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9-8-8 23:45

F-16V軍售是花大錢買舊武器?澄清流傳的謠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國再度向美國申購F-16系列戰機,成為近日最熱門的軍事新聞。最初有媒體報導:如果一切順利,可望於2020年底就開始交機。這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謠言,空軍官員澄清,那是誤將「開始造機」當成了「開始交機」。

文:兵器戰術圖解編輯部

我國再度向美國申購F-16系列戰機,成為近日最熱門的軍事新聞。最初有媒體報導:如果一切順利,可望於2020年底就開始交機。這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謠言,空軍官員澄清,那是誤將「開始造機」當成了「開始交機」。

台美軍購流程
因為武器採購不是市井小民的市場交易,有一定的官式程序:我方若對某項美製裝備有興趣,必須先提「報價需求信函」(LOR for P&A),美方回覆初步金額後,我方再提「發價書需求信函」,美方才正式開立「發價書」(LOA)。

而依據美國政府海外軍售規定中,其行政部門在第一階段收到「報價需求信函」後,並沒有限制其回覆時間,但第二階段接到「發價書需求信函」後,則須在半年內作出同意與否的決定。


在台美斷交後的40年間,最重大的一次軍事交易,就是1992年老布希總統為了競選連任所宣布出售我國的150架F-16A/B,但之後在他的兒子小布希總統任內,雖然曾一度宣稱願意出售潛艦給我國,但在我方送出「報價需求信函」後,卻因美國國務院(相當於我國的外交部)的掣肘而石沈大海;之後我國又提出新一代F-16C/D戰機的報價需求信函,同樣也無下文。

因此,從本世紀之初,陳水扁與馬英九政府時代,我方都一直向美方爭取,能升格為比照較親近盟國的待遇,改以直接提出第二階段「發價書需求信函」,美方行政部門就會在期限內答覆。此事歷經多年努力,美方終於在川普總統任內於2018年底同意我國也適用優待模式。

因此,以本次申購F-16而言,美國政府必須於限期內決定是否批准發價書,若同意後我國就會與美方簽定LOA,美國政府再去與其國內的武器供應商簽約以啟動生產作業。以總生產數已達到4588架的F-16為例,通常在簽約之後也要3年才可以開始交機。

螢幕快照_2019-03-19_下午7_10_01
Photo Credit: 兵器戰術圖解編輯部
針對網路時代,國防部首次推出的廣告式版說帖
「花大錢買舊武器」是迷思還是事實?
在這次採購軍機消息傳出後,網路出現不少反對聲浪,其中還有類似軍事迷者,以數據宣稱「英國買138架最新型的F-35,只要3619億台幣,蔡政府卻要花3900億,買66架落後20年的F-16V」。


對此,國防部破天荒以廣告版面方式做出解釋:英國採購F-35的總價是91億英鎊,折合台幣確為3619億元,但採購數量不是138架,而是48架。而且英國是F-35研發計畫參與國之一,從2001年開始就參與投資,所以該國為該型機投資的整體經費,絕對也超過91億英鎊。

而國防部並解釋:根據軍購程序,目前我方對想採購的新型戰機僅能提出規格需求,至於要採購的機種則還沒有確定,但卻強調「F-16V不是舊飛機,F-16A/B才是」,等於間接公佈了謎底。

至於為何不是F-35「閃電二式」(Lightning II)?則是因為其雷達匿蹤、超音速巡航性能太過先進,美國早在研發該型機的「聯合打擊戰鬥機」(JSF)計畫時,就考量到北京的強烈反應而根本沒有邀請我國參加,目前入夥的各國也才剛剛開始陸續換裝,就算川普現在答應讓我國排入等候名單,都要到10年以後,實在緩不濟急。

至於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已經從去年持續顯現,那就是解放軍的戰機與船艦持續環繞台灣示威,展現它們能夠從四面八方展開攻擊的可能性。而在此之前,國軍覺得東南海岸是比較安全無虞的,所以駐在屏東的反潛與運輸機部隊,在台東則是老舊的F-5E/F戰鬥機。


空軍在去年初,曾經很「含蓄地」在演練中做出暗示,那就是在台東第7聯隊的F-5E/F機隊參訪期間,突然有兩架隸屬嘉義第4聯隊的F-16A/B翻越中央山脈而來,而且就直接降落在台東機場,滑入鋼棚後開始加油,所以有人員動作都非常純熟,顯現他們這樣跨區支援應該已經持續了相當時日。

