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HIV 資料收集

愛滋病「可能治癒」全球第二、三例連續出現!愛滋治療露曙光?1 min read
10 4 月, 2019medpartner

近期有個令科學界和醫學界都頗為振奮的消息,就是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全球第二例和第三例愛滋病患「可能痊癒」的例子。距離第一例愛滋病可能痊癒的案例,已經是 2007 年的事了。科學界與醫療專家們與愛滋病奮鬥了 12 年之後,一次出現了兩個成功壓制血液中 HIV 病毒且可能痊癒的案例。這是不是代表愛滋病可能有辦法可以治癒了嗎?愛滋病治療是不是再也不是夢想了呢?

今天 MedPartner 團隊專家將剖析這則新聞的細節,告訴你這是怎麼一回事。



愛滋病目前可能治癒的案例都進行過骨髓移植手術
導致愛滋病(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 AIDS)的 HIV 病毒一直是很難對付的病原體,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能完全治癒愛滋病的療法,最常使用的是透過使用反轉錄病毒藥物,來控制病情。常聽到的「雞尾酒療法」,就是同時使用多種反轉錄病毒藥物,來達到更好的病情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在藥物治療上,還有一招是服用 PrEP 藥物,來降低被 HIV 病毒感染的風險。

愛滋病可能治癒_控制病情的方法

愛滋病當年被稱為「20世紀黑死病」,從這名字,大家應該就能了解這種疾病難以對付的程度了。雖然治療方式逐漸進步,多數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可以長期、穩定地生存,並在社會上活動,但愛滋病「治癒」仍然是個難以解決的目標。所以當愛滋病患被治癒的消息傳出後,不難想像這會是震驚世界、振奮人心的進展。





史上第一位被認為可能成功治癒愛滋的案例
第一位被醫學界認為「可能成功治癒愛滋」的案例,是 2007 年的一位「柏林病人」,因為同時患有愛滋病和白血病,並且使用化療藥物沒有治療效果,所以接受了骨髓移植,最後卻發現血液中 HIV 病毒消失無蹤!

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呢?當時,他的治療團隊挑選了一位體內含有 CCR5 突變的基因型捐贈者,來進行骨髓移植。而帶有 CCR5 突變基因型的人,免疫細胞不會被 HIV 病毒感染,但是這種基因滿罕見的,根據統計只有 1% 歐洲血緣的人有 CCR5 突變的基因。在移植手術後,這位患者體內 HIV 病毒的量持續不斷的下降,三年後這位柏林病人體內的 HIV 病毒已經減少到儀器測不到的程度。這才讓醫學界意識到,治癒愛滋病也許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到目前為止 12 年了,這位柏林病人,血液中仍然測不出 HIV 病毒,只不過在這 12 年間,卻一直沒有其他成功的案例,因此很多科學家一直懷疑這個成功案例,會不會只是運氣好。




事隔12年第二及第三個案例連續發生
終於在今年(2019)三月初,Nature 報導了第二例愛滋可能治癒的「倫敦病人」,這名英國男子在 2003 年確診 HIV 病毒感染, 2012 年開始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後來他被診斷出淋巴癌,開始接受化療後,他的醫療團隊在 2016 年決定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並且幫他挑選帶有 CCR5 基因突變的捐贈者。手術結束一段時間後,這位倫敦病人停止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到目前為止 18 個月,血液中依然沒有測出 HIV病毒。

而第三例,則是在 Nature 文章發表的同一個星期,在西雅圖愛滋病毒會議(CROI)上,德國杜塞道夫大學的醫療團隊報告了一位他們的患者,也是進行幹細胞移植後停藥。這位代稱「杜塞道夫病人」的患者,所接受的造血幹細胞也是帶有 CCR5 突變的基因,截至會議報告的時間點已經停藥 3.5 個月,患者的血液中完全測不到 HIV 病毒。



