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ll's Archiver

Dalvm 發表於 2016-5-27 22:58

「一帶一路」

[size=3]
方舟 同舟共濟 「一帶一路」依託經濟走廊 實現開放性合作      

近日香港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匯聚了來自沿線多個國家的政、商、學界人士,共話「一帶一路」倡議之下的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現時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採取了靈活的方式,通過布局6大經濟走廊,歡迎沿線各國參與。

其中中巴經濟走廊被譽為「一帶一路」交響樂中的「第一樂章」。長期以來,基於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雙方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開展了深入的合作,建立了「全天候」的友誼。因此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中巴經濟走廊成為了先行試點區,並優先啟動了瓜達爾港建設項目,並將在交通基建、能源管道、產業園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中巴經濟走廊有機會作為亞洲區域合作的範例,為實踐中國所倡議構建的「亞洲命運共同體」探索經驗。

隨着中國至中亞、歐洲的集裝箱班列的開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開業運營,以及各項合作協議的簽署,中國積極開展與多個經濟走廊沿線國家的合作。除布局「陸上絲綢之路」經濟走廊外,中國已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參與了眾多港口項目,包括馬來西亞關丹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以色列海法港,以及意大利那不勒斯港等,通過建立海上經濟走廊,推動航運貿易網絡的發展。

依託「一帶一路」經濟走廊開展合作,亦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方面,不可忽視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在歐亞大陸橋的擴展中,中國和俄羅斯的鐵路路軌路距存在差異;同時,中巴經濟走廊雖可為中國提供一條戰略性資源運輸通道,但由於地理因素的限制,亦存在一定的開發難度。另一方面,合作的開展受到地緣格局因素的影響,其中既包括域外因素的干擾,亦有各國內部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

應該看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在全球探索經濟復甦動力的時代創造新的機遇,符合各個實現經濟發展的利益訴求。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亦以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通過傳達包容、協調、普惠的合作理念,為克服多雙邊合作所面臨的挑戰,創造新的可能。

方舟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並擔任港深兩地政府多個顧問職務。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產業政策、交通規劃、國際關係等。
[email]octs61@gmail.com[/email]
[/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5-27 23:41

[size=3]
阿爸父 二十四爹哋 軟實力未可限量      


香港商界、專業界別去年舉辦過不少「一帶一路」相關研討會,摸索特區在這國家長遠發展策略上的地位和角色。可是,無論是文化產業、或教育、社福、NGO等界別,卻鮮有聽聞關注「一帶一路」議題,實在可惜。
   

筆者感嘆原因來自上周特區政府舉辦的「一帶一路」研討會。那時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明顯指出,中央支持特區政府在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其中第三點就是聚焦人文交流,打造香港與沿線城市的人才交流平台,其實這點關乎國家軟實力的競爭力,這責任現在交託給香港了。基於國家體制、意識形態、種族或宗教等原因,有時中央政府未必合適推動這方面的交流平台;而這方面卻實是香港的強項,因此值得上述各界積極討論和參與。

[b]特區政府應該主動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人文環境,以及在文化、教育、社福等議題上組織各樣的交流平台。例如香港馬會,在許多教育、文藝、衞生等政策上都發揮積極作用,是否可向海外推銷經驗?又如香港社福及基礎教育體系,各種NGO及私人機構參與功不可沒;而非由「萬能政府」統籌,相當值得和周邊地區交流心得。香港財團更應趁勢把握成立這方面的基金,就如美國各類基金正為該國推動全球的軟實力![/b]

阿爸父 (逢周五見報)
為了教養孩子,10年多前舉家毅然從內地遷回香港定居。近年擔任項目顧問,更有彈性與孩子同行。[email]hk24dad@gmail.com[/email]
[/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6-1 01:15

[size=3]世道人生:689的文革思維

2016年05月31日


梁振英發表《香港家書》,說「未來35年,也就是今天青年人的整個工作生涯,除了改革開放這個引擎之外,香港人有多一個引擎,就是『一帶一路』。香港是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未來35年,我們全社會必須把握好『一帶一路』的機遇,使得香港的公司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跨國公司,使得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大的舞台,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有更高的收入」。

相信香港以至大陸或包括689自己,都不會相信這番鬼話。不相信還好,若相信了,那就會把「今天青年人的整個工作生涯」引往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王福重所說的「非民主、沒有法治環境、沒有信譽」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至於投資嘛,香港跨國投資最多的李嘉誠,抱病缺席一帶一路論壇,他會不會用他的資金去向一帶一路「打水漂」?

