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世界性失業潮可能帶來的影響

聯合國所屬的國際勞工組織22日在「全球失業趨勢年度報告」中統計,去年的世界性失業總數為1億9700萬人。從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失業率持續上升,預估今年將有510萬人加入失業行業。大環境還在動盪不安,會使全球失業人口可能突然2億人。由於構成失業的原因錯綜複雜,這項屬於關鍵性指標之一的數據,升沉起伏,各地難免會有感覺上的落差。但是其對整個經濟情勢還沒有回歸於常軌的意涵是明顯的。亞洲方面經濟失衡的狀況雖在控制中,泰國對失業問題的感覺也未達到強烈的程度,但全世界失業人增加,影響非同小可,卻是該特別警惕的事情。

緊接著國際勞工組織的失業趨勢統計發表後,西班牙當局亦公布了西班牙失業人口已經超過26%的訊息,如此數據,無論抱如何「淡定」的態度,也會覺得是個頗為嚴重的問題。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分析,隨著貿易全球化深入每個角落,造成勞動市場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富裕國家的工作外移或外包到開發中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逐漸成為常態。而對於失業的反應,從歐美中東近年的若干事件,大致可以看出端倪,不予適時解救是有危機的。

失業率居高不下,對歐美若干國家而言是難以釋懷的。雖然近年不時有經濟復甦徵兆顯露的說法,國際經濟組織也偶為應和。但是縱有可資徵引的復甦現象,若從失業狀況觀察,正面的前景也還需要時間來鞏固。目前種種堪稱可喜的苗頭,都局限在象徵經濟構面,以工業、商業、服務業為主體的實務經濟構面,則還存在諸多不安定因素。許多工商企業仍提不起增加僱工意願,寧可以徘徊瞻顧方式來度過一段欠穩定的歲月,形成失業空窗。

再以美國的表現為例,該國失業率在金融海嘯發生前,約為5%,在國際採認的適當水準以內,到2008年6月後一路攀升。歐巴馬總統於2009年1月執掌政權,對失業狂潮一籌莫展,當年10月晉到10%最高紀錄,雖採取7870億美元救市計畫,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上,作用有限。之後雖告下滑,但幅度不大,直到歐巴馬競選連任前不久,由聯準會祭出第三度貨幣寬鬆(QE3)政策,用行政力量將失業率壓回7.9%,構成歐巴馬連任成功的因素之一,根基是不穩定的。

前述近年歐美失業故事,是「先進國家」的共通現象,也就是國際勞工組織指陳,世界金融部門的「起色」,無法引伸為製造業等實業部門的復甦。相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東南亞經濟體,在金融海嘯期間逆勢求生存過程中,投入工商業和原物料產業,就得一步一腳印,並無虛擬空間。舉凡拓展區域外市場、供應居民實際需要、建設關鍵基礎設施以提供工作機會,都屬於實務工作構面。所以東南亞區域的經濟成長率,大致能維持在4%至6%間,失業問題並不顯著,向是外界稱奇的對象。


以泰國的情況為例,商務部去(2012)年底公布,11月出口較2011年同期勁增26.9%至195.6億美元,寫下15個月來最大增幅。這項紀錄,顯示泰國工廠恢復了全能生產,擺脫全球需求下滑和近年洪澇為患的陰影。同時,中央銀行維持基本利率在2.75%,原因是今年出口展望良好,預估輸出將成長會倍增至9%。和還在備受失業問題困擾的歐美工業國家對比,會使區域內的國家信心增長。


失業問題是經濟實務方面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免於失業人口增長糾纏,對經濟和社會穩定是件好事。不過,經濟全球化深入每一個角落,在發展過程中也還有更多變數和衝擊要面對。創業維艱、守成不易,要持盈保泰的困難度更高,切莫等閒視之。
低油價衝擊 近萬印勞被裁 討欠薪滯留沙國

2016年08月02日

【記者吳英/編譯】上週六(30日),在沙烏地吉達的印度領事館緊急設立配給中心,分發食物給近萬名遭當地雇主解僱的印度工人,被解僱的印度工人表示,在沒有拿到積欠工資前,不會離開沙烏地。

這些需要接濟的印度勞工絕大多數是沙烏地阿拉伯Saudi Oger Ltd集團僱用的外勞。他們表示,已經7個月沒拿到工資,這個月20日公司無預警地解僱他們並停止供應伙食。

很多人在30日走上街頭抗議Saudi Oger Ltd集團,並表示在沒有拿到積欠的工資之前,絕不會離開沙烏地。

勞工不安定再次反映了低油價帶來的衝擊,沙烏地政府財政和大部分依靠公共支出的公司,都承受極大的壓力。

沙烏地大約有300萬印度外勞,工資低且工作條件差。去年沙烏地政府推出改革方案,禁止雇主虐待外勞和扣留護照。在Saudi Oger  Ltd集團工作6年的Adam Ali說:「他們沒有歸還我們的護照,公司要求我們自行購買回印度機票後才歸還護照。我們大約8人到9人擠在一個房間,飲用的水是平常用來洗澡的水。」Adam Ali月工資是324美元。

