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市民渴望有真普選的原因

【本報訊】有中大學生昨晚趁梁振英到會展出席中大50周年校慶晚宴時示威(圖),要求梁實施普選、「還我電視選擇權」,期望把300名學生簽名的信件交給梁,惟梁不理會。學生示威時被保安包圍。
僅以689票在小圈子當選特首的梁振英,前日被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暗示有「認受危機」後,曾以剛返港「未看過有關訪問」為由拒評,梁振英至昨日再被問及是否認受性不足時也企圖迴避,最終被記者追問才死撐上任一年以來,施政有成效。
梁振英昨出席地區諮詢會後被記者問到認受性不足,他先指「那個訪問並不是你(記者)所講的那些說話」,及後在記者追問下死撐稱,上任一年多以來「特區政府的施政是有效的」,如已就雙非孕婦及房屋等民生問題「做出一個階段性成果」。
林鄭月娥昨出席活動時為「認受危機」論降溫,自稱「主要是講制度方面」,稱深信普選產生的特首有更大認受性。對於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前日指下屆特首條件之一是「好打得」,似暗示林鄭是下屆特首,林鄭說「我諗佢(譚)係開玩笑」。
燃氣發電爛尾13年 港燈照掠水


【記者李雅雯報道】來年電費加幅明日公佈,兩電多年來靠《管制計劃協議》,不斷擴大資產值賺到盡。《蘋果》調查發現,港燈(現稱電能實業)南丫島發電廠有一幅面積達22公頃的填海用地,原本計劃裝設六台燃氣發電機組,結果只起了一台,大片空地過去13年暴曬荒廢,但竟一直計算在資產值內年年掠水,57萬港燈用戶累計白付了170萬元電費。有能源學者批評政府把關不力,縱容兩電濫收電費。  

20公頃空地被荒廢

翻查港燈1999至2004年的財務計劃,港燈當年計劃投資約54億元在南丫島發電廠以南填海22公頃地,以裝設1,800兆瓦共六台燃氣發電機組及其他配備,所有開支計入《管制計劃協議》。其中10億元的填海及地盤平整費用,港燈股東早於2000年已開始入賬,賺取利潤,其他裝設機組及配備等開支,則於2003年起逐步計入管制協議賬項。
不過,記者日前實地視察,發現偌大的地盤只豎立了一支L9燃氣發電機組的煙囪,多達20公頃空地在荒廢,只停泊了數架貨車,杳無人煙。
原來,計劃最先投產的首台燃氣發電機組L9,延至2006年10月才投產。港燈在2009至2013年發展計劃中,提出裝設第二台燃氣機組L10,但卻被港府否決,理由是港燈毋須裝設L10亦足夠應付2017年前的電力需求。結果,原計劃六台機組的龐大燃氣發電工程,儼如胎死腹中。
港燈的燃氣工程雖然爛尾,但受惠於《管制計劃協議》,爛賬開支包括填海成本、未批准裝設的第二台燃氣發電機組的部份開支、以及其他因爛尾無用但已購的配備支出,一早算入用戶電費攤分,根據港燈資料,1999至2004年就這個南丫燃氣發電工程已入賬180億元。
能源諮詢委員會前委員、經濟學家林本利表示,他當年已反對港燈擴建燃氣發電計劃,因為港燈可以憑藉這項計劃擴大資產值和管制計劃提供的豐厚利潤,進行海外槓桿收購,維持長和系利潤,結果事實如他估計一樣,受害的是港燈用戶。  

土地不需計折舊率

記者連日來不斷向港燈及環境局追問有關工程已入賬《管制計劃協議》的具體金額,但至截稿前都沒有回覆。
城市大學能源及環保政策研究所總監鍾兆偉博士,按當年填海地港燈付補地價10億元,計算准許利潤回報率及總售電量,發現56.7萬港燈用戶,在1999年至2007年每戶每度電基本電價要多付0.14仙;2008至2012年則多付0.1仙,過去13年來港燈就因此多賺了170萬元。他指根據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土地不需計算折舊率,換言之港燈可以無止境年年向用戶掠水。
冤枉賬一單接一單,發電機組按理應有35年壽命,但港燈於2006年底才投產的L9燃氣發電機組,於2009至2013年發展計劃中又獲政府批准以3.39億元提升運行可靠性,藉此擴大資產值向用戶又掠一筆。鍾兆偉說以上的冤枉賬揭露《管制計劃協議》漏洞,縱容兩電造成浪費,以算入用戶電費。
停收幕門費 反要多付一毫
港鐵搵笨 126路線減價變加價