中共經濟正處於習近平、李克強就經濟格局、改革取向的爭鬥時期,對一帶一路基本上已經擱置不提了。梁振英如此賣力推銷,只因為一帶一路的構想來自習近平,而張德江來出席論壇,也只是找一個沒有爭議(實際上也是沒有作為)的名目來港體現中共權威而已。

不要把689的賣力推銷一帶一路當笑話,他這種表現,實來自中共建政以來特別是文革的傳承。在寫過幾篇有關文革的文章後,今天也許可以作一個小結。

一是文革的標誌,是無知、盲目、極端暴力的群眾運動。這種群眾運動,與中共建政前參與的群眾運動不同,那時是基於群眾對現實不滿而有自發性,中共靠參與這些運動起家。建政後的群眾運動則出自掌權者的動員,文革的動員又與最高層權力鬥爭有關。運動群眾是中共治國或權爭的主要手段。
二是革命戰爭產生的領袖絕對權威,軍隊紀律對領袖的絕對服從,和帶領軍隊的方式,在建政後的體制延續。暴力革命產生的政權有對暴力的崇拜,迷信強制手段,而輿論一律,禁閉反對聲音,壓制異見,權力系統處於閉目塞聽狀態。

三是極權主義必有強烈目的感,而且提出的目的又必是遠大的、世界性的,過去以追求共產主義理想為目的,掌權後又以洗雪百年「國恥」的愛國主義為目的,文革時提出要2000年前在全球實現共產主義的目的,後又提出領導第三世界的目的,現在是一帶一路的目的。

四是遍佈社會生活每一個層面的系統森嚴的控制制度,《1984》創造的「思想警察」、「老大哥正在注視你」、「黑思想」、「新語言」等,在蘇聯和中共國都一一具體呈現。

689上台後,出現了親建制的愛字頭「群眾」組織,對付自發的群眾抗議示威;「中國長臂」伸到香港,出現了李波事件;壓制新聞自由,推動輿論一律;響應習近平一帶一路的世界性目的,要把青年人推向「非民主、沒有法治環境、沒有信譽」的國家。這套基於文革思維的施政方向,689最近說,即使他不做特首,也要延續下去。
(文革50年之七,完結篇)  





李怡
周一至周五刊出[/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6-4 23:12

[size=3]千仞 - 馮煒光
建築師和一帶一路

2016年06月03日

報章報道:有建築師「大行」被傳裁員、減薪,由於內地、澳門及本港的工程數量大幅下跌,預料今年餘下日子將錄得重大赤字。

業內人士透露,減薪建築師樓不止一家,情況為「過去10年最嚴重」,亦有人指「最壞的時候還未到」。

香港潛在的工作量其實不少,只不過立法會的公共工程撥款緩慢,而需要城規會通過的私人工程也往往被阻撓。不過這些問題都不是本文主旨,本文想指出的是香港建築設計及其他行業都必須向外國發展。
中國內地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香港經濟的過去、今天和未來,都會繼續依賴內地市場,但為了更平穩平衡發展,也為了擴張業務,香港的建築師、其他專業人士以至其他界別,都不能忽視外國市場。
眾多外國國家當中,「一帶一路」的市場更不能忽視。因為中央明確說明香港是節點,而且大力支持香港。

今年初特首梁振英訪問印度時便參觀了一位建築師在印度的大型及高級的寫字樓項目,地產商是當地人。去年特首訪問印尼,在香港人的接待酒會上也和在當地發展業務的香港建築師見面。印度和印尼正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香港本地「則樓」要減薪裁員,大學不斷有建築系的同學畢業,而「一帶一路」沿線的印度和印尼卻有方興未艾的業務機會。

然而今年初梁特首的《施政報告》以專章描述政府推行「一帶一路」策略時,反對派指特首是擦中央鞋。今天,對照上述建築師行業的情景,反對派有話說嗎?

三十多年前,內地改革開放,當時有幾十位香港專業人士到內地義務工作,以實踐方式說明香港專業服務的優勢,當時也有人指他們「擦鞋」。如果沒有他們當年的「擦鞋」,今天香港的專業人士在內地可以有這麼大的市場嗎?

