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7-2-19 17:18

願有天中日能和好

[size=3]假如有天當中,日可以交好,回復像鄧小平在1978年訪問日本時期,雙方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不記得這個條約是在那時開始廢了? 當時中日雙方也沒有釣魚島之爭,沒有人太過理會這小島屬誰? 大家也沒有為一個小島意氣用事。只知道因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無爭,所以能做到和平崛起。

假如雙方國家領導人能再次重視這個條約,相信中國在軍事戰略上會少了很大的威脅。

希望中國能成為一個沒有敵人的國家,這對中國和平發展很重要。先向日本伸出友誼之手可以嗎?[/size]

Dalvm 發表於 2017-10-20 21:10

【#你不知道的世界人和事|80年代,日本人對中國人好感度竟高達80%?】

日本和台灣的親密關係,原來並非歷史悠久。

中國崛起之下,日台的民間交往近年才越來越強,例如2011年日本的311東北大地震,台灣捐出超過二百億日圓的救災金,屬世界之冠。期後日本民間亦每年舉辦感謝活動,答謝台灣人雪中送炭。

即使是在官方層面,亦是如此。台灣和日本之間的關係亦變得越來越「正式」。 原來主管台日兩地經貿、學術、旅遊、文化等事務的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在2017年「升格」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將「臺灣」一詞升上檯面,政治意味濃厚。但在不遠之前的八十年代,其實日本人的世界視野中,並沒有台灣存在。

日本在1972年與中華民國斷交,日本的老大美國與中國建交,成為策略伙伴共同反蘇。70世代的日本人,基本上生長於「美中日友好」時代。據說在80年代,日本民調顯示日本人對中國好感度高達80%——這是在2017年無法想像的事情。

現時,中日之間的對抗氣氛濃厚,不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互相篾視可以是中日關係的主旋律,但直至2011年,日本政府的眼中,仍是缺乏台灣的存在。

一些日媒批評,311地震時期的日本首相、親華派的菅直人,因為顧慮中日關係,而在世界各地傳媒刊登感謝捐款的行動中,遺漏台灣。而台灣的捐款累計比美國更高。後來野田佳彥、安倍晉三領導的日本政府均多次感謝台灣的關懷,稱台灣為日本「真正的朋友」;包括天皇亦特別提到台灣的幫助。

至於民間,任職廣告設計師的日本女子木坂麻衣子,在網上發起「謝謝台灣」廣告眾籌計劃,一週募得超過1900多萬日圓,並以日本人的名義自行在台灣《自由時報》與《聯合報》刊登感謝廣告,標題為「感謝,台灣」,並在內文表示「我們是永遠的朋友」。

原文連結:[url]http://bit.ly/2z9D48u[/url]
===============================
Local insights, beaming through the world.

Dalvm 發表於 2018-10-25 07:28

社评:中日社会需调整心理重塑彼此认识01:05:00环球时报小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5日至27日正式访问中国,这是中日关系回到正轨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中日关系对两国来说都是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是近邻,相互需要和彼此的防范不断从不同方向影响双方的关系,加上现实摩擦和美国的离岸平衡作用,中日关系的长期态势可谓不进则退。

这轮中日关系的升温是在经历了数年、且烈度很高的重挫之后实现的。在这期间中日都蒙受了损失,因此双方共同致力于安倍访华成功,并不断为中日关系的修复提供动力,符合中日的共同利益。

两国社会需要进行互视的调整,从心理上对中日关系进行再定位,争取彻底走出之前关系恶化留下的阴影,积极面向未来。

首先,中日社会要相互尊重,肯定、接受对方的长处,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中日最不该的是互相看不起,搞意气之争,然后彼此搞“远交近攻”,结果原本一般的冲突就能演化成双方的严重对立,事事都能上升到国运和国家尊严的高度。

在确立了彼此尊重和共存共荣的大原则后,中日就容易和而不同了。中国人就会发现,日本从技术更新到精细管理,有很多值得中国长期学习的优点。中国身边有一个日本这样的规模不很大、但精致程度却很高的国家,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日本人则会发现,中国现代化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它的规模效应是日本不得不叹为观止的。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逐渐追上来也注定不可避免。日本不应与中国崛起过不去,那无异于逼自己。它应该与崛起的中国真诚建立互惠关系,而不是为遏制中国力量的成长绞尽脑汁。

中日尤其不应掉入理由被夸大了的、渐渐真假难辨的安全竞争。中国强大起来,日本马上担心遭到因历史原因而导致的中国报复,其紧张程度似乎远远超过了印度、韩国等对中国的担心。日本需要走出这样的心理。

中国社会则应克制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想象,不要用日本可能变成一个核大国并重新侵略中国的风险吓唬自己。中日都不应把潜在的可能性当成现实风险对待,并让它们主导两国的战略互视。

两国有钓鱼岛主权和东海划界等纷争,但双方对它们的管控能力应当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而不应是最差的。中日因钓鱼岛的纷争恶化两国全面关系,不能不说是挺滑稽的一件事,这不是两个成熟大国应该做的。

历史问题一直发展到那样尖锐、敏感,也不正常。日本右翼成心挑事,毫无疑问挺恶劣的。但是那些人很来劲,“斗志昂扬”,那种劲头都是从哪儿来的,中日社会有必要共同反思。历史问题宜逐渐淡化,双方应逐渐形成有助于这种淡化的互动。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道理在中日之间尤其准确。中日的地缘位置在历史上反复导致了悲剧,但在全球化时代,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应当转化成彼此合作的种种优势。两国再因邻近而严重互斗,实属搞乱了时代,钻了牛角尖。

中国快速崛起,是中日战略态势的主要变量。日本不断躁动,采取激进行动,是中日关系前几年恶化的主要直接变量。双方应当总结两国关系前几年的曲折,争取从战略心理层面拉近彼此,减少互疑,增加相互谅解和适应性,为两国关系的回暖不断加注动能。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