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給法國總統的建議

法國的問題

學生習慣了上課時間較少,多假期,使出來工作後,不太願意返較正常的標準工時,渴求多些假期.


法國小學教育好在哪?
2017-08-30 由 麻辣嬸 發表于教育

小學是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知識體系建立的基礎,只有基礎打好了,房子才能建得穩固。




在法國人的理想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找到樂趣、取得進步。

一,法國孩子上課少,素質教育是核心


現在法國小學生每年上課35周 , 全年總課時數為864。學校每年的教學時間分成 5 個等時的學期周期,稱為「七二學習節奏法」,也就是說 ,大約每上 7 周課就有一個 2 周左右的假期 ,暑假則長達兩個半月。法國小學生每年平均在校時間為 180 天。

根據最近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的統計報告,我國小學生全年平均上課 245 天,每學年的總課時數達到 1050 課時。 這個數字遠遠高出法國,學生學業負擔普遍偏重,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

马克龙嫌法国人工作时间太少,取消35小时制度,增加无薪工作 ...

至少習慣了多假期的學生,大過了很難接受增加工作時間吧.


除非能實現「反轉現有經濟學」減少人民消費、減少生產和減少工作時間,會想方法取消或減輕債務才成吧.
法國黃背心示威者,好像是要求政府增加富人的稅務和增加失業人仕和窮人的褔利.

只是現在法國富有人的稅率實在很高了,使到很到資本家也不願意在法國設廠或投資,當然會減少就業機會,然後在工作少和求職人口多的時候,薪金可能會有所壓低.  

而總統希望能減少富有人的稅,好增加資本家在法國的投資應該是正確的做法,只是因為現在國家經濟發生重病了,可能法國錢不多,不能增加更多的褔利和增加富有人的稅收.

但在黃背心示威者每星期的壓力下,政府能做的,就是總統本人和其它最高薪的170名高官,一起減薪了,告訴平民政府實在太窮了,增加不到褔利,官員願意陪人民一起共患難,那就可以消去大部分窮人的氣了.  然後告訴市民努力工作,官員和平民一起增加一些工作時間,渴望有天總統能帶領法國走過黑暗吧.

當法國財政好轉過來後,高官才好領回高薪才是合適的方法.
http://fr.haiwainet.cn/n/2019/0717/c3541926-31594239.html

2019-07-17 14:42:27來源:海外網分享字號:大中小
摘要:日前,法國經濟與財政部就國民議會議員何塞·埃弗拉爾指出的該部高薪問題作出回應。據法國《憲報》給出的數據,經濟與財政部170名官員的高薪超過法國總統馬克龍。
image.png

圖源:費加羅報

海外網7月17日電日前,法國經濟與財政部就國民議會議員何塞·埃弗拉爾指出的該部高薪問題作出回應。據法國《憲報》給出的數據,經濟與財政部170名官員的高薪超過法國總統馬克龍。

據法國《費加羅報》16日報導,法國審計院2017年曾譴責法國經濟與財政部的官員薪資過高,這一事件近日又被指出。加來海峽省國會議員何塞·埃弗拉爾5月14日抨擊說,經濟與財政部官員的薪酬與公務員薪酬標準不符。媒體揭露,該部至少有600人薪酬超過總統,他希望該部回應這一質疑,並詰問該部“是否打算結束這種狀況”。

報導稱,法國總統馬克龍每月的稅前工資為15140歐元。法國經濟與財政部在此次答復中申明,2018年,該部13.8萬名員工每月的稅後工資平均為2438歐元。該部有170名全職工作人員每月稅前收入超過15140歐元,主要包括派駐海外人員、管理成千上萬人的管理人員和高級行政人員。16名工作人員每月的稅後工資超過21000歐元,遠超總統,但其中15人在“高風險地區”工作。該部還指出,2013年至2017年,部內工作人員的總薪酬“下降了19.4%”。

1995年至1997年曾任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的讓·阿圖伊斯表示,該部“不透明的文化根深蒂固”,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拿到200份最高薪酬名單。而現任部長佈魯諾·勒梅爾表示,媒體所曝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非穩定收入”。

報導稱,公共部門之間工資的巨大差異並不鮮見。但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法國大多數公務員的工資遠遠低於總統。2016年,每月淨收入在6410歐元以上的公務員佔該群體總數的百分之一,崗位主要是在公立醫院及政府公務部門。此外,海外工作人員比在法國工作的員工薪水更高,因為這些職位通常需要較高的資歷,或者需要面臨戰爭、氣候等特別困難的環境。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指出:“在國外工作,意味著工資至少比平均工資翻番”。