梁特首在上周六的《香港家書》說:「35年前,香港只有2,600位會計師、測量師和建築師,今天,香港人口增加了四成,而這三個專業的總人數是當年的19倍。如果沒有內地的改革開放,單靠香港本地需求的增長,不可能吸納這樣多的新增專業人士。」

「一帶一路」是年輕人的新機遇,是大家坐言起行的時候了。  新聞統籌專員 [/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6-9 02:36

[size=3]一帶一路獎學金
改為雙向資助

2016年06月08日


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為「一帶一路」獎學金注資10億元,並改為雙向資助,本地學生亦可申請。局方指,本地學生最快2017學年獲資助到印尼升讀大學,並逐步擴展至其他地區;每名獲獎學生以每年12萬元為上限。另外,政府亦推出交流資助計劃,每名合資格學生可在就讀副學位或學士學位期間申領2次資助,上限5.3萬元。 [/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6-10 22:42

[size=3]梁振英:一帶一路基金可助港生與外國人一齊成長

2016年06月10日

剛從法國外訪返港的特首梁振英,在場機接受傳媒提問時表示,此行與當地工商界人會面交流,亦與本港19名大學生一參觀了當地的創新科技業。被問到政府成立10億元一帶一路基金時,他表示,基金會除了資助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讀書,亦會讓本港學生有機會到一帶一路國家交流。他稱現時本港的大學,比較少外來學生,而且比例以中國內地為主,所以如果大學校園有多些一帶一路的外地生,有助本港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涯中與外國人一齊成長,了解外國文化。他又稱本港的大學過去亦一直爭取有更多外地生。[/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6-30 19:12

[size=3]教局披「一帶一路」12大學資料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早前決定將「一帶一路」獎學金撥款申請提交下一屆立法會財委會審議,署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書面回覆議員質詢,首次提出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三地知名大學排名、特色科系與學費等資料,十二所大學每年學費由八千至十萬元不等,開設特色科系包括伊斯蘭經濟學、阿拉伯研究等,當局亦考慮安排教師到「一帶一路」相關的內地城市考察交流。

  署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書面回覆議員林大輝質詢,首次羅列與港簽署或商討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共十二所主要大學資料,三地在QS亞洲大學排名最高是馬來亞大學,排名二十七位,其次則是排名四十五位的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印尼與馬來西亞特色學科包括伊斯蘭經濟學、阿拉伯研究、熱帶醫學科學等;泰國則以化學工程、農產工業見長。三國大學每年學費介乎八千至十萬元不等,招生時間各不同。

  楊潤雄重申,考慮到現時仍有大量民生議題有待財委會處理,政府已決定將「一帶一路」獎學金撥款申請,提交下一屆財委會審議。至於預留六千萬元推行的「一帶一區」地區交流資助計畫,則未受影響。當局亦考慮在每年的教師專業考察交流團,加入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內地城市,並在行程中安排學者與專家主持「一帶一路」講座及分享會,加深本港教師對「一帶一路」認識。[/size]

Dalvm 發表於 2016-8-31 23:51

[size=3]前車可鑑系列:一帶一路 (2)

踏入猴年,中國依然按她的計劃推動具建設性的發展,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經濟動力乃源自中國。與此同時,中國的福利措施仍不斷加強,中國老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紅利,老百姓的利益如兒童教育問題等受到注視。然而,2016年起中國經濟走下坡的常態會逐漸浮現,最終中國經濟會以V、U,抑或L字型變化,無人知曉。總而言之,各界必須警惕今年的經濟情況。

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計劃後,西方經常把一帶一路與1947年的馬歇爾計劃掛勾。但馬歇爾計劃的本質與一帶一路不同,當時歐洲剛經歷了二次大戰,各國面臨十分困難的處境,社會一片蕭條,經濟只有戰前兩至三成的水平。美國人對歐洲人,尤其英國人特別有感情,因此馬歇爾提出了全面援助歐洲的計劃,以相當於現今千多億美元,以四至五年重建歐洲並協助其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一帶一路被形容為中國的馬歇爾計劃,甚至有人認為這計劃的背後是希望重建歐亞大陸。事實上,1945年的美國相當於全球一半以上的實力,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遙遙領先他國,她當時以強橫的實力及親和力真誠地扶助歐洲。但中國則不同,中國尚未達到此等水平。因此中國是要和世界接軌,而非挑戰世界秩序。從AIIB以英文操作、美元結算等則清楚證明中國跟隨世界秩序辦事的原則。其實,中國向來都多做事少說話,小心翼翼地貫徹自己的政策,一直發揮著建設者的角色。[/size]