治療愛滋用骨髓移植,難度和風險都不小
愛滋病可能治癒_骨髓移殖的風險

對於愛滋病患者來說,如果有不需要吃藥,又能減少血液中 HIV 病毒含量的案例出現,真的是非常振奮人心!這代表我們真的在愛滋病治療方法的路上,不斷地前進。但是現在就斷定這兩位愛滋患者已經「完全治癒」還為時過早,這還需要更長期的觀察。



現在所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骨髓移植自帶有 CCR5 突變基因的捐贈者。但是這個治療愛滋病的方式,是否適合大多數的人這還有待商榷,因為這做法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少的風險。



CCR5基因並非百利而無一害
我們剛剛說過,目前案例中的骨髓移植都是來自某一種 CCR5 的突變基因,而擁有這個突變基因的人比例很低,而如果換骨髓成功,免疫細胞就會變成帶有 CCR5 突變基因的版本。但CCR5基因並非百利而無一害,有一些研究顯示帶有這種基因的人,反而有更高的風險會罹患其他的疾病,西尼羅病毒、登革熱、黃熱病、流感病毒等疾病[3]。

再加上骨髓移植前,需要比對捐贈者和患者是否適合,而且還會需要全身放射性治療,而移植後也要很小心控制可能出現的免疫排斥反應。各種副作用和很可能的致死風險,都讓這種治療方式的執行難度和危險性非常高。

所以根據目前的研究看起來,如果只是 HIV 帶原者,不像前面這三位患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話,其實就跟控制一般的慢性病一樣,按時服用藥物,多數就能穩定地控制病情,醫師並不會主動建議去承受骨髓移植的風險。不過也請大家別絕望,雖然這樣的治療結果還不能拿來普遍應用在愛滋病治療上,但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兩個案例提供了更明確的未來研究方向。

最後,謝謝你讀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你更了解相關議題,歡迎你分享給更多身邊的親友,也歡迎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讓我們有能力分享更多的正確知識,幫助更多人喔!
基因編輯:研究稱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的行為「愚蠢而危險」
詹姆斯·加拉格爾(James Gallagher)
BBC科學與健康事務記者
2019年6月4日
何建奎
圖像來源,JIANKUI HE
中國教授賀建奎對雙胞胎嬰兒進行基因改造,試圖防範艾滋病。此舉震驚世界。最新研究表明,經賀建奎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女孩,可能發生基因變異,令其壽命縮短。

《自然醫學》期刊昨日發表研究,表明因自然變異而攜帶賀建奎改造的基因的人,很可能英年早逝。學者表示,賀建奎的行為「非常危險且愚蠢」。

中國查辦賀建奎 確認基因編輯嬰兒已經誕生
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是否打開「潘多拉魔盒」
賀建奎想做什麼?
賀建奎針對一種名為CCR5的基因進行改造。這種基因帶有人類的遺傳指令,對免疫系統的功能非常重要。

這組基因也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細胞的渠道。改造CCR5基因令渠道受阻,可抵抗艾滋病毒。

ADVERTISEMENT

賀建奎通過體外受精培育胚胎,再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CCR5基因,令一對雙胞胎女孩露露和娜娜在去年誕生。

HIV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通過CCR5進入細胞。

這跟壽命有何關係?
問題是,CCR5基因不僅是艾滋病毒侵入人體的渠道,它還有其他作用。

該基因活躍於大腦,令人類抵抗其他病毒感染,尤其是流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對此做了研究,在英國有近41萬人的樣本。

結果顯示,體內只有CCR5變異基因的人在78歲之前死亡的可能性要高2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拉斯穆斯尼爾森(Rasmus Nielsen)教授說,「這樣看來,這樣的基因改變可能並不是大多人想要的。」

「實際上,這樣做總體上會讓人變得糟糕。」

研究員魏偉竹(音譯:Weizhu Wei)博士表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對幼兒風險太大。

