構設立更高的標準,提升教練及職員的水平,提升球員保障及福利等等 - 香港足球必須要進入更具商業規模的里程碑,帶來新鮮感,才可以吸引更多贊助商,以及投資者,從而為球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造,提升水準,吸引更多球迷。

球會亦希望足總可以循尋求政府資助方面,再下一城。球會都明白到,政府的資助,不可能直接撥款支持球隊,但在一些球場收費方面,如能減免,設一個資助額,就是很直接而有力的支援了。

至於青訓方面,球會的主流意見,都是認為應該將責任交回球會,這不應該是足總放很多時間資源和心血的範疇。原因是,足總屬下,目前有50個球會,這些甲乙丙丁組的球會,都在做自己的青訓,包括地區的青訓及各球會的青訓,都在為香港培育青年球員,以及給他們比賽的機會。由球會做青訓的好處,是球會會有一個培訓青年球員的「內需」,亦有讓每支梯隊爭取好成績的意欲;缺乏的,只是訓練的硬件,以及更具規模及更受認同的聯賽及公開賽事,而這些不足,正是足總可以做得更好,協助球會的部份 - 足總需要更妥善地安排訓練場地,舉辦更具質素的青年聯賽,以及加強給予香港青年代表隊的訓練及爭取好成績。

關於青訓的討論,過去分為兩大意見,由球會負責或由足總負責。
我個人的看法,認為青訓應由球會負責。現時在匱乏的支援下,各球會仍然各施各法,或與不同單位結盟及合作,去做好自己的青訓,今季與地區合作的球會,有南華(灣仔),太陽飛馬(元朗)和公民(東區);流浪、晨曦的青訓已有多年來已建立的模式;此外,傑志成立足球學校;橫濱FC(香港)與車路士足球學校合作;大埔、屯門、南區已鞏固了地區青訓規模。此外,乙丙丁組各球會,都在給予青年球員機會去比賽。
目前球會青訓或者未做到最好,但這並不代表足總應該要把青訓作出「中央處理」,由於從前體院所能提供的足球訓練已經「不存在」,由足總去重新建立青訓系統,只會出現更多硬件與軟件匱乏的情況,集中訓練亦令到學員之間競爭性減低,並衍生未來球員以甚麼界定分派到不同球會的問題。
球會做青訓成效如未達理想,其不足之處,才是足總需要專注協助及計劃的青訓工作。

其實感到安慰的,是經過一些時間的醞釀,現時各球會都十分認同香港足球必須要邁向超級聯賽的方向,雖然大家要做的工作會更多,要承擔的責任更廣闊,財務上的承擔亦更重大,但各球會都顯示出決心 - 這個思維上的進步,對香港足球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大家給CEO反映的另一個期望,當然是希望足總能夠找來更多贊助,令聯賽、盃賽,甚至未來在香港舉辦的國際賽事,都更具吸引力及規模;至於足總負責和政府溝通,在場地安排上的協助,及提高場地質素,也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訴求。

Mark在聽取大家的意見之後,表示必定會好好籌劃鳯凰計劃的各項工作。

此外,今天我與巴甲勁旅富明尼斯的副會長在公司會面,其後他亦前往參觀了南華會,我們傾談兩個球會的合作計劃,其中有關於球員方面的事情,明晚出blog再談。
中國男足被人羞辱
中國男足當晚在合肥有場國際比賽,對手是排名遠低於自己的泰國隊。這支泰國隊是臨時拼湊而成,平均年齡僅二十二歲,實力之弱可想而知。比賽前坊間就有傳言,說中國足球隊在下一盤大棋,他們知道習近平是中國一號球迷,更知道這一天他要過六十大壽,所以他們鑑於自己多場比賽不勝的背景,刻意找來一個軟柿子泰國隊要痛捏一番,以一場大勝為習老大祝壽。

想法好像不錯。中國足球水平不高,但看領導眼色行事的本事不低。習近平前段訪問墨西哥,明言自己是足球迷,又說「中國足球隊一直很努力,但目前只有一次闖進過世界盃比賽」,話裏話外的意思,其實是褒中帶貶,一號球迷希望中國足球盡快提高水平的殷殷之心,誰都能聽明白。正所謂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深。當晚中國男足將一場祝壽大戲實打實地演砸了,最終一比五輸給了泰國隊。如此比分,創造了中泰足球國家隊層面交手的最大比分。近三十年來的頭十年,泰國隊屢屢成為中國剋星,在多次關鍵比賽中擊敗過中國隊,但中國隊從未輸過這樣大的比分;最近的二十年,中國隊一直力壓泰國,再未讓對方得過手。但偏在一號球迷過生日的時候,中國男足再次丟人現眼,將比賽踢成了事故,踢成了羞辱,也順道宣布了官辦足球的中國夢已然破滅。

不知習近平怎樣過自己的六十大壽。外人看來,眼看着自己的足球中國夢夢破,他不鬱悶才怪。
政府支持香港足球長遠發展

2013年02月17日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蛇年伊始的賀歲盃足球賽,港聯雖然首戰受挫,最後仍奮力險勝泰國勁旅蒙通聯,取得季軍。香港足球壇今年續有盛事,受眾多球迷期待的,自是英超聯的曼聯足球隊再次訪港,「撲票」熱潮早就掀起。

   足球是隊際比賽,需要整隊球員的緊密配合。現代足球比賽涉及龐大的組織、資源、人才培訓等問題。為了提高香港足球水平,政府曾經委託顧問進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建議,重點包括改善足球體育組織的管治、提升代表隊的專業水平、加強青少年培訓、改善設施及成立足球訓練中心等等。