【本報訊】港鐵本月起停收一毫子幕門費,但有港鐵員工踢爆,逾四分一路線組合名義上有減車資、實際上無減,其中126個路線組合更因減得加,反要多付一毫子車資。市民可以利用港鐵員工自行開發的手機App,查看自己的路線組合是否有着數。
記者:伍雅謙  

港鐵去年大除夕起推出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並於本月1日起,除東鐵、西鐵及馬鐵綫外,其餘路線停收每程一毫子的幕門安裝費,包括五個轉車站車費均減一毫子。  

「好似將錢左手交右手」

有港鐵員工計算過港鐵82個車站、一共3,321個路線組合,發現有2,916個組合合資格減收一毫子幕門費,惟當中23%、即678個組合「減咗等於冇減」,另有126個組合更須多付一毫子車資。
部份組合須多付車資的原因是港鐵先減幕門費,再計算第二程九折優惠,而不足一毫子的優惠,當作一毫子計算。例如回程車費4.1元,九折優惠可節省0.41元,港鐵算作0.5元,所以車費減至3.6元;但扣去一毫子幕門費後,車資4元,九折優惠可節省0.4元,因此車費同樣是3.6元。
至於一些經轉車站而享第二程優惠的路線組合,如大圍經尖東站往錦上路,原本第二程優惠折扣1.81元,即可減收1.9元;但因停收幕門費而變為1.8元,因此以車資16元減1.8元計算,須付14.2元車費,高於之前的14.1元。
「(港鐵)好似將啲錢左手交右手,其實都係冇回饋畀乘客」,由港鐵員工等組成的網上群組MTR Service Update成員說:「倒不如減價或者唔加價」。
該組推出了手機軟件「計計搭鐵著數」和網頁(http://checkfare.swiftzer.net/),可讓市民算出自己可享的港鐵車資優惠,並提示最省錢的路線。
爭種族平權13年 遭磨滅鬥志要退下
王惠芬:敵不過偽術政府


【本報訊】為種族平權作戰,王惠芬從沒言累,窮追猛打爭取立法禁止種族歧視、倡議平等升學。她曾信只要講道理、動真誠就有希望。今年一場大病,體力透支,但她說也不及跟染紅的政府角力,叫人磨滅鬥志,「玩偷換概念,文過飾非,同大陸一樣」。她選擇退下,離開創辦13年的融樂會,「我好疲累,唔識玩偽術遊戲」。
記者:王家文

千禧年聖誕夜,王惠芬在佐敦公園遇上一名尼泊爾人,下跪哭求幫助他兒子,翌年她便創立融樂會,與少數族裔同行。本周六她將辭任總幹事,臨走前做家訪,有巴基斯坦裔父親慨嘆:「你做咗咁多年,你喺電視、報紙講嘅問題我都背得出,究竟仲有冇用?」她無言,「我都感無望」。  

獨力創立融樂會

王惠芬1995年做社工,曾為少數族裔出頭而遭解僱。2001年一人創立融樂會,跟政府交鋒,早期對方肯正視問題,「少數族裔冇書讀,就幫佢哋搵學校,盡量諗辦法」。2008年《種族歧視條例》立法、大專接納GCSE中文成績,她應記一功。但這已是五年前的事。
她爭取取消指定學校,部份學校九成學生是少數族裔,有種族隔離現象,「早幾年政府承認情況唔理想,就做家長教育,鼓勵報讀主流學校」。結果是教育局把指定學校改稱「獲教育局提供經常撥款用於加強校本支援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的學校」,以31字掩蓋種族隔離,「改名就當冇咗,反智得好緊要」。
今年3月融樂會舉辦會議討論少數族裔教育,教育局演講用的投影片,她五年前已見過,在立法會、扶貧委員會都見過,「無論乜嘢議題,都用同一個答法」。這些手法她很陌生,也熟悉,「大陸就係咁,同你玩偷換概念,文過飾非,我唔識玩呢種遊戲」。
王惠芬原定去年底退下火線,因融樂會擬提司法覆核,告政府歧視少數族裔教育而擱置。這一年,她作風依舊硬朗,但聲線放輕了。
去年中發現有子宮瘤,延誤醫治,腫瘤擴大至11厘米,今年7月把子宮切除。出院後兩星期,她堅持出席《城市論壇》為少數族裔發聲,傷口仍未拆線;康復緩慢,醫生叫她別動氣。  