「Crispr技術太危險了,無法立即用於胚胎編輯,」她說。

這對雙胞胎誕生意味著什麼?
目前尚不清楚對露露和娜娜的影響。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羅賓·洛弗爾-巴丁(Robin Lovell-Badge)教授說:「無法預測基因編輯會對雙胞胎女孩產生什麼影響。」

研究中,並非每個攜帶變異基因的人都會英年早逝,但機會很大。

壽命長短受人體內DNA和生活綜合影響。

賀建奎改造CCR5的方式與艾滋病病毒產生抗藥性的方式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這令事情進一步複雜。

洛弗爾-巴丁表示,這項研究「再次表明,賀建奎改造CCR5基因的行為極其愚蠢。」

賀建奎對此如何回應?
賀建奎於去年11月宣佈基因編輯的結果。科學家普遍譴責其行為,有人將此實驗形容為「怪異」。

有人批評賀建奎,令原本健康的幼兒面臨未知風險,其實驗也違反中國法律。

另外,感染艾滋病毒可以得到治療,而且父親將艾滋病陽性病毒傳給後代的機會也微乎其微。

中國當局調查後得出結論,賀建奎為追求「名利雙收」而非法實驗。

賀建奎一直為其實驗辯護,在一次香港舉行的科學峰會上,他對自己的基因編輯工作感到「自豪」。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英語: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稱愛滋病毒[1])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感染導致愛滋病,愛滋病是後天性細胞免疫功能出現缺陷而導致嚴重隨機感染及/或繼發腫瘤並致命的一種疾病。愛滋病毒起源於1920年代的非洲金夏沙,自1981年在美國被識別並發展為全球大流行。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通常也俗稱為「愛滋病病毒」或「愛滋病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作為反轉錄病毒,在感染後會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並不能將病毒根除。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2],流行狀況最為嚴重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亞與東南亞,成長幅度最快的地區是東亞、東歐及中亞。

在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病程的一些時期,特別是早期及末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會存在於含有免疫細胞、血漿、淋巴液或組織液的某些體液中,如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液、乳汁或傷口分泌液;另一方面,病毒在體外環境中極不穩定。因此,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不安全性行為、靜脈注射、輸血、分娩、哺乳等;而通常的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庭接觸,比如完整皮膚間的接觸、共用坐便器、接觸汗液等,不會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唾液或淚液的通常接觸(如社交吻禮或短暫接吻)也未有導致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報告;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透過先嚼過的食物(唾液內含血液)傳給孩子。[3]
起源
病毒最早出現在1920年代的非洲金夏沙,由非洲中西部的黑猩猩傳給人類,後來愛滋病毒由此處開始蔓延全球。[5][6][7]

發現
愛滋病最早是於1981年在美國被識別,受到當時雷根保守政府的忽視。但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有識的醫生與科學家的持續工作下,累積了信服性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愛滋病有一定的傳染性致因。

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專門研究逆轉錄病毒與癌症關係的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及其研究組於1983年首次從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愛滋病人(首字縮寫LAI)的血液及淋巴結樣品中,分離到一種的新的反轉錄病毒;他們發現這種病毒不同於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而是一種慢病毒,他們將之命名為「免疫缺陷相關病毒」(Immune Deficiency-Associated Virus, IDAV)。大西洋另一邊,蒙塔尼埃當時的合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美國生物醫學科學家羅伯特·加羅(Robert Gallo)及屬下也從一些細胞株系中分離到新病毒,並將之命名為「IIIB/H9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IIIB/H9, HTLV-IIIB/H9);加羅小組首次於1984年在《科學》期刊發表論文,論證了這種新病毒與愛滋病的病原關係。

