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生物化學家看喝茶利尿的本質

生物化學家看喝茶利尿的本質

分類\健康時間\2017-02-19

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每每品茶的同時衛生間是不會少跑的,給人一種新陳代謝驟然加快的感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喝茶利尿。

利尿是指作用於腎臟,促進體內電解質(主要是鈉離子)和水的排出,從而使尿量增加的生理現象。它對身體有多方面的益處,例如:

- 利尿消腫:水腫是心臟、肝臟、腎臟疾病的常見症狀,雖然發病的原因不同,但都是由於細胞間液體的增加引起,而鈉滯留是細胞間液體增加的主要因素,利尿藥可以使水腫減輕或消失,這樣既可減輕原有的疾病的症狀,又可以促進原有疾病的好轉。

- 利尿降壓:由於排鈉利尿的作用,使血容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動脈血管中的血量和受到的壓力下降,而使血壓降低。

- 利尿強心:一般認為凡是心力衰竭的病人必須利尿,因為心衰時利尿藥的作用與強心藥的作用不相上下,利尿藥可以增加水、鈉的排出,使血容量減少,減輕了心臟的負擔,間接起到了強心作用,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

- 利尿解毒:某些藥物如安眠藥、毒蕈鹼或重金屬鹽(汞、砷)、毒蛇咬傷等急性中毒時,使用利尿藥可加速毒物的排泄,並可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產生。

那么喝茶為何會利尿呢?還是讓我們來看看生理化學家是如何解釋的吧。

多喝開水和多飲茶都能增加排尿數量,但多喝開水與飲茶對利尿的功能完全不同。茶有更好的利尿效果,如果與同體積的水相比較,茶葉要高出1.55倍,氯化物排出則是飲水的2.5倍。這主要是由於茶中含有咖啡鹼所致。

上圖表示的是人體缺水後的生理反應過程。而咖啡鹼的作用就是阻止了抗利尿激素(ADH)與腎小管和集合管結合,使得對水的重新收減少,重吸收的少了,尿量自然就多了。當然了,人體不缺水的時候,血液中也還是有ADH存在的,咖啡鹼可以和這些結合,同樣也會降低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於水的重吸收另外,由於喝茶的時候也是人體補充水分的過程,而大量的補充水分,則會引起水利尿,水利尿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上面那個圖的左半邊,滲透壓降低影響感受器,造成腦垂體釋放的ADH減少--腎小管、集合管的重新收作用下降--尿量增多喝茶的過程就是,由於大量補水,引起了滲透壓降低,使得血液中的ADH減少,本來ADH就少了,還被咖啡鹼結合了一部分,能夠到達腎臟與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的受體結合的就更少了,於是這倆地方對於水的重吸收作用大幅降低,導致尿液增加原理其實挺簡單的,和茶葉的加工工藝什麼的沒關係,因為加工工藝對於干茶中咖啡鹼含量的影響很小,喝茶利尿並非只是紅茶才有的特性。

那麼什麼是咖啡鹼呢?

咖啡鹼又名咖啡因(Caffeine),是一種黃嘌呤植物生物鹼化合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暫時的驅走睡意並恢復精力,臨床上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和昏迷復甦。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使用咖啡因。人類最常使用的含咖啡因的植物包括咖啡、茶及一些可可。

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來源是咖啡豆(咖啡樹的種子),同時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咖啡豆的品種和咖啡的製作方法,甚至同一棵樹上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都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一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從阿拉伯濃縮咖啡中的40毫克到濃咖啡中的100毫克。深焙咖啡一般比淺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因為烘焙能減少咖啡豆里的咖啡因含量。阿拉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中果咖啡低。咖啡也含有痕量的茶鹼,但不含可可鹼。

茶是另外一個咖啡因的重要來源,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決定於制茶的強度。特定品種的茶,例如紅茶和烏龍茶,比其他茶的咖啡因含量高。茶含有少量的可可鹼以及比咖啡略高的茶鹼。茶的製作對於茶有很大影響,但是茶的顏色幾乎不能指示咖啡因的含量。日本綠茶的咖啡因含量就遠遠低於許多紅茶,例如正山小種茶,幾乎不含咖啡因。因此各種茶由於含有咖啡鹼含量的濃度不同對利尿的效果也不同。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二看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您可以搜索微信號「tea-thing」或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
XUI:firstImage=-->

 退黑激素(Melatonin)

林 興 中 醫師
高雄榮總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兼任副教授

<一>前言 :

退黑激素(Melatonin)有人叫聚黑激素,它是腦部「松果體」所分泌的一種激素,在1958年首先從牛的松果體抽淬物中所分離出來的物質。它可使青蛙皮膚色素細胞內之黑色素顆粒聚合於細胞核附近(故稱為聚黑激素),因而使皮膚顏色看起來較淡(故有人叫它退黑激素)。

