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病入膏肓背後的五大民生「原罪」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平靜後,上周日香港多地再閃現火光和黑衣人。堵路、襲警、扔汽油彈,暴徒們再次使出慣用伎倆,使得不少地方的行人和車輛都受到影響。

此次平靜之後的洶湧也再次激起了人們的討論:是什麼讓香港的亂局至今仍未停息?究竟是政治紛爭抑或民生弊病,該為持續的暴力買單?


有分析認為,政治問題終究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根源仍是經濟層面。而經濟上出了問題必然是切實反映在大多數香港人對於現實狀況的種種不滿。

想要穿過香港今天的鬧劇,透視其中的內核,就需要理解香港這五大民生的“原罪”。
居無可安
說到香港的民生弊病,最躲不過去的就是房屋土地問題。香港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但卻因高房價問題廣為詬病。長年一直未能解決的住房供應問題和逐年攀升的房價,使得“安居樂業”在很多香港人面前成為了不可能。大部分香港居民不僅背負着巨大的買房壓力,還長期在糟糕的居住條件下掙扎。

最新數據顯示,無論是絕對房價,還是從房價收入比上來看,香港均位居全球城市前列。2019年8月香港城區均值為3.05萬美元/平,遠超倫敦的1.58萬美元/平、新加坡的1.79萬美元/平和紐約1.39萬美元/平。今年8月香港高達50.8倍,遠超倫敦的21.9、新加坡的23.5和巴黎的21.7。

與此同時,香港人的收入增幅則永遠趕不上香港房價的漲幅。1980-2017年,香港名義房價上漲15.8倍,同期英、法、韓、美、德分別上漲9.7倍、4.0倍、3.9倍、3.6倍、0.8倍。從相對漲幅看,1993-2017年,香港房價上漲259%,居民人均收入上漲137%,房價漲幅是人均收入漲幅的1.9倍。

而與這座“東方之都”外在的繁華、光鮮形成巨大對比的是,香港人均住房面積僅16平,近20萬市民租住劏房,人均住房面積不到5.8平米,遠遠落後於其他發達經濟體。

而儘管香港以公營房屋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但由於總量有限、居住條件差,也並未實質性改善香港的住房困境,這個社會矛盾仍然處於香港社會的最深處。
少無所盼
買不起房,令香港人絕望。而最令香港年輕人絕望的是,發展機會越來越局限,社會的向上流動性越來越小,因而生活也更加沒有盼頭。

尤其是隨着此次反修例風波的負面效應不斷顯現,有數據顯示,香港年輕人的失業率上升幅度最大。香港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早前表示,由於受環球經濟衰退、中美貿易戰因素影響,以及社會政治因素,15至24歲的年輕人在5至7月的失業率已升至10%,因為這一群體缺乏工作經驗,令他們的失業率為香港整體的三至四倍。目前勞工處已經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希望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援。

其實,香港青年的就業一直都是個老大難,青年失業率一直維持在雙位數字之上。即便在去年香港整體失業率維持近20年的低位之際,但其中青年群體的失業率不跌反升,15至19歲青年失業率上升1.9個百分點,達到12.2%。

但這一問題長期都沒有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正視,青年群體因而也成為了社會中最不安定的因素。此次反修例事件中,不少年輕人走上街頭,變為實施暴力行徑的主角,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細細探究,到底是何種因素激發了香港年輕人,變成激烈衝突的導火索?有分析指出,青年引致的社會不穩定性,很大程度與生活素質及對未來的盼望存在更大關係。

作為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發達經濟體,香港已經走入了“經濟服務化”階段,將大部分物質生產部門都轉移到香港之外。在增強了香港作為亞太區金融貿易服務中心地位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產業的高度單一和空心化。

香港富豪“產量”最大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金融、投資、貿易領域,擠壓了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數據,2017年“四大產業”就業人數為178萬人,佔香港總就業人數46.5%。失去平衡的香港產業結構,帶來了社會結構及經濟結構的雙重失衡,已嚴重傷及香港未來的活力。相對狹窄單一的職業選擇空間,讓不少高學歷的年輕人擠破頭也要進入“四大產業”。在這種凝固的社會上升空間中,他們對香港“看不到明天”,自然也對未來充滿憂慮。

而對於另外一些學歷較低的青少年,他們“本來無一物”,家庭的負擔及社會的承擔意識會較低,對前途又倍感迷茫,自然就有衝動去支持或者進行一些“激進行為”,更是成為了社會危險邊緣的導火索。雖然一些國外的案例不能完全跟香港比較,但可以見到,中東動亂最多的國家,其青年失業率普遍維持於高位,例如敘利亞2017年的青年失業率更加超過20%。
如果不能給予香港年輕人希望,不能解決眼前最棘手的青年問題,香港社會走出困局恐怕舉步維艱。
老無所養
與香港青年的迷茫無望相對的,是香港老年群體的悲慘和窘迫。在物價飛漲、房價高企的香港,安老的首要基礎就是解決物質上的困頓。而香港沒有全民退休金,並且缺乏退休保障制度,大多數長者都依賴積蓄度日。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在香港成為了殘酷的現實。