隨後加羅前往法國,提供HTLV-IIIB/H9以與蒙塔尼埃的IDAV (LAI)比較,結果兩株病毒是完全一樣的。本來雙方約定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但已經知情的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DHHS)部長瑪格理特·海克勒(Margaret Heckler)緊急電召加羅回國,單方面舉行了新聞發布會。DHHS指示加羅儘速開發在血液中檢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技術並申請專利,以方便美國的製藥公司在全球銷售這一技術,加羅使用了這種HTLV-IIIB/H9病毒。法美兩國以及雙方的科學家為此有若干年的爭議與官司,一直無解;持續到1991年,雙方才達成某些程度的諒解。

1986年,該病毒的名稱被統一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以更明確的反映出病毒導致免疫缺陷而不是導致癌症的性質。
攜帶HIV的人容易得癌症嗎?大量患者數據表明HIV可能加速癌症進展
HIV最新動態  2018-04-23 投訴閱讀數:28504
攜帶HIV病毒的人可能會患上幾種類型的癌症
​​​

艾滋病毒可能加速癌症進展艾滋病毒可能加速癌症進展



儘管有些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早期階段有可能被診斷為癌症,因為他們比一般人獲得更多持續的護理,更容易發現早期癌症,但艾滋病毒感染者晚期癌症診斷的可能性更高也可能表明艾滋病毒可能加速癌症進展,根據上個月在波士頓舉行的第25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感染會議(CROI 2018)上提出的研究。

先前的研究表明,攜帶HIV病毒的人可能會患上幾種類型的癌症,但對於其他類型的人來說,HIV陽性和HIV陰性的人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區別。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風險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與病毒相關的癌症,如宮頸癌和肛門癌(由人乳頭瘤病毒引起)、肝癌(由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引起)和某些類型的淋巴瘤(與eb病毒有關)。



(SEER)數據庫癌癥結果進行對比(SEER)數據庫癌癥結果進行對比



來自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Keri Calkins和他的同事們比較了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艾滋病臨床隊列中HIV陽性患者和在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數據庫中所代表的大多數HIV陰性的普通人群的結果。

迄今為止,對艾滋病毒陽性患者的疾病進展和預後的研究有限。一些研究表明,艾滋病毒攜帶者後來被診斷出癌症,不太可能得到治療,而且存活率較低,但數據一直不一致,他們認為這是背景。更大的免疫抑制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癌症,並可能使癌症治療的耐受性降低。艾滋病毒陽性的人也更有可能有危險因素,如吸煙和病毒共感染,從而影響癌症的風險和結果。

研究人員比較了1997年至2014年間新診斷出的第一個癌症(不包括卡波西肉瘤)的254人,以及2000年至2014年期間在SEER數據庫中確診的近190萬人。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隊列中,69%是男性,78%是黑人,年齡中位數是50歲。最常見的癌症有非霍奇金淋巴瘤(21%)、肺癌(17%)、肝癌(9%)、霍奇金淋巴瘤(7%)、前列腺癌(7%)、乳腺癌(6% )和肛門癌(6%)。

根據年齡、性別、種族/種族、診斷年份和癌症類型的調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人群比SEER數據庫中的人更有可能被診斷為局部癌症(30% vs 6%,概率差異為24 %)。局部癌症通常表明它處於早期階段,儘管有些癌症進展緩慢,而且在它們發展後仍可在局部化。

同樣,艾滋病毒陽性組中癌症擴散到身體遠端的機率也更高(45%比9%,概率差異為36%)。遠端轉移通常指示晚期癌症,儘管一些癌症迅速發展並且可以在它們出現後很快遍布整個身體。

總的來說,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SEER數據庫中,人們接受任何癌症治療的可能性都差不多(分別為83%和87%)。當觀察CD4計數高於或低於200個細胞/mm3的人時,這種情況仍然存在,後者表明有大量的免疫抑制。