法國高級公務員的薪酬問題是公眾關注的一個焦點。例如,國家公共辯論委員會主席尚塔爾·朱安諾被曝每月稅前工資為14700歐元,在輿論壓力下辭職。今年2月,民調公司Odoxa-Dentsu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法國人對公務員持積極態度,但67%的受訪者希望改變公務員薪酬模式,引入績效薪酬。(海外網-巴黎-魯佳)

本文係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https://daily.zhihu.com/story/8243238

每週多上幾小時班,法國人就要鬧「革命」?圖片:Léon
胡維妮,世界說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又來了,這個假期,你是堵在八達嶺長城上了呢?還是堵在草莓音樂節門口了呢?還是窩在床上怒刷《歡樂頌》呢?你知道嗎,遠在法國巴黎的歪果仁也沒有閒著,他們在忙著鬧“革命”。為了什麼呢?其中一條就是為了35 小時。
發自法國巴黎

■ ■ ■

3 月31 日晚上開始,法國民眾在共和廣場發起“黑夜站立” (Nuit Debout) 活動,人們通宵達旦演講辯論,初衷是反對勞動法改革,如今則發展成為質疑選舉政治、呼籲建立社會新規則的公民運動。

然而持續了快一個月的廣場集會,在4 月28 日全國范圍內卻爆發了大約有17 萬法國民眾參加的反勞動法示威抗議,各大城市遊行人群與警方對峙,既而演變成嚴重騷亂。在法國中部城市里昂,示威民眾就圍攻了執勤的警察,遭到警方的催淚瓦斯和警棍回擊,並逮捕過激人士。



△ 4 月28 日法國巴黎示威遊行中,在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時,一名示威者正在踢走催淚瓦斯



△ 正在法國里昂進行遊行示威的群眾,也遭受到了警察的催淚瓦斯和警棍回擊

無論是“黑夜站立”,還是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所有的這一切運動的導火索就是法國正在進行的勞動法改革。在勞動法裡有一條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法國著名的35小時工作制。

成也35 小時,敗也35 小時。2000 年35 小時工作制正式上路,在外,”悠閒法國人”的形像從此深入人心;在內,該制度存廢成為法國左右黨爭的焦點。如今進入攻堅階段的新一輪勞動法改革也要拿工時制度開刀,“35 小時”大有名存實亡之勢。但單獨一項措施的廢與立恐怕很難為就業和經濟現狀擔責,法國或需要一場結構性的經濟“大革命”。



△ 3 月17 日,由於新勞動法的頒布,法國多地街頭爆發了軍警和遊行學生的衝突,這項改革方案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取消法國著名的每週35 小時工作制

1998 年到2000 年兩年間,時任法國左翼社會黨政府勞工部長的瑪蒂娜•奧布里(Martine Aubry) 推出兩部法案,確立全職員工每周法定時長由39 減至35 小時。企業獲得政府補貼,在分配法定時長上也相對靈活。例如,超時部分要用額外假期來補償,這個額外假期在《勞工法》上有專門的指稱,即“減少工時”假期(réduction du temps de travail,簡稱RTT)。

這是社會進步之法還是經濟發展的羈絆?少有哪項改革能像“35 小時”一般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立廢都是難選之選。通過“35 小時”工作制這個切口,我們可一窺法國勞工和經濟的改革僵局。

■ 法蘭西“懶漢”製造經濟落後?

法蘭西民族之所以成為盎格魯- 撒克遜人眼中的“懶漢”,“35 小時”工作制脫不了乾系。撇開具體經濟數字,“悠閒的法國人”名聲在外,這對於工業國來說不是一個好形象,不少外國企業捨棄法國而投資它國。

2015 年10 月28 日,美國前共和黨初選候選人傑布·布什(Jeb Bush) 在初選辯論中批評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 議會出勤率低。布什說:“在參議院,你以為是在法國?你怎能一周只來三天?” 這個在美國發出的弦外之音卻引起法國民眾極大不滿,此“外交事件”,最終以布什道歉收場。



△ 傑布·布什黑法國人每週工作太短,法國網友惡搞他的圖

但很多人像布什一樣,其實不知道“法國人平均每週工作時長比德國人要高”。據歐洲統計局2014年數據顯示,法國全職和半工僱員每周平均工作37.5小時,德國則只有35.3小時。當前法國法律規定,每週最多工作48小時,但以勞工部長埃爾-庫姆裡(Myriam El Khomri)命名的改革法案甚至向每週工作60小時敞開了大門。

英美人愛調侃“35 小時工作制”,法國人對此易大動干戈,反應之強烈令人稱奇。他們一方面試圖解釋“35 小時工作制”的真實面目;但另一方面清楚意識到“35 小時工作制”不是一項鼓勵僱員工作的機制,禁不住懷疑這幾年法國經濟衰退是否與之相關。

經濟好時,“35 小時工作制”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民生法律;經濟不景氣時,它則背上阻礙經濟發展的罵名。如今法國經濟增長接近停滯,失業率徘徊在10% 左右,且居高不下。