然而,空軍每個基地都有它規劃好的任務區,若是長期都需要西海岸的機隊飛往東岸支援,實在不是長久之計。而這次要採購的新戰機66架,就是一個空軍聯隊所需數量,所以預計它們將進駐上述兩個基地以填補防空上的空隙。

螢幕快照_2019-03-19_下午7_10_22
Photo Credit: 兵器戰術圖解編輯部
從嘉義翻越中央山脈到台東支援的F-16A戰鬥機
F-16V與F-16A/B的差異
所謂F-16V,則已經從去年開始陸續在台灣的天空出現,它們是用國軍原有的F-16A/B加以改良升級而成,但為何會突然從A/B跳到V這麼遠?兩者的涵義並不相同。

美國軍機型號後面的英文字母,通常代表改良型的先後次序。而F-16已經生產了40年,堪稱族繁不及備載,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夠用了。因此他們又在主要型號下分出「批次」(Block)—通常隨著使用經驗與需求,生產廠會對後續推出的同型飛機做一些細部修改,而這種小改款就適用於實施構型管理。

美國第一代F-16A/B包括Block 5、10、15等副行,而第二代的F-16C/D則直接由Block 25起算。當我國在27年前所購買的F-16,機上有不少配備都已經與F-16C/D同級,但美國為了不刺激對岸,故意仍稱它們為F-16A/B的Block 20,藉以掩人耳目。

而美國人天性喜歡使用綽號,雖然F-16被美軍賦予的正式名稱是「戰隼」(Fighting Falcon),不過當它在1970年代末期進入美軍服役時,正值電視影集《星際大爭霸》走紅,所以許多美軍飛官就以片中的「蝮蛇」(Viper)角色套用到自己的座機上,附和者甚多,因此就成為約定俗成的名字。

螢幕快照_2019-03-19_下午7_10_53
Photo Credit: 兵器戰術圖解編輯部
由於美軍習慣稱F-16戰鬥機為Viper,所以連民間出版物以它為準。而F-16V即從此而來
所謂F-16V,乃是洛馬公司在2012年首次宣布的「研發型號」(並非正式軍用型號),它的V就是根據美軍的Viper口語而來,不是軍方的正式型號排序,但若用比較規矩的「批次」來排,則它們應該是Block 70或72。

但由於美軍本身不僅有F-35,還有更精進版的F-22,是不可能再回頭採用F-16系列的,那就不會再出現英文字母的新型號,因此目前F-16V這一非正式軍用型號,就極可能會演變成爾後的慣用語(在不甚講究型號考據的我國,則現在就幾乎已經定案了)。

洛克希德・馬丁(簡稱「洛馬」)公司之所以還繼續推出F-16系列,乃是因為F-35的價格太高,生產又緩不濟急。而原本多達25個的F-16使用國,也並不是都有換裝F-35的計劃,但卻仍然都有提升F-16性能的需求,因而推出F-16性能提升方案,其中也使用了F-35同級的新科技。

螢幕快照_2019-03-19_下午7_11_23
Photo Credit: 兵器戰術圖解編輯部
台灣出現的第一款官方版F-16V戰鬥機徽誌
原本我國在F-35及F-16C/D都遲遲等不到的情況下,突然發現這個折衷的解決方案,因此不敢再做遲疑就率先加入,全案稱為「鳳展計畫」(Phoenix Rising),以38億美元升級約140架(常會有數架因各種原因不實施)現役的F-16A/B型戰機。

F-16V改良計畫的主要設備,就是APG-83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它類似昆蟲的複眼,是由數百個小型發射接收單元組成,所以不須像傳統天線必須轉動才可進行掃描,甚至還可以分配它們去分別擔任不同的工作,與原先的APG-66(V)3雷達相比,探測範圍增加了30%以上。

對於國軍的最大利基,則是它能夠加強對中共越來越多的匿蹤戰機實施偵測,讓它們無所遁形,再以頭盔瞄準系統搭配最新款的AIM-9X響尾蛇飛彈加以打擊,才能使我方空防在未來數年不致居於劣勢。

而在去年度,又追加了新台幣196億2376萬元,為改裝後的戰機加購包括DRFM電戰莢艙、MTC任務訓練中心、SNIPER目標標定莢艙、BUR-57複式炸彈架、NVG夜視鏡、ARC-210跳頻無線電、AGM-154C JSOW聯合距外武器與AGM-88B HARM高速反幅射飛彈等8項裝備。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