艾滋病毒陽性的癌症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比一般人群要短5.4個月,而在對人口因素、診斷年和癌症類型進行調整後的第一個5年裡,這些人的存活率比一般人群要短。但在癌症分期和治療後,差異不再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CD4計數較低的艾滋病毒陽性患者中,存活率的差異更顯著,為11.7個月。這一差異較小(減少6.8個月),但在調整癌症分期和治療後仍然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hiv陽性患者的CD4細胞數量在200個以上的細胞/mm3之間並無差異,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接受現代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研究人員總結說:“艾滋病患者在早期和晚期更容易被診斷為癌症,這表明艾滋病毒可能導致更快的進展,而艾滋病毒護理可能會改善早期發現。”
HIV感染者更容易患癌嗎?
2019-01-04 由 紅楓灣 發表于健康

感染愛滋病毒會削弱免疫系統,從而導致免疫細胞對細胞變化監測降低,通俗的說,就是人體每時每刻都會有癌細胞生成,但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隨時檢測到,及時將這樣的細胞殺滅,而感染HIV病毒後,免疫功能下降,監視能力下降,導致癌症細胞比免疫正常的人更容易增值,尤其是低CD4細胞的患者,並降低身體對抗可能導致癌症的感染的能力。



有研究顯示,在低CD4水平的患者中,癌症的發生風險是非感染的4倍以上。同時,合併乙肝,丙肝和HPV的HIV感染者,癌症的發生風險也顯著提高。

然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引入(以及HPV或乙型肝炎的免疫)導致HIV相關癌症的減少。因此,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風險。國內首款對HIV感染者開放的「悅奔一生」突破性HIV友善醫療保障「愛不斷健保計劃」的誕生,一方面是社會的進步,一方面也說明,愛滋病發生腫瘤的危險,在保險公司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那。。。是不是也間接證明,愛滋病發生腫瘤的風險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當然了保險。。。就是保萬一。

生活方式的改變

也有助於減少癌症事件

這些包括定期進行身體活動,並採用我們以前的澱粉類主食,水果和蔬菜,低攝入量的動物產品,脂肪,鹽和糖,避免過多飲酒和不吸煙。雖然可能很困難,但也應避免接觸污染物和化學品。

來源:李輝時空
一種治療官員的中藥
抽象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癌症的中藥,其特徵是原料組分及重量比例是:當歸0.6-1.5;黃芪1.6-2.5;枸杞子1.6-2.5;黃芩1.6-2.5;天花粉1.6-2.5;苦參1.6 -2.5;黃牛膽0.6-1.5;甘草1.6-2.5;紅景天1.6-2.5;女真子0.6-1.5;冠葉連翹1.6-2.5;五爪金龍1.6-2.5。優點:毒副作用小,服用安全方便,能顯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體內血液病毒載量,有效改善臨床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CN1806834A
中國

下載PDF  查找現有技術  類似
其他語言英語發明者李恩馬貴林
全球應用
2005年  CN
應用CNA2005100456829A事件
2005-01-18
李恩提出的申請
2005-01-18
優先於CNB2005100456829A
2006-07-26
CN1806834A的發布
2008-02-06
申請被批准
2008-02-06
CN100366269C的發布
信息專利引用(2) 被引用(6) 法律事件 類似文件 優先權及相關申請外部鏈接太空網全球檔案討論
描述
一種治療官員的中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治療艾滋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近幾年艾滋病在世界各地迅速擴散擴散,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許多國家都在致力研究抗擊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方法。和雞尾酒療法。採用西藥毒副作用大,艾滋病患者服用後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治療效果不很理想,而採用雞尾酒療法費用增加,但針對HIV-2型的感染者病毒並沒有得到抑制,療效甚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癌症的中藥,毒副作用小,服用安全方便,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體內血液病毒載量,有效改善臨床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0.6-1.5;黃芪1.6-2.5;枸杞子1.6-2.5;黃芩1.6-2.5;天花粉1.6-2.5;苦參1.6-2.5;黃牛膽0.6-1.5 ;甘草1.6-2.5;紅景天1.6-2.5;女真子0.6-1.5;冠葉連翹1.6-2.5;五爪金龍1.6-2.5。