據統計,香港有49.5萬老年人被界定為貧窮人口,65歲以上長者的貧困率更是高達44.4%。受生計所迫,很多人退休後不得不重返勞動市場。數據顯示,65至69歲的勞動人口參與率達到22.6%。

去年還有港媒曝光過64歲TVB臨時演員為生計日夜奔波、最終清晨在街頭猝死的故事,聽來令人甚是哀嘆惋惜。在香港,64歲成為一條不尷不尬的年齡線,僅僅離65差一歲,卻沒有申領長者綜援的資格,甚至連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住所都沒有。即使是長者,在香港申請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都要達到2.9年。辛辛苦苦在香港奮鬥了一輩子,年老時依然無法享有一點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實在是辛酸。而這也充分折射了香港社會養老制度的不健全。

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人口在未來二十年還將會急速老化,推算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由2018年的17.9%,升至2036年的31.1%;至2066年比例將達到36.6%,意味着每2.73個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長者。若政府對眼前的政策再不做出任何調整和改變,香港社會只會變得越來越讓人心寒。
窮無所醫
雖然香港一直以一流的醫療水平,世界上最長壽的城市聞名於世界,但其低效的醫療體系卻常常遭人詬病。很多去公立醫院看急診或者慢性病的香港人,都有過排隊八九個小時仍見不到醫生的經歷。甚至有人發出悲涼的感嘆:“香港人真是不敢生病。”

由於香港公營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收費低廉,市民看病有約95%費用可獲政府資助,很多市民會選擇到公立醫院求醫。實際上,近年來在香港,公立醫院急症室及病房長期嚴重爆滿的問題已成常態。醫管局也表示,在一些發病高峰時段,內科住院病床平均佔用率都超過了100%。

據《星島日報》今年5月報導,根據最新一季公立醫院專科輪候時間統計,全港7個醫療聯網,其中數九龍東醫院聯網的輪候情況最惡劣,眼科的最長輪候時間高達158周,需輪候約3年半個月,另外精神科131周、內科121周,是全香港7個聯網中的“重災區”。

報道指出,在香港公立醫院中,看骨科最長的輪候時間高達181周,即需輪候約3.5年才可獲得跟進及治療,最短也需輪候106周,即2年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錢人尚可直接選擇無需排隊的私立醫院立即就診,但中低收入群體則是真正淪為了窮無所醫。除了等待,沒無他法。

這一問題的背後,正是香港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公私營醫療系統嚴重失衡。

有數據顯示,聘用本地約六成醫護人員的公營醫療系統,基本上需要照顧全香港近九成病人;相反地,私營醫療系統僱用餘下的四成醫護人員,卻只需照顧約一成市民。

雖然特區政府近年大力增撥公共醫療服務資源,但龐大的社會需求令公營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經常要超時工作及面對重大壓力,加上私營市場的酬勞比公營機構吸引很多,工作量相對較少,工作環境也比公營機構吸引,造成公營醫療機構人手嚴重流失。

雖然香港的醫療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醫者不能自醫”,真正病了的是香港的醫療體系。如果普通大眾都無法真正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將醫療服務與社會需求相匹配,一個社會的公平和信任就無從談起。而解決現時香港的醫療服務問題,全面進行醫療制度變革已迫在眉睫。
低無所學
除了醫療,另一個備受港人關心的民生問題,就是孩子均等受教育的權利。

如今的香港教育制度仍然以精英教育為主,幾乎從小就按學生成績分優劣,這讓不少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開始“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難有超越的機會。

香港政府從1991年起推行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為直資學校開綠燈,美其名曰教育多元化,為孩子們提供不同的選擇。直資學校較政府資助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行制訂課程、學費及入學要求,且可不受校網限制於全港收生,教學素質更有保證。同時,大部分直資小學還都是一條龍學校,入讀直資小學就意味着增大直接升入直資中學的可能,這一點備受家長歡迎,所以小學的入學競爭也頗為激烈。

但是這背後的現實情況是,名校已幾乎直資化,即使一些本來名氣不大、收生困難的地區學校,也通過申請直資辦學,提升學校形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直資學校已成為優質教育的象徵,而那些不收學費的津貼學校,自然就淪為劣質教育的代名詞。說白了,名牌學校只是揀選“聰明”及“家境富裕”的小孩而教。有錢有選擇,無錢無選擇。

香港的貧富懸殊本身就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而一旦教育不均等持續加劇,必然將使整個社會缺乏向上流動性,導致越來越嚴重的階層固化。試想如果初入小學校門,大家就已經站上如此富有差異的跑道,那麼港人還如何對明天懷揣希望?
改善無門
盤點完這民生五大“原罪”,或許也釐清了香港亂局持續至今的深層次原因。種種民生問題鋪天蓋地,政府卻一直未有作出積極的改變,而是聽之任之,使問題越積越多,使矛盾最終達到臨界點,無法調和。在今日的亂局之下,政府更是不知從何下手,更是改善無門。

但是,反思一下,為何暴力能在香港遍地開花?因為這背後有太多“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同樣身處於現狀的種種不滿之中,在對政府不力管治的失望之下,才一再對暴力沉默,甚至縱容。

所以只有當香港各界對當前的五大民生“原罪”真正清醒認識,達成共識,那麼已經病入膏肓的社會可能還有挽救的餘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