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8-10-25 20:45

過去一百年美國對中國到底有多好

(美國)剛剛建國,還很年輕的時候,美國人在革命戰爭後為自己的商品出口尋找市場,當時的中國人民以人參和皮毛歡迎了美國商人的到來。

當中國在所謂的“恥辱世紀”中遭受侮辱和剝削時,美國拒絕加入其中,並倡導“門戶開放”政策,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與中國進行貿易,維護自己的主權,當美國傳教士把這個好消息帶到中國的海岸時,他們同時也被中國人的燦爛文化和熱情感動,他們不僅傳播了信仰;他們還創辦了一些中國最早和最好的大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我們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作為盟友站在一起......在那場戰爭的後果中,美國確保中國成為聯合國的憲章成員,並成為戰後世界的偉大塑造者。

但在1949年後不久,新政府就開始追求擴張主義。在我們共同作戰五年之後,我們就在朝鮮半島的山脈和山谷中相互戰鬥。我父親當時就在朝鮮前線,目睹了這場為了自由的戰鬥。

這一段是說,你看我們美國人歷史上對中國人多麼好,彭某說了至少三點:

1):在19世紀末的時候,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不一樣,美國人是搞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在中國所有區域,各國都享有同等權利,客觀上避免中國的領土被列強瓜分,避免了中國某一區域被某個帝國主義獨占。

2):美國傳教士在中國創辦了很多大學,這個確實是實情,清華就是清政府創辦的留美預備學校,也跟美國有關。

不過直接由美國傳教士創建或者參與創建的大學有齊魯大學,燕京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嶺南大學,金陵大學(1952年合併入南京大學),輔仁大學等等,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老舍和錢穆就在齊魯大學教過書,林語堂和張愛玲就是聖約翰大學畢業的。

當然這裡面最強的還是燕京大學,司徒雷登擔任校長,今天北大的校園,就是建立在燕京大學的舊址之上,民國時期的北大並不在現在的地方。

未名湖,博雅塔等現在北大的標誌性建築,當年其實都是燕京大學的校園(燕園)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後的兩院院士,畢業於燕京大學的多達數十人,僅次於清華,北大,中央大學,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等名校。

例如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侯仁之先生就出版過一本書,叫《我從燕京大學來》

其他的教會學校,例如金陵大學,嶺南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等等均出過不少兩院院士。



下圖(來自北京日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發行的明信片上的燕京大學,

修的非常漂亮,以至於當時在社會上還引起非議,說中國還很貧窮,燕京大學的學生卻生活的環境這麼好,司徒雷登在回應該問題時說“就是要讓學生出校園之後感受到巨大反差,才更有改造社會的慾望”



3):美國人和中國人在二戰並肩作戰,戰勝了日本,並且幫助中國成為聯合國憲章創始會員國和五大常任理事國。

但是突然畫風一轉,本來我們多好啊,都是因為TG上台,你看二戰才結束了五年,我們就在朝鮮打起來,連我父親當年都去參加了戰鬥。

5:繼續講美國對中國的好

甚至殘酷的朝鮮戰爭也不會削弱我們恢復長期以來聯繫在一起的關係的共同願望。中國與美國的隔閡於1972年結束,不久之後,我們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開始相互開放經濟,美國大學開始培養新一代的中國工程師,商界領袖,學者和官員。

蘇聯解體後,我們認為中國走向自由是不可避免的。更令人興奮的是,在21世紀之交,美國同意向中國開放我們的經濟,並將中國帶入世界貿易組織。

以前的政府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希望中國的Freedom能夠以各種形式擴大- 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上,但是希望沒有實現。

這一段繼續說,即使你對我不好,跟我打了一個朝鮮戰爭,我對你還是很好,就像對待初戀一樣,但是你沒有按照我設想的那樣變化,我很難過。

彭某又列舉了有以下幾點對中國的好:

1):美國在1972年和中國建交,對中國開放了經濟,同時美國還接收了大量的中國留學生,為中國培養了工程師,商界領袖,學者和官員等等。

這個是不是實話呢?當然是,就僅僅以商界領袖說吧,

搜狐的張朝陽,百度李彥宏,美團的王興,優酷的古永鏘,土豆網的王微,易趣網的邵亦波,趕集網的楊浩湧,創新工場的李開復等等。馬雲也是到美國期間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回國之後創辦了中國黃頁,某種意義上,如果當時美國對中國完全封閉,馬雲也是去不了美國,那麼今天還有沒有阿里,還真不一定。

至於技術專家和科學家就不用說了,例如清華的姚期智,施一公,楊振寧…

中國的千人計劃,可以說基本就是針對海歸科學家設置,網羅了數千名優秀科學家回國。

除了官方的千人計劃挖海歸,還有企業也在網羅優秀人才回國

以全球雲計算四強的阿里雲為例,在2017年為止引進的科學家就有

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

IEEE院士華先勝,

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客座教授任小楓,

微軟研發合夥人周靖人,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和統計系終身教授漆遠,

量子計算科學家、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

2):在2001年同意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促進了中國進入21世紀之後的經濟狂飆大發展。的確也是,2001年中國出口總額為2661億美元,到2008年就變成了14306.9億美元,短短七年時間增長五倍。

而在加入世貿之前的七年,1994年—2001年出口增長僅為一倍。

然後就是指責中國了,說我對你們中國那麼好,不只是經濟上的原因,更是想讓你們在政治上有所改變,比如Freedom,人權,私有財產製度等等,都向著美國設想的方向改變,結果你們完全不按照我們想的那樣發展啊。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