上述的組方至少加入以下至少一種組分:桔梗0.6-1.5;人參0.6-1.5;升麻0.6-1.5;黃蓮1.6-2.5;黃柏1.6-2.5;麻黃0.6-1.5;桂支0.6- 1.5;鴉膽子0.6-1.5;槐花0.6-1.5;雙花1.6-2.5;板蘭根1.6-2.5;五味子0.6-1.5;木鱉子0.6-1.5;山豆根1.6-2.5;烏梅0.6-1.5;魚腥草0.6-1.5;青代0.6-1.5;豬茯苓1.6-2.5;薑黃0.6-1.5;白芍0.6-1.5;白朮0.6-1.5;梔子0.6-1.5;連翹1.6-2.5;何首烏1.6-2.5 。

上述組方補充替代能有效殺滅血液和骨髓中HIV病毒的無毒低毒的中草藥,如黃芩,苦參,天花粉,冠葉連翹,五爪金龍等,並特別選擇對淋巴系統幹細胞進行激活的中草藥,如女真子,何首烏,白朮等,以及提高淋巴細胞數量的中草藥,如當歸,黃芪,人參,紅景天,枸杞子,豬茯苓等。通過藥物的聯合配伍對HIV病毒實現多靶點點殺滅,即中醫理論所提出的散彈學說,一打一大片的方法實現殺滅病毒,同時增加淋巴細胞CD4,CD8T數量和造血幹細胞數量,達到免疫功能重建。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比較具有以下優點:毒副作用小,服用安全方便,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交叉血病毒載量,有效改善臨床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10例艾滋病患者服用艾可克膠囊7次檢測CD4結果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3;黃芪1.7;枸杞子2.2;黃芩2;天花粉1.5;苦參1.6;黃牛膽1;甘草2.2;紅景天1.9;女真子0.9;冠葉連翹1.8;五爪金龍2.4;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

實施例二: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0.9;黃芪2.2;枸杞子1.9;黃芩2.1;天花粉2.1;苦參1.7;黃牛膽0.8;甘草2.1;紅景天2.0;女真子0.7;冠葉連翹2.1;五爪金龍2.4。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

實施例三: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5;黃芪2.4;枸杞子2.3;黃芩1.7;天花粉2.4;苦參1.9;黃牛膽1.3;甘草2.5;紅景天1.6;女真子1.1;冠葉連翹2.0;五爪金龍1.8。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四: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0;黃芪1.2;枸杞子2.0;黃芩2.0;天花粉1.7;苦參1.9;黃牛膽0.6;甘草1.7;紅景天2.0;女真子1.0;冠葉連翹2.0;五爪金龍2.2;黃柏1.6-2.5。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五: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0;黃芪2.0;枸杞子1.5;黃芩1.9;天花粉1.8;苦參1.6;黃牛膽0.9;甘草1.7;紅景天1.9;女真子1.2;冠葉連翹1.9;五爪金龍2.0;桔梗0.6-1.5 ;;人參0.6-0.9;升麻0.9-1.5;鴉膽子0.6-1.5。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六: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0.6;黃芪2.1;枸杞子2.0;黃芩1.6;天花粉2.0;苦參2.2;黃牛膽1.1;甘草2.0;紅景天1.8;女真子1.0;冠葉連翹2.0;五爪金龍2.3;黃蓮1.6-2.0;麻黃0.6-1.0;桂支0.6-1.5;豬茯苓1.6-2.0;槐花0.6-1.0;雙花1.6-2.5。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七: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0.9;黃芪2.2;枸杞子1.9;黃芩2.1;天花粉2.1;苦參1.7;黃牛膽0.8;甘草2.1;紅景天2.0;女真子0.7;冠葉連翹2.1;五爪金龍2.4;人參1.0-1.5;板蘭根1.6-2.5;五味子0.6-1.5;山豆根1.6-2.0;烏梅0.6-1.5;雙花1.6-2.0;豬茯苓1.9-2.5 ;連翹2.0-2.5;何首烏1.6-2.0。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八: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1;黃芪1.8;枸杞子1.7;黃芩2.2;天花粉1.7;苦參2.2;黃牛膽0.7;甘草2.4;紅景天2.3;女真子1.3;冠葉連翹2.3;五爪金龍1.6;黃蓮2.0-2.5;槐花1.0-1.5;木鱉子0.6-1.5;魚腥草0.6-1.5;白芍0.6-1.5;桔梗0.6-1.0;桂支1.0-1.5;鴉膽子0.9-1.3;板蘭根1.0-2.5;五味子0.6-1.0;何首烏1.6-2.0。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九: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5;黃芪2.4;枸杞子2.3;黃芩1.7;天花粉2.4;苦參1.9;黃牛膽1.3;甘草2.5;紅景天1.6;女真子1.1;冠葉連翹2.0;五爪金龍1.8;人參1.0-1.5;黃柏1.0-2.5;豬茯苓2.0-2.5;薑黃0.6-1.5;白芍0.6-1.5;梔子0.6-1.5;連翹1.6-2.5 。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實施例十: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組分及重量比例如下:當歸1.0;黃芪2.0;枸杞子2.6;黃芩2.0;天花粉2.0;苦參1.7;黃牛膽1.2;甘草1.6;紅景天2.4;女真子1.5;冠葉連翹2.5;五爪金龍2.1;麻黃1.0-1.5;槐花1.0-1.5;山豆根2.0-2.5;烏梅0.6-1.5;魚腥草0.6-1.5;青代0.6-1.5;白朮0.6 -1.5;何首烏1.6-2.5。