原油價格低迷兩年,造成經濟依賴石油的沙烏地面臨極大的財政困難。今年年初,沙烏地的Binladin Group集團裁員5萬人,多數是來自亞洲的建築工人。◇
機器人開始搶飯碗 專家:AI是召喚惡魔

2016年05月28日

【記者秦雨霏、韓婕/綜合報導】富士康在中國江蘇昆山的工廠引入機器人作業,將替代約6萬名員工。雖然減少人力成本,但也引發失業潮的擔憂。而機器人對人力市場的實際衝擊,以及控制人類的潛在危險,再度成為話題。

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與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曾共同發表公開信,認為AI(人工智慧)的發展應受到控制。馬斯克說,這就像「召喚惡魔」,可能帶來極端危險。

臺企紛投資機器人

機器人搶奪人類飯碗的第一波浪潮真實到來。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宣布裁員6萬人,超過昆山11萬雇員的一半,有關工作由機器人取代。這是昆山地區大規模裁員的一部分,許多臺灣製造商在那裡設廠。但中國員工超過120萬人的富士康承諾,會維持在中國的雇員規模。

富士康證實產線製程大幅實施自動化,但否認因此導致員工失業,認為採用機器人能取代員工從事的危險性及重複性勞動,而員工則透過內部訓練從事具有更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如研發、製程管控、品質管理等。富士康的產品包括蘋果的iPhone和iPad、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以及索尼的 PlayStation等。

昆山政府數據顯示,約600家公司正尋求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以提高效率及減少成本。昆山逾250萬人口中,約2/3為外來勞工。而35家臺資公司去年共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約6.1億美元,其中鴻海集團自2010年起投入約5千萬美元為富士康昆山廠區進行自動化改造,引入2千多台機器手臂。

雖然開發人工智能增加前期成本,但長期而言,機器相對於人類被視為具有更高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隨著中國製造商面臨組裝全世界消費科技產品的高度壓力,機器人也緩解了工人超時加班的倫理問題。富士康多年來一直被批評工作環境欠佳,導致一系列工人自殺事件。雇員抱怨工作負擔過重、 薪資不公平。

美公司增購機器人


用高效率的機器人替代人類的做法不僅限於中國。根據機器人工業協會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美國工廠有超過26萬個機器人在工作。北美公司去年訂購了31,464個機器人,同比增長14%。亞馬遜物流中心有數千個機器人來回穿梭,分揀貨物,還打算用無人機送貨。汽車製造商多年來也使用機器人組裝汽車。

機器人目前主要用於不要求太複雜技能的低薪職位,但也越來越瞄準更複雜和社會化、要求客戶服務技能的角色。軟銀集團人形機器人佩博去年進駐幾家中國商店,本星期在必勝客找到工作,在這家披薩連鎖店接受顧客訂單。

更複雜的機器人也在開發中,但要被人類接受可能面臨更嚴峻道路,因為威脅到高薪人群的就業職位。比如有多種功能的機器人麻醉師在美國推出1年後,由於銷售不佳停產。需求寥寥的原因可能來自美國麻醉師協會的巨大反彈。

機器人或衝擊就業

即便機器人取代人類做不愉快的工作,而人類專注以思考為重的職位,但短期內仍可能造成大幅裁員與經濟動盪。牛津大學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研究預測,2033 年前將有45%工作職位被機器人取代,涉及1千萬人。牛津大學列舉了10種面臨這一命運的職業,包括金融交易記錄員、流水線工人、文秘、非訴訟律師、餐廳服務員和調酒師、偵察兵、司機、宇航員、藥劑師和保姆。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今年2月發表報告,預測機器人替代時薪低於20美元以下職位的機率達 83%,取代時薪介於20和40美元之間職位的機率為31%,取代時薪超過40美元職位的機率僅4%。而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去年的數字,全美在職工作人員約1.3億人,平均工資43,460美元,平均時薪20.9美元。其中1,800萬職位的時薪低於10美元,包括侍應生、收款員、護理人員等;6,300 萬職位的時薪在10~20美元之間,包括零售業者、建築業者、部分行政人員、貨運人員等。

機器人能學會騙人

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具有與人一樣的自我意識,並能自我編程。而電影裡很多所謂的「科幻」,現在都已變成現實,例如iPhone的Siri可與人對話,谷歌研發出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眼鏡可儲存用戶個人經歷等。

從短期來看,機器人可能導致數百萬人失業;長期而言,機器人比人類更聰明。一直以來,人工智能(AI)就有「圖靈測試」:如果表現得讓人感覺不到是機器,那麼就是真正的AI。也就是說,機器人有深度學習理論。

