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新能源發展

2016年11月30日 下午6:23

留言
「中國應發展新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12分)

立場:完全同意/很大程度上同意/很小程度上同意/完全不同意

新能源的意思:新能源是指新近才開發利用或正在研發的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等,以及核能。核能雖不是可再生能源,但由於蘊藏量較多,未有消耗殆盡的危機。

同意的論點:

化石能源快用盡,需急覓代替品:目前中國主要依賴化石燃料作基礎能源,但不少研究已指出,數十年後,化石燃料將會耗盡,中國將無法再依賴化石燃料。因此,發展新能源來取代即將消耗殆盡的化石能源,已是急不及待的事情。
  使用化石燃料,加劇中國污染:使用化石燃料,往往會產生大量污染和廢氣,而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污染物的排放就更為嚴重。例如中國主要以燃煤發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碳廢氣,加上其他工廠、汽車所排放的廢氣,使中國空氣質素長期為人詬病,多個中國城市也被環境組織評為全球最污染的城市之一,對民眾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大量廢氣除了污染中國本土外,也加速了全球暖化,令水平面上升,使氣候急遽變化,造成洪水、雪災等,對中國也有極大的影響。因此,中國發展新能源,可以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污染,有助改善中國的環境質素,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國際潮流大勢,人民支持: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教育及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對污染的禍害和保護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會支持發展新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的發展方式。
配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方針:隨着中國的污染情況日漸加劇,各種污染問題所帶來的禍害也日漸增加,中國政府已明白到依靠化石能源,不能再是長遠的發展策略,因此已調整政策,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其中的重點正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以減少污染及確保未來能源供應穩定
提昇國際地位及形象:世界各國正面對化石能源短缺、空氣污染及碳排放量過多等問題,各國都希望合作解決全球暖化等問題,而發展新能源正是其中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也是未來國際社會普通認同的發展方式。因此,中國發展新能源,可符合國際社會的大趨勢,並可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持和鼓勵。
不同意的論點:

化石燃料未耗盡,仍能支援未來發展:雖然化石能源一直被外界質疑即將耗盡,但實際蘊藏量卻一直有所爭議,世界各地一直陸續發現新的油井及其他化石能源。而中國也一直在努力發掘石油資源,並且常有發現,例如在2007年,中國便在河北發現「冀東南堡油田」,為中國未來繼續使用化石能源提供有力的支援。
中國「走出去」的策略成功,能源供應穩定:中國為了緩解石油、天燃氣等能源短缺的問題,近年來推行「走出去」的策略,主動到世界各地拓展石油等化石燃料供應。目前,中國「走出去」的策略已非常成功,在非洲、南美洲的國家如在利比亞、蘇丹及委內瑞拉等國家,不少石油開發工程都有中國企業參與,並由中國提供開採技術,讓中國能以較低的價格,大量購入當地資源,確保了中國的化石能源供應穩定,使中國不需要依賴新能源,仍能維持經濟發展。

新能源成效存疑:雖然中國近年已大力發展新能源,唯不少新能源仍面對開發資金過高、產能不大和天然條件等限制,實際成效存疑。例如,中國雖然擁有較佳的水力發電條件,但只限於長江一帶,在用電較多的華北地區則缺乏地理條件;而太陽能則只適合在緯度較低的地區,如青藏高原、海南島一帶,不能在全國廣泛使用。

民眾難以接受:新能源的產能不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加上社會已習慣了使用低成本的化石能源,例如大量汽車、運輸系統及煮食用具等,不易變為使用新能源,民眾一時間亦不容易接受。再者,應用新的產能將提高生產及生活成本,民眾難以接受。因此,中國未來仍應以化石燃料作為主要的能源。
使用「可燃冰」:可燃冰雖是一種非傳統化石燃料,但比傳統化石燃料更潔淨,可為未來提供大量的能源供應。據專家估計,中國約在2020年便能掌握使用可燃冰的技術,足夠支援中國未來的發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