<二>生理調節 :

目前所知,退黑激素的產生及分泌受二種因素影響﹕
(1)光暗﹕光線經過視網膜神經細胞再傳至下視丘,再經交感神經而傳至松果體,抑制退黑激素的分泌。反之,黑暗則可促使退黑激素的分泌。
(2)晝夜韻律﹕下視丘內之一些細胞有如「生物時鐘」般使松果體之退黑激素分泌出現晝夜韻律之差異,一般晚上入睡後其血中濃度為白天的六倍。
退黑激素在血中的濃度與年齡有關,出生三個月後開始上升,一至三歲濃度最高,且開始出現晝夜差異,此後濃度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
退黑激素在血中的半衰期甚短,約為半分鐘至5分鐘之間,主要在肝臟內代謝而其代謝物則由尿液排出。

<三>作用機轉 :

(1)經細胞膜上「接受器」產生作用﹕退黑激素的接受器包括﹕(a)細胞表面接受器。有二種,一種為低親和性接受器(ML2),活化細胞內之Phospholipase C ,產生IP3而發揮作用。另一種為高親和性接受器(ML1),ML1又可分為二種亞型,一為 Mel-Ia 及另一為 Mel-Ib,經過G蛋白活化adenylate cyclase產生cAMP而發揮作用。Mel-Ia主要存在於下視丘及腦下垂腺細胞上,而Mel-Ib主要見於視網膜細胞上。(b)經與細胞質內之Calmodulin 蛋白結合,活化adenylate cyclase及phosphodiesterase,影響細胞內鈣離子的傳導而產生作用。(c)經與細胞核內之二種接受器(α及B retinoid Z接受器)接合後而產生作用。
(2)中和並清除自由基。退黑激素在藥理劑量下(高濃度)為極強之「抗氧化物」,可防止「去氧核醣核酸」(DNA)被氧化傷害。其中和並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較之維生素E還強,唯在一般生理劑量下可能無此作用。
(3)強化免疫功能。退黑激素可經T淋巴細胞上之接受器促使T細胞分泌「細胞介質」如 IL-2, IL-4 及其他因子而強化身體之免疫功能。

<四>生理功能及其臨床上之可能應用 :

就目前所知它的生理功能可能包括﹕
(1)促進睡眠﹕退黑激素有摧眠作用,近來有人相信老人易失眠乃因缺乏此激素之故。故有人以它來治療失眠。
(2)調節晝夜韻律﹕坐飛機到有時差之區域時會出現不適現象,如疲倦、失眠、日夜顛倒等。有時可以在飛機起飛前及到達目的地後服用退黑激素而避免或減輕因時差所帶來的不適,但如在起飛前三天即己服用者反而使時差之恢復更延長,故它對調節晝夜韻律應扮演一定角色。唯其劑量及使用方法目前仍有爭議,而未有一致定論。
(3)影響情緒﹕它的缺乏有人相信與某些精神疾病有關聯,例如憂鬱症、季節性情緒障礙等。
(4)性成熟與生殖﹕退黑激素會抑制性腺功能。可能經由抑制下視丘「性腺釋素」的分泌及影響「性腺釋素」在腦下垂腺的作用。有人相信小孩在三歲後由於退黑激素之分泌逐漸減少,在青春期時乃促使性腺之成熟。此外一些研究亦發現退黑激素會直接影響卵巢內黃體素的合成與分泌。
(5)對老化的影響﹕由於研究發現退黑激素可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故或可防止或減輕細胞遭到氧化物及自由基的傷害而達到「抗老化」的作用。成人由於退黑激素的日漸減少故出現老化現象。唯目前仍缺乏臨床之有力證明退黑激素治療是否確可「抗老化」。
(6)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發現退黑激素可以促使T淋巴細胞合成並放出細胞介質如IL2, IL4而使身體免疫力增強。
(7)抗癌作用﹕研究發現退黑激素有抗癌作用,其可能機轉為﹕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力、及直接抑制細胞之有絲分裂及增生等。臨床上一些小型報告認為退黑激素用於如乳癌、前列腺癌、及神經細胞瘤等作為輔助療法似乎有所幫助,唯必須等更大型及長時間之臨床研究報告出來方可下定論。

<五>結論 :

退黑激素目前在國內外相當熱門,唯其臨床上之真正療效仍有待證實,加上製造之廠商不少,每種製品之「純度」不一,雖無明顯之副作用報告,唯仍有一些輕度的副作用如胃腸不適、及過敏等零星報告。此外其用法用量仍有爭議,故國人目前宜「靜觀其變」,不必對它趨之若騖,以免「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http://www.vghks.gov.tw/meta/melatoni.ht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