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8-9-13 00:27

現代蔡倫—張豐吉

分享   LINE  
現代蔡倫—張豐吉
天下雜誌60期  文 李慧菊  1986-05-01
調整字體尺寸
許多人能成功,往往不是因為有獨創的點子,而是能實踐理想,張豐吉是一個例子。他利用鳳梨葉、香蕉莖、甚至牛糞來造紙、化腐朽為神奇,不但博得張大千的喜愛,也使中國人古老的發明,有了新面貌。


國畫大師張大千直到逝世前兩年,沒用過一張台灣製的國產宣紙(品質太差),但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教授張豐吉打破了這個局面。

這種由鳳梨葉纖維煉製而成的宣紙,非常受張大千喜愛,讚為明清以來最好的宣紙,說它「滑能駐毫、凝助發墨」,並賜名菠蘿紙,願意用一張紙一元美金的價格,向張豐吉購買(張豐吉只肯收成本費,結果成交價是台幣四元)。

但九年前,張豐吉的菠蘿紙,第一次拿給畫家謝紹軒試墨,卻得到很含蓄的建議:「如果價格很便宜,應該還是有人要」。

從品質不登大雅之堂,到走進張大千、歐豪年、姚夢谷的畫室,張豐吉在一路艱辛的研究路途上,只有一個原則:「永遠不要向困難投降。」



衣帶漸寬終不悔



事實上,在張豐吉之前,先後有棉麻試驗所、林業試驗所、中興紙業公司都試用過鳳梨葉造紙。他們將鳳梨葉曬乾,再取纖維製紙,但因品質不佳而放棄。

張豐吉卻鍥而不捨地繼續研究,為了如何取得漂亮、細緻的纖維,試過槌、磨、泡水、讓細菌吃等各種可以想像的方法,都沒有成功。最後靈機一動,想起南部農家都是用刀刮的方法,抽出瓊麻絲,才找到正確的方法。

纖維抽出來,還要經過一些加工過程如漂白、再加入其他纖維(稻草、竹子等),才能表現出畫家所要求的墨趣、墨韻。張豐吉花了三年時間,菠蘿紙(中興大學叫它中興宣)的品質才算穩定,贏得幾位大家的認用。

觸動張豐吉造紙的原因很單純。從日本拿到農學博士學位後,四十六歲的張豐吉在民國六十一年回母校任教。每逢星期假日,常回彰化芬園老家的果園拔草剪枝,常看到家人為鳳梨葉的善後問題煩惱,才想到自己是學造紙的,是否可以拿它做紙呢?



空白的一代



沒想到當初的好奇,變成現在極大的壓力和責任。因為國內雖有三、四十家手工紙廠,每年出口近四億台幣的紙張,卻都是次等品。

更糟糕的是,現代工技講求速成,快速漂染、快速烘乾,使宣紙也容易褪色、粉碎。古法研製的宣紙,半年做成,可保用九百年至一千年;現代紙張頂多兩百年。

「再這樣下去,這一代的藝術就留不住了,」張豐吉最近得到文建會輔助,研究目的就是如何兼顧造紙速度和長期保存文物的紙質。

對於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張豐吉一直感謝他父母把他生得好,賜給他這種個性。從小,他就愛動手動腦,所有機件組合物(手錶、收音機),一到他手上,一定被拆個乾淨再兜回去。「真奇怪,每次都成功,」張豐吉對他的天賦也很好奇。

光研究鳳梨紙並不能完全滿足他的研究慾望。他還用香蕉的莖做鈔票紙(前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鍾曾建議國家採用,但失敗);用廢棄的竹子渣做冥紙,並已輔導成一家年營業額四千萬的冥紙工廠;還用其他樹皮等廢料做成育苗杯來代替傳統塑膠套,既可減少汙染,植物幼苗也等於多了廢紙做養分。

「紙是中國人發明的,為什麼不多試試新用途來發揚光大?」張豐吉因為有這個信念,所以試遍所有別人想不到的廢物,為資源有限的台灣創造新物資。

在他的研究中甚至包括牛糞。因為牛吃草,排泄物經過消化後,剩下來可以造紙的纖維,對張豐吉來說,等於少了一次加工過程,是很好的材料。不過最後還是因為氣味不好而放棄。

除了天生對「找問題、解決問題」有興趣外,張豐吉從來不覺得自己還有什麼過人之處。從小學開始,他就是愛玩甚過唸書的人。初一因成績太差而「隨班附讀」,台中農校畢業後,考了兩年大學才考上,貪玩的心依舊,當時選修日文,也是因為容易「pass」。

但使張豐吉能在理論、學術之外,兼顧實務與創造的,是因為「不滿足」。初中唸完想讀高中,大學唸完想唸博士;因此張豐吉常用自己的例子,勸他的學生,不要以為自己資質差、環境不如人就氣餒,他強調「只要有恆心、毅力,什麼事都可以做成」。

他曾看過一些客觀環境不差、功課又好的人,常自以為未來的路也應該順順遂遂,反而因為這種心態引來挫折,「我的理想很高,但一定一步步腳踏實地慢慢來,所以每一步路都有滿足。」

他這種從基本做起的態度,曾受學生和工作夥伴的尊敬。三年前他應邀擔任中華紙漿花蓮廠的顧問,幫他們解決許多難題,像紙漿褪色、紙張發生污點、回收率差等。「很多事情,都是張教授來了以後,我們才知道原因,」中華紙漿花蓮廠備料課副課長王兆雄,非常佩服張豐吉做事負責、一絲不苟的態度。



興趣第一



除了研究造紙外,張豐吉沒有忘記他是學森林的。他有感於台灣有關林木的基本資料不夠完整,準備花四年時間,記錄並分析五十種台灣常見林木的化學、物理及生理特性。

張豐吉到現在最大的遺憾,是發明了一堆東西,推廣單位都不很有興趣。「成就感都只剩一半了,」他形容自己的心情。

但只是一會兒,他又興致勃勃地談起他下一個業餘研究ㄧ利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使紙張呈現不同造型、厚薄及構圖的趣味,把紙張功能從實用提升到欣賞的層次。

張豐吉認為興趣是一切成就的原始力量,找到有興趣的事,才能培養耐久的毅力。「像我們做研究的,沒有興趣是走不下去的,」自己愛做研究又能夠得到輔助做研究,張豐吉說他是個快樂又滿足的人。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