「現實令我好疲累」

做政策倡議,因看見社會還有希望。絕望是大忌,「我一直以為有能量去抗拒絕望,但近幾年我無力感好重,再冇能量」。面對強權,不應畏縮,丈夫認為這工作是上帝給她的使命,「邪不能勝正只係電影睇到,真實環境係要面對冷冰冰大牆,消磨你鬥志」。離去百般不願,「有人批評我係逃兵,我唔想,但現實令我好疲累,我講到想喊」。
43歲開展人生下半場,她希望抽多時間追尋信仰和照顧雙親,還有明年佔中。2003年她開始教少數族裔登記做選民,近年卻成了建制派票源,她慶幸還有巴基斯坦人告訴她:「民建聯畀埋啲小恩小惠,但大是大非就出賣我哋。我仲讚佢中文叻咗好多。」



=======================

林寶案不公義

「尼泊爾裔男子林寶於09年被警員開槍擊斃,死因庭裁定合法被殺。這悲劇讓我看見社會冷漠、程序不公義。第一天開庭,我跟林寶妻子在洗手間外輪候,我聽見排在前面其中一名陪審員掩着鼻說:『尼泊爾人臭到死,最鬼憎。』案件還未開審,她(陪審員)已有偏見,我就知道不會有公義。林寶父親在網上看見兒子被殺片段,當晚心臟病發死去;母親跟着在醫院一病不起,哥哥也患上抑鬱,還留下妻子和女兒沒人照顧。警員開的兩槍,奪去不止一條生命,是摧毀一個家庭。」

=======================

教育幫助婦權

「我很同情穆斯林少女,雖然她們在港求學,但不少指定學校仍分開男女授課,校服也要包到實;就算成績有多好,家人安排了婚姻就要退學,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曾經有對巴基斯坦情侶因家人反對向我求助,結果我收到死亡恐嚇。最後二人結了婚,但家人跟女方脫離關係。其實經驗告訴我,只要穆斯林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越有能力去抗衡這種壓迫女性的傳統文化。對少數族裔來說,教育不單為脫貧,更是選擇自己的生命。每次想起,我都很難過。」

===========================

苦讀堅持理想

「很多少數族裔學生因中文成績欠佳,中五後無法升學,04年我籌了100萬元在專上學院「包班」開辦文憑課程,當時有名巴基斯坦裔男生報讀,畢業後他去了社福機構做活動助理,月薪只得4,000元。直至08年大專院校接納以GCSE中文成績為入學條件之一,他再報讀社工副學士。當年的小男孩今天已成家立室,他打算繼續升讀學士課程,做社工回饋社會。有些政府官員認為少數族裔好懶、沒理想;我想講不是,他們用青春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從沒放棄。」
東涌居民爭設平價墟市

【本報訊】政府就擴展東涌新市鎮進行研究,但該區內貧窮情況嚴重。東涌社區發展陣線今年10至11月訪問269名區內居民,逾半受訪者認為東涌應增設如墟市等平價消費場所,其次是交通配套(44.4%)、社區設施(40.7%)和多元化經濟活動(22.2%);逾半受訪者均指物價和交通高昂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東涌居民夢萍指,東涌缺乏就業機會,物價貴得驚人,每斤菜心貴荃灣一倍,且社區設施不足,困於屋邨如「斷六親」。她希望區內設墟市,既可買廉價貨品,也可讓居民多一個聚腳地。陣線趙姑娘批評,團體或居民向政府借場地或申請牌照辦墟市,均受阻撓,促政府訂立完善的墟市政策,並加強諮詢居民就擴展新市鎮的意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