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8-11-15 21:20

孟子「制民之產,使足衣足食,先養而後教」之道理

孟子「制民之產,使足衣足食,先養而後教」之道理

古代一般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民,如果沒有恆產,也就沒有經常向善的心志,沒有經常向善的心志,那就放蕩乖僻姦邪淫侈,無所不為,等到他犯了罪,然後就刑罰他,這等於是設置羅網陷害人民呢,豈有仁愛的人在君位,而作網羅陷害人民的事呢?

《孟子‧梁惠王篇》語譯

孟子說:「道的根本是民生,沒有維生的恆產,而能保持常有的善心的;只有讀書明理的人能這樣。一般人民,如果沒有恆產,也就沒有經常向善的心志,沒有經常向善的心志,那就放蕩乖僻姦邪淫侈,無所不為,等到他犯了罪,然後就刑罰他,這等於是設置羅網陷害人民呢,豈有仁愛的人在君位,而作網羅陷害人民的事呢?所以賢明的國君,制訂人民的產業,必須使他上足以事奉父母,下足以養育妻兒,年成好,終身得飽;年成不好,也不至於餓死,然後督促他們向善,人民易於服從!現今制訂人民的產業,上不足以事奉父母,下不足以養育妻兒,年成好,尚且終身困苦,年成不好,則不免於死亡。這樣救死還恐來不及,何能有閒空講禮義呢?

《孟子‧梁惠王篇》原文

孟子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孟子實現世界大同之理想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