[url]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d=2016-02-27&p=3658&e=347530&m=episode[/url]

Dalvm 發表於 2017-4-4 22:20

[size=3]http://www.yidaiyilu.gov.cn/

中國一帶一路網[/size]

Dalvm 發表於 2017-4-4 22:21

[img]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50329/LA19/LA19_005.jpg[/img]

[size=3]一帶一路與台灣戰略(胡采蘋)
2015年04月14日

傳統上認為台灣重要,是因為台灣位在美國圍堵中國的太平洋防線正中央,位置好到離奇,北接日本、琉球,南連菲律賓、東南亞,到新加坡麻六甲。一旦台灣出現破口,太平洋防線就會斷裂,造成中美在太平洋西岸防守易位。上一次美國赤裸裸面對太平洋防線的結果就是珍珠港事變。
近年來一直有所謂觀察家放出台灣的戰略重要性已降低的言論,瞎到極點。中國民間戲稱為習武帝的習近平政府對馬英九的壓迫,使台灣民間反感情緒高張,以至日前F-18迫降台南、日本安倍政府修憲建軍,這都是中國政府嘗試對太平洋防線施壓的反彈。台灣是中國在太平洋防線上最具佔領正當性的突破點,戰略位置可能正處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高點。


--------------------------------------------------------------------------------

為什麼一帶一路會對台灣造成威脅?習武帝決心大國崛起,苦於太平洋防線突破不得,只能尋求從背後繞路而出。一帶一路的官方文件(即中國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的聯合公告)說得非常清楚,陸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兵分兩路,從中亞、俄羅斯直達歐洲波羅的海,以及從中亞、西亞直達波斯灣、地中海;海上絲「路」從中國沿海經南海分別到達印度洋、南太平洋。每一條路線都尋求讓中國從西邊、南邊出海。
一帶一路上如果有任何一條路線能被打通,美國的對中防禦戰線就會被迫延長,加上中國在非洲頗有耕耘,亞非經濟體是最可能達成的結果。屆時太平洋防線就不是「唯一生命線」,台灣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才會真正降低,這就是剛亡故的李光耀曾經說的,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卻不是美國的。



   

找出台灣關鍵位置

事情看起來絕望嗎?不是的。一帶一路是否能夠成真,本身就有很大疑問。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與鄰國的利益衝突已經糾葛千年;即使是美國這樣和世界並無宿仇的新大陸,都能在稱霸世界幾十年的時間內,製造出IS這種恐怖敵人,中國將來要面對的問題必定更加困難。例如習政府去年才敲定支援斯里蘭卡親中政權5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結果1月份大選反對黨打著反中侵略牌獲勝,一度造成中國的金援危機。
世界對於霸主國家的條件是越來越高的,中國既沒有19世紀英國稱霸世界時的工業革命壓倒性優勢,也沒有20世紀美國崛起時所挾有的制度性優勢(中國內部的共識機制至今付之闕如,遑論對外治理,香港已經證明),一帶一路如果不能帶來進步的意識形態,中國就不可能真正與路帶上的國家休戚與共。
就算一帶一路全部路線統統打通,台灣也絕對不是處在被動地位。台灣的地理位置,應當給予所有台灣人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必須在一條綿長戰線上找到自己的關鍵位置,這才是真正的台灣精神。
以泰國克拉運河為例,台灣是一個海運強國,理當在港口建設、航貨運管理上盡力爭取擘劃,加上台灣擁有大批的東南亞聯姻家庭,在海上絲路國家必有發展空間。又例如陸上絲路的沙烏地阿拉伯,過去和台灣有著長期邦交,榮工處、農耕隊等去過沙烏地的工作人員至今仍在,台灣在亞洲布局上並非毫無家底。中國要拿下一個面是困難重重的,台灣只拿幾個點是相對容易的。
如果台灣能在一帶一路上,找到合適發展的三到五個關鍵位置(其實就算只有一兩個都已蠻好的),那麼就會有更多國家承受不了台灣局勢動搖。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全球科技股暴跌,這就說明了經濟也是一種戰略。如果台灣擁有自己對待一帶一路的戰略觀,那麼要不要加入亞投行就只是一個工具性問題了。


財經記者,曾任職台灣《商業周刊》、中國《財經雜誌》[/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