近十年來,“德法夫婦”在歐盟事務上攜手共進,如今經濟狀況則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切都令法國人有些無所適從。以失業率為例,歐盟數據顯示,2015 年法國失業率為10.7%,但德國的失業率只有4.5%。

■ 政策易變,生活方式難改

“35小時工作制”從誕生到現在不過十幾年,但因象徵性強,很快成為詮釋所謂“法國精神”的標籤,幾乎掩蓋了它意在減少失業率的經濟初衷。當時常提的口號是:“一個人少做工,讓大家都有工作。”(Travailler moins pour travailler tous.)單看數字,從1998年到2002年,法國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35小時工作制”共創造了35萬個工作崗位。法國人開始享受更多私人時間。家庭的歸家庭,工作的歸工作,這是一場事關生活方式的變革。

“35小時工作制”成為“守舊”、“僵硬”和“既得利益”的代名詞。在法國,若哪位政客想以改革派形象示人,攻擊“35小時工作制”堪稱一條捷徑。此類政客包括前總統薩科齊、現任總理瓦爾斯和現任經濟部長馬克龍等。

但易經濟政策簡單,改生活方式太難,因此“35 小時工作制”一直有爭議,從未被法律廢止。比如今年3 月14 日推出的“埃爾- 庫姆裡勞工改革法案”,本來提議中小企業也能和大企業一樣享有同等權利,在一定條件下可繞過35 小時工作制,實行按天計工的製度,但因爭議性太強,在最後版本中被迫放棄該條款。

2月中旬勞動改革法案初稿被媒體公佈後,引起軒然大波,除了陸陸續續的街頭運動,2月19日網民在公益請願網站  http:// change.org 上發起反對倡議,到3 月份就收到逾百萬人簽名。請願網站上,一位名叫Franck Poiré 的簽名人留言說:“我簽字,因為法案讓我們又回到《小酒館》和《萌芽》的時代了。”這是法國寫實主義作家左拉的兩本著作,講述了19 世紀末法國工人的悲慘生活。



△網民在公益請願網站  http:// change.org 上發起反對倡議,僅到3 月份就收到逾百萬人簽名。

■ 法國無法徹底向35 小時工作制說再見

提到“35小時”工作制,不得不說說法國勞資談判的講究。法國勞工法傾向保護僱員利益,詳細規定員工和企業職權,且法國的工會和企業代表制度比較完備,因此僱員和雇主博弈過程中,很少出現一方獨贏的局面。各種力量相制約,不至於走向極端,這是法國勞工製度優勢的一面,但博弈雙方籌碼相當,談判時間曠日持久,或導致停留在原點無法向前,這是法國勞資談判的劣勢。因此,法國會向35小時說再見,但卻不會說得那麼徹底。德國SMART汽車廠在法國爭取39小時工作制的過程便很能說明問題。



△ 德國SMART 汽車廠在法國爭取39 小時工作製成為法國媒體極為關注的話題

過去半年,在法國東部昂巴克(Hambach) 小鎮SMART 車廠工作的八百名男女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每週工作39 小時但拿37 小時的報酬,兩年獲得1000 歐獎金,企業保證2020年前不會裁員;二是工廠可能被迫遷址國外,他們只得跟著丟飯碗。公投時超過50% 的工人表示支持第一個選擇,但在法國勞工談判中,此類提案通過與否和公投沒直接關係,而是要看工會的意見。意料之中,這一方案最終被工會否決,眼看要“胎死腹中”。這是“雇主工會大戰”的第一回合,工會贏了。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簽不了集體協議,企業就繞過工會,逐個突擊,直接要求每個員工修改合同的附議內容。這是“雇主工會大戰”的第二回合,雇主贏了。十二月底,90% 以上的員工在新的附議上簽字。一波三折後,這家德企終於在法國實現了“重回39 小時工作制”大計。

但SMART 並非高枕無憂,拒簽員工被辭退後,極可能以“非正當理由解僱”將它告上法庭。這也是在SMART 之前,少有企業勞工談判失敗後,還強硬通過自己方案的原因。“雇主工會大戰”是否會上演第三回合尚未可知。