將組方的原料按膠囊常規製作工藝製成膠囊,口服液或其他劑型。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製成膠囊(艾可克膠囊)於2004年2月23日至11月5日在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疾病臨床研究研究臨床藥效觀察,治療前在30例艾滋病患者進行CD4T淋巴細胞和血常規檢測,篩選出10例符合條件的艾滋病患者作為受試對象,其男性3例,女性七例,平均年令41.7歲。CD4<300 / UI者4例,CD4> 300 / UI者6例;服用過抗病毒藥物的3例,未曾服用的7例。這10例患者患者1995年前因賣血漿而被感染的,且經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確認為HIV抗體陽性,無疑明顯的臨床症狀表現。

附表1:10例HIV / AIDS服用艾可克膠囊7次CD4檢測結果及比較附表2:10例HIV / AIDS服用艾可克膠囊3次病毒載量檢測結果及比較見附表1,對10例艾滋病患者進行零檢測後,按照每日3次,每次10粒口服本發明中藥膠囊的治療方案,3個月後進行CD4 、、病毒載量第2次檢測,發現10例的CD4值普遍下降,且病度載量比零檢測上升3倍。因此從第五個月開始按每日3次,每次15粒服用,在接下來的4個月裡CD4值逐漸上升,8個月與零檢測比,平均每例CD4T淋巴細胞增加81個/ UI,平均增長20.69%(見附表2),且第3次檢測與零檢測的病毒載量值比較,7例下降,3例上升,這3例在使用本中藥前均服用過國產抗病毒藥物,而第3次與第2次分開,除1例病毒載量上升外,其餘9例全部下降,其中兩例達到檢測不出的水平,有4例下降的幅度接近10倍,有3例下降3倍。臨床症狀治療前後比較:長期發熱2例,腹瀉1例,皮疹8例,臥床不起1例。經治療,上述症狀均得到治愈(有每月臨床觀察記錄),且體重100%增加,平均增加4.5公斤,各項常規指標恢復正常。依據臨床觀察與隨訪,上述10例受累試者在治療8個月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狀況良好,生活自理並能參加生產勞動。

結論:經初步藥效觀察,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可以提高改善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體內血液病毒載量,有效改善臨床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且無毒副作用,服用安全方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