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日本崩世代面對工作貧窮的逆襲想像

戲劇反映社會現實,幾部日劇描寫了日本崩世代無論出生、專業與學歷有多大的努力,在面臨「下流社會」、「工作貧窮」、非正式僱佣下,通通成為「人生失敗組」,甚至成為「希望落差」的一代。儘管劇中主角並沒有選擇放棄,但在現實生活中,生命挫折的嚴酷考驗,是否人人都有機會改變?

王文岳/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工作貧窮、格差與期待漂流

日本的社會形構在經濟泡沫破裂以後,持續了近20年之久,「失落的10年」一再延長;然而,經濟問題如何影響政治、社會與文化,必須由總體的社會基礎進行瞭解。

1970年代,日本人均所得普遍進入中產階級年代。根據當年的「國勢調查」(類似台灣的普查),該時日本總體人口數約1億0372萬人,經歷了1960年代的「所得倍增計畫」以後,日本的人均收入在90%以上已脫離中下階級晉升為中產階級,「一億總中流」、「國民總中流」等名詞開始流行,日本進入大量消費年代。

1990年代以後,日本追求全球化,經濟結構也出現了新自由主義體系的轉型。原來賴以維持社會穩定的終身僱用制逐漸解體,取而代之的是非正式僱用、能力主義與成果主義。這些原本是促進效率的僱佣改革,在經濟泡沫破裂以後,失業率提高,加上高齡化盛行,日本年收入299萬日元以下的下層階級逐漸擴大,最引以為傲的均富社會也出現了歐美國家的所得落差(日文稱為「格差」),測量所得落差指標的吉尼指數由1990年的0.4334上升為2005年的0.5263。

2005年,作家三浦展提出「下流社會」的概念,在他由光文社出版的同名書籍中,主張日本已經出現中產階級崩壞,也就是所得降低造成了中產階層流失,並且向下流動現象;「下流社會」的說法完全切合大眾普遍的新貧階級想像,「下流中年」、「下流老人」等概念應運而生,《下流社會》在當年大賣80萬本,成為年度暢銷書。


中產階級的向下流動,使得支持社會秩序的家庭結構也發生動搖。

伴隨失業帶來的單親家庭、工作貧窮、地下錢莊、老年照護等問題改變了大眾的社會秩序認知。日本社會原有的「少子化」問題已因「高齡化」而益形惡化,在老年人口一再增加的情形下,「超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當人口組成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均為缺乏經濟能力的老人與小孩時,日本社會的所得落差問題將更為嚴竣,甚至可能進入「超格差」社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