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7-12-29 23:30

海水缺氧雌魚變雄性

[size=3]城大教授發現 生態響警號
海水缺氧雌魚變雄性

【本報訊】海洋環境愈來愈惡劣,海水含氧量一直下降,造成紅潮問題惡化,魚穫大減。本港海洋專家最近公布一項全球首次發現的現象,原來海水含氧量減少,會導致魚類出現性別轉變,令雄魚數量大增,最終可能要面臨絕種的危機。 記者:謝穎詩

有關研究已於上月刊載在權威學術刊物《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內,隨即引起學術界廣泛注意。負責研究的城大生物及化學生物講座教授胡紹燊指出,研究將一萬粒斑馬魚魚卵分成兩批,先將5,000粒魚卵在每公升含氧量5.8毫克的水箱飼養,餘下則在0.8毫克極低含氧量的水箱內。
結果發現,含氧量較高水箱的一群斑馬魚,成長後雌雄自然比例正常,即61.9%為雄魚;但低氧水箱的一群,雄魚卻異常增多了,達74.4%。
斑馬魚出世後成長至23至45天是發育期,也是決定性別的關鍵時刻。這段時間內,研究發現當魚苗處於低氧量環境,會影響魚類細胞內的 HIF1基因,該基因是性別荷爾蒙的主要調節器, HIF1受干擾下,男性荷爾蒙增加,令魚類的雄性性徵增強,成為雄魚。胡紹燊擔心若魚群長期出現雄性比例較多,有可能出現種群滅絕的危機。
令雄性荷爾蒙增加
他進一步解釋,斑馬魚出生時的雌雄比例約是6:4,到了發育期就要視乎那一組性徵突出,今次的調查顯示,若出生時屬雌性的斑馬魚,發育期處於缺氧環境,雌魚就會因男性荷爾蒙增加而轉變為雄魚。
他指出,海水缺氧問題十分嚴重,據聯合國04年發表資料顯示,全球有150個地區海水長期缺氧,被列為死亡區域( Dead Zone)。香港的吐露港、后海灣、維多利亞港及香港以南一帶也有海洋缺氧現象。
[color=Red]他提到天然因素令海水缺氧外,含有豐富營養物的污水流入大海,令浮游物過度繁殖,搶走了海洋的氧氣,亦會導致缺氧。[/color][/size]

Dalvm 發表於 2017-12-29 23:33

[size=3]美國湖泊受有毒海藻困擾 危害生態
2017年11月16日 19:06

【Now新聞台】美國多個湖區近年湧現大量有毒海藻,嚴重威脅生態系統。即使當局耗資數以十億美元協助農民改良耕作系統,防止化學肥料流入大海。不過,由於受惠計劃的農民不多,加上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湖泊水質一直未見改善。

跨越美國俄亥俄、密歇根等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伊利湖是北美州五大湖之一,這曾是不少漁民的捕魚勝地。不過,這裏近年繁殖大量有毒海藻,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其中在前年海藻覆蓋範圍更一度超過七百平方公里,足足有紐約市般大。湖區水質持續變差,除了導致大量魚類死亡,更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俄亥俄州的托萊多市三年前一度停水兩天,四十萬名居民受影響。

備受海藻問題困擾的,還有猶他州最大湖泊猶他湖,去年有過百人在這裏游泳後感到不適。佛羅里達州去年亦因為湖水水質變差,一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多個海灘要關閉,旅遊業和經濟大受打擊。

有專家指出,近年有毒海藻肆虐美國以至全球多區,很多時是因為農田的化學肥料流入湖區或海洋,變成海藻的「大餐」。加上氣候暖化問題持續加劇,海水溫度上升,令海藻生長速度加快。

美國政府對此問題並非視若無睹,零九年起耗資十八億美元,包括資助各地農夫、改良灌溉系統,和在農地周邊種植植被等,防止肥料流入大海。

不過,美聯社的調查發現,由於這個計劃只屬自願性質,只有少數農夫參與,成效存疑。研究人員在多條河流和湖區仍偵測到大量有利海藻生長的物質,質疑有關計劃只是「倒錢落海」,建議當局研究立法直接規管農民的耕作系統改善水質。[/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