   政府明確支持香港足球的長遠發展,鼓勵足總推行「鳳凰計劃」逐步落實改革建議,推動職業及業餘足球。政府亦增建和改善足球場,並撥出額外資源,加強支持球隊及提供更多比賽機會等等。

   足球顧問報告強調發展地區足球的重要性。地區足球隊是植根地區的隊伍。為它們提供資助,對普及足球、提升球隊水平、培養球員有很大作用,這並可為各區青年球員提供重要的發展階梯。

   現在,全港18區都有自己的地區足球隊,參加香港足球總會舉辦的聯賽,包括三隊甲組、四隊乙組、六隊丙組及五隊丁組隊伍。民政事務局的足球專責小組自2011-12年度球季開始推出「地區足球隊資助計劃」,為地區足球隊提供額外資助。資助用於聘請教練、交通運輸、增添器材及行政開支等等。2012-13年度球季資助總額增加至593萬元,比上年度增加超過一成。

   足球專責小組又在地區對青少年進行有系統的足球培訓,讓球員有路徑逐步發展成為精英級球員。康文署在2011-12年度為此投放533萬元;2012-13年度的資助增至663萬元。康文署並為各區區議會支持的足球代表隊免費提供36節的草地足球場供使用,以助備戰地區聯賽賽事。康文署又為甲組球隊編配了主場,協助球隊吸納更多支持。

   各支地區球隊積極參與不同級別的聯賽,循環對壘,努力競技。依照足總的賽制,到球季結束時,比賽成績計算下來,積分高的便可獲「升班」。有三支地區足球隊已升上了最高級別的甲組,可見發展地區足球是有效途徑。不過,地區足球隊升班至甲組,往往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固然是成績受肯定,憂者是聯賽甲組隊伍「身價」不同了,每年所需費用遠超一般地區球隊,不容易籌措。

   甲組之中並非來自地區升班的其他球隊,都各有本身的財政來源,例如商業贊助或社會人士資助。足球顧問報告提出了維持職業足球發展的融資模式,明顯要更多依靠市場和商業運作,在香港不適宜由政府包攬。不過,本來的地區足球隊,通過奮鬥努力升至甲組隊,總還要經過一個升級轉型的適應過程,政府不排除從中給予協助。我們會在本年度球季結束後,根據地區球隊的需要,檢討來屆球季的資助金額。

   提高香港的足球水準,要有系統地長期推行,在建立普及運動的基礎上逐步達到。如今,我們已見到一些地區球隊打響名堂。希望這樣的球隊、球會陸續增加。政府會繼續與香港足球總會緊密合作,為各地區球隊提供協助,提升地區足球的水平和推動足球運動的發展。
夢想讓日本足球變大

日本足球隊在這次FIFA聯邦杯震撼強國義大利的表現,引起世界足壇對日本足球進步的關注,各方也對日本歷經逾二十年的蛻變成長倍增好奇。孩子們通過踢球鍛煉身體是日本足協的社會責任,日本J聯賽創始人,前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日本足球的成長,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而青少年、聯賽多方位立體化的進步是日本足球取得現在成績的重要原因。他強調重點在於「讓他們提升運動能力、感受體育的樂趣,才可望見到效果立竿見影。」


川淵三郎的論點,與這幾年發哥在校園社區巡迴演講中必講的其中一段息息相關,即必須足球生根家庭才有希望。記得早在30年以前了,日本大阪YMCA帶領幼兒足球隊來台北與萬華YMCA的幼童友誼交流,發哥在與他們交談中獲悉,日本光是大阪地區YMCA帶領的幼兒足球人口便有上萬人之多。日本幼兒學足球,都是要繳費去上課的,並且,往往是由父母或爺爺奶奶陪同去上課學習。


日本的家長帶小孩去學踢球,主要是讓孩子多接觸戶外活動,先培養他們認識足球,進而愛好足球,未必都是希望他們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出色的足球巨星,但起碼讓他們成為一名懂足球的人。


今天日本足球維新的成功,從這小地方不難可看出他們成功之處,小孩學足球過程中,連動帶起了陪同的父母及爺爺奶奶也直間接認識了足球這項運動,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足球已經在日本的各個家庭中生根,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日本創辦職業足球聯賽時,早已打下了擁有可觀的看得懂足球的基本觀眾群。


所以說,一項運動的推展,就得像日本這樣,一定要設法打入他們的家庭裡,如此,才能讓足球真正的落實發展。


川淵三郎說:「J聯賽俱樂部、學校俱樂部、民間俱樂部等,培養管道非常多樣。足協會不斷收集資訊,加以整合。我們擁有一個國家訓練中心,每隔一兩個月就把頂尖的青少年選手集合到一起進行訓練和評估。」本田圭佑、中村俊輔等日本球星昔日在俱樂部青年隊並不如意,但日本足協看到了他們的潛能,對他們的成長始終關注和掌握,最終兩人都成為職業球員。如今的日本足球活躍著90萬名註冊球員,6.4萬名教練,21萬名註冊裁判,球迷人數達到127萬。


川淵三郎指出,紮根民間也讓日本足球根基扎實。日本全國規模的青少年比賽非常多,全國少年足球大會從1977年起一直在舉辦,全國高中錦標賽歷史更為悠久,迄今已經舉行了89屆比賽。這位75歲的老人直言「是孩子們的夢想‘迫使’日本足球變得更加強大。」這點,值得台灣作為借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