深度學習是建立和模擬人類大腦進行分析學習的神經網絡。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杰弗里.欣頓2006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給出訓練深層網絡的新思路。從此機器人分辨複雜圖像的能力從最初的84.7%,到2015年超過95%,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和人類相當。

在瑞士洛桑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智能系統實驗室2009年實驗了由機器人設計的尋找類似能源的有利資源,並避免危險的合作。令人震驚的是,機器人學會欺騙對方,企圖為自己囤積有利資源。

AI是「召喚惡魔」

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表示,現在不是擔心誰控制機器人的時候,而是擔心機器人是否能被完全控制的問題;人類將面臨機器人的挑戰,可能被後者所控制,甚至被終結,「在未來100年內,結合AI的機器人將變得比人類更聰明,屆時要確保機器人與我們的目標一致,我們的未來取決於技術不斷增強的力量和使用技術的智慧之間的賽跑」。

霍金與特斯拉總裁伊隆.馬斯克共同發表公開信,認為AI的發展應受到控制。馬斯克在麻省理工學院警告,機器人最快5年內就可能帶來極端危險,而AI就像「召喚惡魔……我們對人工智能應保持高度警惕,如果讓我猜測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那可能就是AI」。

人類滅頂為期不遠

奇點理論相信,終有一日機器人的智慧將超越人類。提出這項理論的谷歌工程總監瑞伊.庫茲韋爾表示,AI到2045年將能把人類的整個大腦思維傳到電腦,成為不朽的數據機。他1990年就預言計算機會在1998年前擊敗國際象棋冠軍,結果IBM研發的超級計算機「深藍」1997年贏過當時的棋王卡斯帕羅夫。

《人工智能革命》作者路易斯.蒙特預測,到2040年就會發生機器人勝過人腦的情況,最遲不晚於2045年,「在後奇點世界的初期,有一種情況是機器將尋求把人類變成生化人,這幾乎是現在發生的:若四肢出現故障,用人工更換零件」,大部分人類到本世紀結束時將成為半機器人,「視人類為不可預測和危險的物種…… 如同人類看待害蟲一樣的方式對待人類」,因為人類「幾乎是沒有吸引力的室友」。
韓造船業負債累累 數萬人恐丟飯碗

2016年05月28日

【記者洪梅/首爾報導】曾經稱雄世界、推動韓國出口的韓國造船業如今走到了懸崖的邊緣。負債累累的韓國造船業為自救去年就開始裁員,今年由於情況更加惡化,在政府的推動下目前正進行結構重組,成千上萬的工人面臨失業。

韓國造船業近數十年來是韓國的驕傲,但2012年以後,受全球經濟放緩、產能過剩加上面臨中國日益激烈的低價競爭,陷入困境,今年以來,更是陷入崩潰的邊緣。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統計,今年至今,韓國三大造船廠:大宇造船、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加起來僅接到5張訂單,其中三星重工更是「零訂單」,數量僅是去年同期的1/20,韓國造船行業訂單正在面臨斷崖式下滑。

根據韓國央行的數據顯示,去年韓國三大造船企業虧損達8.5兆韓元,金額達史上最大。

韓國造船業為求生存,繼去年三大造船企業裁員5千多人,目前在政府的推動下正在進行結構重組,預計還將有數以萬計的工人面臨失業。

近來三大造船廠在政府的強烈施壓下進行結構調整,但遭工會的強烈反對。今年造船業的勞資矛盾將成為企業經營能否走向正常化的最大變數。

據韓國KBS報導,雖然韓國造船業面臨困境,但一些韓國專家仍持樂觀態度,認為其在價格方面不及中國,但整體競爭力仍領先中國。現在就說韓國造船業失去競爭力,還為時過早。

這些專家們還表示,過去,韓國多年雄踞全球造船業榜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韓國造船業需要重新調整,克服危機。◇
微軟將裁1850人 終止手機製造事業

2016年05月27日

【記者艾瑪/綜合報導】微軟公司25日宣布,將裁員1,850人。並於第四季認列虧損及重整費用約9.5億美元,其中包括裁員費將近2億美元。芬蘭工會1名代表表示,這意味微軟將結束從芬蘭電信設備製造商Nokia買來的智慧型手機製造事業。

法新社報導,微軟在聲明中表示:「微軟公司今天宣布精簡公司智慧型手機硬體事業的計畫,最多將影響1,850人。」負責設計智慧型手機的芬蘭廠將裁1,350人,剩下500人從全球事業下手。

微軟在芬蘭的工會代表基利告訴法新社,微軟做這個決定,代表它不再設計或製造手機。基利表示,微軟「不會再製造(手機)裝置,至少目前是如此。」

微軟位於芬蘭的分公司則不受影響,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裁減行動,並於明年7月底完成。 這是微軟繼2014年首次大規模裁員1.8萬人後,又一次縮減手機業務人力。去年7月微軟再裁7,800人,主要集中於Nokia,也造成近76億美元的商譽減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