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8-12-27 19:03

求主給庫爾德族人的說話

知道庫爾德族人一直想獨立建國,
求主給身在土耳其和敍利亞的庫爾德族人說話.

[color=RoyalBlue]戰車
一黑一白的人面獅身,和背景中的陸地與水池,其實都暗示著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
面對如此明顥的兩元對立,身為駕駛者的王子該如何抉擇呢?
究竟是該退回精神世界的水中,或是往現實世界前進?
又要如何馴服兩隻代表不同方向的人面獅身?
當中的關鍵就是控制,也是這張牌所象徵的意義. 駕駛戰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控制,
特別是在謎團當中. 如何慼著自己的直覺,駕駛未來,在現實中不忘以精神生活滋潤自己,不迷失方向.
這張牌是塔羅牌當中的第七張牌.在西泮神祕學中,7有著謎一般的限制. 在戰車牌當中將之前的六張牌做一個結合,但你必須選擇運用六張牌中的哪一種智慧.

拿到戰車牌,暗示著你必須以過去的經驗智慧,來控制自己的行動,一旦決定就要執行下去,但不是孤注一擲,而是靈活的過用與轉變. 令人訝異的是拿到戰車牌的人常常陷入兩難的局面.
如果戰車是處於正位,那麼你早已有了決定,只是稍微猶疑了一下,你需要的是勇氣與援助,來幫助你前進.[/color]

Dalvm 發表於 2018-12-27 19:55

美國為何反對 庫爾德族公投?
2017-09-29

香港的本土派一定會覺得難以理解,為何美國這樣一個到處倡議民主的國家,會反對庫爾德族的獨立公投。庫爾德族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風俗,還有不一樣的外貌,想建立自己的國家,是正常不過的事。伊拉克、土耳其、伊朗,由於國內有庫爾德族聚居的地方,為了避免本國的領土被切割出去,反對尚可理解;但美國等西方國家又可以用甚麼理由來反對呢?


再者,庫爾德族並非個別激進派才要求獨立,在周一的獨立公投中,72%的合格選民參與了投票,93%的人投了贊成票,民意可謂一面倒,那西方國家為何仍不予以支持呢?這反映西方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時,並不會光考慮民主理念,而是更主要以本國利益為依歸。


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後,原先加盟蘇聯與南斯拉夫的國家紛紛要求獨立,西方一律予以支持,而且不只是態度上支持,在需要時還出錢、出力、甚至出兵。中國的西藏、新疆、台灣、香港有人要求獨立,西方口頭上說不支持,私底下卻透過各種途徑煽風點火。原因是蘇聯、南斯拉夫與中國都曾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理念與西方不一樣,加上這些國家大,有機會威脅西方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所以他們樂於看到這些國家分崩離析。


但庫爾德族的情況不一樣,今次舉行公投的,是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族人,而伊拉克的現政府是美國派軍隊去建立起來的傀儡政府,美國當然不想削弱一個會聽自己擺布的政府。再者,庫爾德族聚居的地區盛產石油,美國入侵伊拉克,有說是為了伊拉克的石油,美國當然不想伊拉克的產油區被切割出去。


此外,歷史上,庫爾德族人與蘇聯關係良好,庫爾德族在1946年首次建國獨立(一年後就被伊朗消滅)的時候,就是靠蘇聯支持的。美國會擔心,庫爾德族今次獨立後,又會與俄羅斯搞在一起。所以,美國寧願庫爾德族留在伊拉克,最多讓庫爾德族可以有多一些自治權。


另一方面,美國現時在中東的首要工作是要打擊ISIS,而庫爾德族在這方面出力不少。美國擔心,庫爾德族一旦獨立,會集中力量建設自己的國家,不再願意協助美國去對付ISIS。再者,庫爾德族與ISIS同屬伊斯蘭遜尼派,不排除獨立後的庫爾德族有機會與ISIS建立互不侵犯的關係。這會削弱美國在中東的反恐力量。


此外,現時庫爾德族人除了聚居在伊拉克外,還有不少聚居在土耳其與伊朗,如果伊拉克的庫爾德族人得以獨立,必然會引發土耳其與伊朗的庫爾德族人也有同樣的訴求,那中東一定亂上加亂。現時,歐洲國家已為難民問題弄到雞犬不寧,如果再增加多兩個火頭,一定更加應接不暇。所以為了自身的利益,西方國家就管不了庫爾德族的獨立公投能有多大的支持度了。


近期,西方與土耳其之間的關係雖已轉差,但土耳其仍是北約成員,美國在土耳其仍有軍事基地,之前美國打伊拉克,都要借助這些基地。因此,在庫爾德族的問題上,美國不得不考慮土耳其的取態。

Dalvm 發表於 2018-12-27 19:56

庫爾德族難民獲「數學諾貝爾獎」 (11:45)
2018/8/2

共3幅  上一頁下一頁
庫爾德族難民榮獲數學界最高榮譽、堪稱「數學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國際數學聯盟(IMU)周三(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並在會上頒發菲爾茲獎,是次共有4名得獎者,其中得獎的比爾卡爾教授(Caucher Birkar)為庫爾德族難民,他在約20年前為逃避戰亂,到英國尋求政治庇護,並獲得難民身分及成為英國公民。

研究代數幾何的劍橋大學教授比爾卡爾(40歲),出生於接壤伊拉克的伊朗庫爾德斯坦省馬里萬市(Marivan)。1980年代,這座庫爾德城市因兩伊戰爭嚴重受影響。比爾卡爾說,「當我在學時,那是一個混亂的時期,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發生了戰爭,經濟情況非常糟糕」。

比爾卡爾在菲爾茲獎的自我介紹影片中表示,「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做農務。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培養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的理想場所」。比爾卡爾指,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的哥哥就教導他更高階的數學。比爾卡爾原本在德黑蘭大學修讀數學,他在2000年到英國尋求政治庇護,1年後獲得難民身分,成為英國公民,並開始在諾丁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比爾卡爾的博士生導師費森科教授(Ivan Fesenko)表示,比爾卡爾起初只會說小量英語,而他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後,很快便顯露數學才華,「我打算讓他解決一些問題,若他能解決,便可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通常需要3至4年,我給了他1個問題,他3個月內就解決了」。

比爾卡爾獲獎後表示,希望這個得獎消息能讓全球4000萬庫爾德人「臉上展現笑容」。

今屆菲爾茲獎4名得獎者為比爾卡爾、34歲意大利數學家菲加里(Alessio Figalli)、30歲德國數學家舒爾斯(Peter Scholze)及36歲印度出生澳洲長大的雲卡達殊(Akshay Venkatesh)。

菲爾茲獎每隔4年頒發,每次最多頒給4位傑出數學家,得獎者必須在頒獎年1月1日前為40歲以下。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