SMART 汽車廠的案例不僅是工時之爭,更是法國特色勞資談判的一個縮影。

21世紀,法國作為一個典型的高福利高稅收國家,勞工製度雖有缺憾但堪稱完備有系統。十六年來,工人的維權意識和維權工具並未因此削弱,“35小時工作制”的變更與其說是社會倒退,不如說是審時度勢。但問題在於,政客們把“35小時工作制”的立或廢都當成與失業率作戰的救世主,這個經濟格局似乎小了點。法國會進行結構性經濟改革麼?如何進行?這些才是令人期待問題。
當法國總統和一眾高官自願減薪之後,告訴人民,他們一眾官員願意與人民同甘共苦,只有當他們帶領國家脫貧的時候,他們才會回復之前的薪金,所以証明了給人民知道,總統的政策,例如減資本家的稅是為了使國家富起來的做法.
在加上法國總統的辯論技巧,去說服他的政策是正確的路.
法國14%人口貧窮 馬克宏80億計畫挽聲勢 記者 李麗珣 報導2018/09/14 19:56 小 中 大 Play Video 在法國每月收入如果低於1015歐元,換算台幣約三萬七(36,540元),就算是貧困,目前有880萬名法國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占人口總數14%。為了對抗貧窮,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將實施80億歐元的扶貧計畫,包括為低收入戶兒童提供免費早餐、安排18歲以下輟學青年接受職訓、增設托兒機構以便讓家長重返工作崗位等等。馬克宏強調貧窮不能代代相傳,過去他的政策,多偏向優惠企業和資產階級,因此被貼上「富人總統」標籤,現在試圖以扶貧計畫,來挽回只剩下25%的支持率。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法國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今年的GDP成長率預估為1.7%,與過去幾年相比不算差,但是法國國內的貧窮狀況,卻在進一步擴大。法國人每個月收入的中位數,大約落在1692歐元,低於這個數字60%,也就是每個月賺不到1015歐元的民眾,被歸列為所謂的「窮人」,目前法國有超過88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占到法國人口總數的14%。 法國民眾:「沒有其他辦法,能夠幫助我們過更好的生活,我們收入不夠買食物,但是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面對問題活下去。」 這對50歲左右的夫妻,因為健康因素分別辭去工作,每月各項津貼和零星收入合計1300歐元,換算約合台幣47000元,他們要養活一家大小,包括3名青少年子女,現在一家五口住在巴黎郊區,只租得起這個兩坪大的房間,靠著兩張上下舖雙層床、一些基本電器,以及簡單的食物維持生活。 法國民眾:「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在法國生活條件這麼差,像法國這樣的國家,人們說『自由、平等、博愛』,但卻是生活在狀況如此艱苦的環境,我們不知道政府打算怎麼做。」 法國民間扶助會(Secours Populaire)最新釋出的報告顯示,39%的受訪者認為曾經歷過貧窮或是正陷入困境,比去年的調查多出2個百分點。 法國民間扶助會:「最重要的是,5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處於貧窮的邊緣,這代表著每兩名法國人中,就有至少1人,曾經歷或過是正在接近貧困,這很重要,因為這代表著貧困,不僅僅直接影響到8百萬到9百萬貧窮線下的人口,也滲透到整個法國社會。」 報告中86%的受訪者指出,如果一個人經常難以取得健康均衡的飲食,就是貧窮的徵兆;而數據顯示,27%的人認為因為受限經濟條件,每天都吃新鮮蔬果是一件困難的事;22%的民眾無法每周至少吃一條魚;另外,21%的人坦言無法保障一日三餐。 法國總統 馬克宏:「從我們所有的失誤中、挫敗中汲取力量,現在從我開始,我希望我們能夠拿下這場戰役,我認為在我們這一代結束,我們可以消除這個國家的赤貧狀況。」 法國總統馬克宏,搶救貧窮大作戰,強調貧困絕對不能代代相傳。為此,法國政府將在4年內,投入80億歐元資金扶貧脫困。有鑑於法國貧窮人口中,將近三分之一是青少年與兒童,為了不讓這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法國政府將為弱勢、偏遠地區的小學提供免費早餐,並且推出1歐元食堂營養餐點,同時將增設托兒所,培訓60萬名幼教人員,一方面提升貧窮兒童的就學率,另一方面家長也能夠重返工作崗位。 法國總統 馬克宏:「這項預防與對抗貧窮的計畫,並非慈善項目,因為這不是讓民眾在貧困中生活的好一點,而是要讓他們完全脫離貧窮。」 馬克宏表示,脫離貧窮的關鍵就是就業,因此將幫助年輕人創造優勢,包括安排18歲以下輟學青年接受職業訓練,政府也將簡化補助制度的繁雜程序,2020年改革社會福利,接著消除貧民區。 法國慈善機構Droit au Logement:「關於制定脫貧相關法案,其實我們很難相信這些計畫的誠意,特別是在住房方面,因為住房福利已經被削減18個月了,社會住宅組職陷入財政困境。」 馬克宏的支持度已經下滑到25%,創下他就任以來的新低,過去他的政策,多偏向優惠企業和資產階級,因此被貼上「富人總統」的標籤,現在似乎想藉著「扶貧」挽救民心,但擺在眼前的,顯然是個艱鉅的任務。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focus/992553?from=Copy_conten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